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势     
经济走势不景气《日本书籍总目录》2002年印刷版辍刊 从1958年开始,《日本书籍总目录》由日本491家出版社组成的日本书籍出版协会编辑发行。《日本书籍总目录》每年一版,被称为全面更新、刊载日本在版流通图书的书之书。2001年版(书名编3册、著者索引编1册)收录7252家出版社592 511种图书。 多年以来,《日本书籍总目录》始终是日本书店与图书馆的重要工具书。由于日本经济连年不景,2002年印刷版身影将不复存在,2002年版将以制作费用低廉的CD-ROM版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纵观中日发展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文字记载。公元57年日本曾派使者来中国取经。汉武帝时曾予以印绶于日本使者。三世纪末陈寿写的《三国志·魏志》中谈到二世纪末至三世纪初的日本经济和中日关系。四至六世纪大量中国人移居日本,传走了中国的农业、手工业、雕刻、绘画、刺绣、造纸和印刷等技艺。与此同时,汉字也传入了日本。唐初编写的第一部中国药典《新修本草》,时隔五十年的713年,在日本出现了该书的手抄本。八世纪后,每次来中国的日本遣唐使和学僧达五百多人。九世纪末,日本所藏汉文书籍  相似文献   

3.
国外书讯     
日本书籍出版协会于一九七七年十月一日出版《日本书籍总目录》一九七七年至七八年版。登载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底为止的在版书(指现在可以供应的书)187,668种。这个目录分《书名篇》和《索引篇》二册。《书名篇》包括书名、副书名、著者、编者、译者、初版年代、页数、定价和出版社,按日语五十音顺排列,共1,800页;《索引篇》包括著者(著者名后附所著书名)  相似文献   

4.
日本平安初期汉诗集《经国集》卷十,载有安吉人(即安倍吉人)《忽闻渤海客礼佛感而赋之》及岛渚田(即岛田渚田)《同安领客感客等礼佛之作》两首诗。这是记载中日友好往来,研究两国文化交流,尤其是外交、文学和宗教交流的宝贵之作。今试考释之,以求方家法正。 一、 二诗写作之缘起  日本大学者津田左右吉先生《渤海史考》云:“(渤海国)其使臣遂于开元元年,对唐请互市,且请礼佛寺。日本《经国集》卷十有赋此事之诗,可为一证。”(陈清泉译,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77页)接着,他便征引了上述两首诗。津田的这一判断,无论从哪个角…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香港最佳印制书籍奖已在第六届香港书展中颁奖。荣获该奖项的8本书籍,是从2D0多本参选书籍中评选出来的。 四本得奖的中文书籍为: 《中国厅堂·江南篇》(艺术书籍) 《西蒙童趣系列》(儿童书籍) 《名店设计实例》(一般书籍——彩色) 《西方思想家宝库》(一般书籍——黑白) 获奖的四本英文书籍则为:  相似文献   

6.
金华 《文化遗产》2016,(4):121-127
日韩两国与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的交流史。日韩两国的诸多民间故事深受中国民间故事的影响。日本民间故事虽与中国故事的核心主题和母题有相同之处,但不同于中国原型故事之处亦十分明显,地理位置比日本近于中国的朝鲜民间故事,则与中国民间故事有更多相似之处。拙论以中国的《狗耕田》~1故事为切入点,通过民间故事(日本的《开花爷爷》~2、韩国的《兴夫与孬夫》~3)考察中日韩文化的异同,以及中日韩跨文化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近期的编辑学研究:点与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辑学研究,也许并不能说是发轫于80年代,然而却不能不说是自80年代才兴盛起来。编辑学一词,虽然已初见于50年代的书籍,但编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也是在80年代才奠定的。其主要标志有三: 一、不仅出现了大批编辑学论文,而且出版了一批以“编辑学”命名的书籍。如《实用编辑学》(1987)、《编辑学论稿》(1989)、《编辑学通论》(1989)、《书籍编辑学简论》(1989)、《科技编辑学概论》(1989)等。并成立了“中国书籍出版社”、“书海出版社”等以出版编辑、出版书籍为主要任务的专业出版社。还出版了一批专业杂志如《中国出版》、《出版发行研究》、《编辑学刊》、《编辑之友》、《出版科学》……多种。  相似文献   

