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是农业大国,黑龙江省又是农业大省,因此各大媒体对“三农”的内容都很重视,媒体农村栏目办的好坏,对推动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的致富增收起到很大的作用。那么媒体如何更好地贴近农民、贴近农村,让农民喜闻乐见,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呢?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的媒体普及率大大提高,"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不再是农民的奢望.但是,农民的媒体投入到底有多少?农村家庭对媒体使用抱有什么态度?农村媒体使用的实际效果如何?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就此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魁  陈欣 