8.
《瓶史》是明代公安人袁宏道的一部以综述插花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著作,在明、清两代有许多刊本流传.《瓶史》东传日本后,在日本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并直接催生出日本花道的一个派别——“宏道流”.本文拟对《瓶史》在中、日两国的刊刻流传状况进行梳理和探讨,分析《瓶史》在中国诞生的思想渊源,并结合中、日两国不同的民族特性、文人情趣,对广泛流行的中国“有《瓶史》而不曾发生花道”的观点(周作人语)进行剖析,希望对袁宏道《瓶史》一书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概说 对日本新闻(当然也包含新闻法制)史的研究,据笔者体会,是一个不断有“惊讶”相伴随的过程。 与欧美各国相比,日本的新闻业起步很晚。至今只有约130年历史。它的第一家日刊报纸《横浜每日新闻》,迟至1871年(明治四年)才创刊。但令人吃惊的是,其发展的速度极为迅猛——约半个世纪后的1924年,《朝日新闻》、《每日新闻》等大报的期发行数,就突破了100万份。而当时英美等国的大众化报纸,也不过刚刚(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达到这个水准。换言之,日本只化了大约50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用了大约250年才走完的历程。这不能不说是世界新闻史上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0.
王娟 《兰台世界》2011,(8):40-40
19世纪末,留学日本热潮兴起。留日学生们在日本期间和回国以后,翻译了大量日文法国大革命史著作,还编撰了大量宣传与记述法国大革命的文章和书籍。他们成为推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引介法国大革命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留学日本热潮兴起。留日学生们在日本期间和回国以后,翻译了大量日文法国大革命史著作,还编撰了大量宣传与记述法国大革命的文章和书籍。他们成为推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引介法国大革命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一、境充肠(每格i分,共20分) (1)上海最早的中文日报是《上海新报》,由英国字林洋行创办。 (2)《北华捷报》于1864年改名为《皇丛酉翅二至1951年自动停刊。’ (3)《中国日报》于igbo年在香港创刊,由陈少白担任社长兼总编辑。 (4)1908年由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了日本人松本君平的《新闻学》一书,我国第一部新闻学著作《新闻学》的作者是徐宝磺。(5)斯诺的名著《西行漫记》曾以兰处国j宜者四鱼里鱼鱼卫和窒一红星里耀生国鱼名称出版过。 (6)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创办王丝壑塾.1947年3月改名为陕且旦教卿1醚丝组 (7)1941年中共中央决定将包堑望勘丝和…  相似文献   

13.
万达通四海     
(近期代理的部分重点项目)万达版权代理公司代理北京大学出版社从日本角川书店引进《现代汉日辞海》(2600万字),即将出版。代理中国青年出版社引进日本 INTERPRESS(日汉科学技术35万语大辞典》、《汉日科学技术35万语大辞典》、《英汉科学技术35万语大辞典》、《汉英科学技术35万语大辞典》,正在翻译之中。代理接力出版社从日本株式会社引进的彩色画册《仿生图鉴》即将出版。代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从日本东京书籍(出版社)引进的系列丛书《科学知识100个不可思议》(首批13卷)即将翻译完毕。代理外研社从日本岩波书店引进大型日语工具书《广辞苑》(约3000万字)的翻译版权正在洽谈之中。代理广西教育出版社从日本旺文社、公文社、白杨社等出版机构引进的《中学生读物》(约40种)正在翻译之中。代理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从日本旺文社、日本农文协等出版机构引进的日语辞典系列、微型盆景系列,即将出版。代理中国青年出版社从加拿大 QA 出版社引进《席琳·迪翁》传记,准备签约。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以来日本留存的中国古籍回传中国的历史中,清驻日公使馆曾经起到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在学界较为著名的有驻日公使黎庶昌、随员杨守敬等人.本文利用中日两国的文献、档案资料,考察了另一位驻日公使馆随员姚文栋在日期间积极搜求研究中日两国古代文献的事迹,对他向国内介绍日本收藏的中国古籍、推动并实际负责《经籍访古志》的出版以及收集并带回大量古籍的史实进行了考索,有助于学界深入了解和认识近代中日书籍交流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大佛次郎奖是由日本朝日新闻社主办的重要文化奖项之一,其主旨在于褒奖日本最新出版的优秀文化史稿与学者传记。首届立奖于1974年,迄今共评出获奖作47种,获奖者奖金200万日元。1997年12月21日,日本第24届大佛次郎奖揭晓,最终获奖作为日本国文学研究者中西进(68岁)的《原氏物语与白乐天》(岩波书店版)和西方科技史研究者中岛秀人(41岁)的《罗伯特·胡克 被牛顿湮没的男人》(朝日新闻社版)。在《源氏物语与白乐天》一书中,作者潜心研究数年,从  相似文献   

16.
在泡沫经济的阴影下,1993年日本出版界依然充满活力。虽然广告大减,但新书数量增加,书店扩增,书刊涨价,算是维持着“出版不畏不景气”的神话。 书籍的销售金额到1993年9月底较上年同期增加4.5%,达7630亿日元,销售册数则较上年同期减少0.2%。 此外,93年日本出版界有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型图书出现。如用视觉来体验三维空间的所谓“3D艺术”书籍,开拓了书籍作为媒体的一种新的可能性,很受欢迎。小学馆的《C·G立体图》及鳄鱼丛书的《魔术图》非常畅销。有些漫画及卡通片如《螺样》、《机器猫》、《小色鬼臣之助》等则以独特的观点来验  相似文献   

17.
小庄 《出版广角》2012,(10):46-47
正一本书成功的标准,不但取决于其销售的快慢,还要看它为新闻界和上流社会提供了多少谈资。在玛丽娜·弗拉斯卡-斯帕达等人主编的《历史上的书籍与科学》(上海科教出版社,2006年)一书中,第13章谈论的是"迎合读者的自然哲学",开篇写道:17世纪末,自然哲学家雄心勃勃地参与到欧洲和英国的国际大都市时髦文化建设之中。此后整个一百年中,物理学的流行增加了对通俗自然哲学书  相似文献   

18.
(七)策划是出版社的生命 日本出版业十分重视策划(企划),认为策划是出版社的生命,关系到出版社的盛衰兴亡。策划的内容,首先在于出书选题,物色恰当的作者以及文字风格等。他们也很重视书籍的开本、厚薄、印刷、装订、定价、销售方法等的策划。 1866年,日本的经济和文化都不发达,人口仅3500万,识字人口按30%算,仅1050万。在全国人民都急于了解英美等国情况的背景下,游学回国的著名学者福田谕吉写了一部书——《西洋事情》,对日本人民进行启蒙教育。该书初版15万册,加上再版,销售量达20—25万册,平均每40个有阅读能力的人有一册。这一记录,说明日本出版在130年前,经营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日本书目志》与《西学书目表》成书先后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康有为编撰的《日本书目志》成书年代,各家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日本书目志》成书先于梁启超编撰的《西学书目表》。例如姚名达在《中国目录学史年表》中写着:“先绪二十一年(1895),康有为撰《日本书目志》,分门十五。光绪二十二年,(1896)梁启超撰《西书提要》及《西学书目表》”。姚先生还在《中国目录学史》“分类篇·新分类法创造之尝试”一节中说:“次年(指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撰《日本书目志》,遂首创新分类法,分(1)生理,(2)理学,(3)宗教,(4)图史,(5)政  相似文献   

20.
2000年1月27日,《石家庄日报》刊发《东史郎讼案又一铁证南京大屠杀不容抵赖(引题)我市发现1938年日本印制的〈最新南京地图〉(主题)》这一独家报道后,新华社作为“重要稿件”以多种文字向国内外发出通稿,逾百家海内外新闻媒体及时转发。这篇消息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为最早报道这一事件的记者,有以下几点心得和体会。一、关注国际风云,发掘独家新闻近年来,日本一些有识之士陆续出版了一批揭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书籍。他们以目击者或是以亲身经历这一事件的见证人身份,揭露日本官兵当年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这些正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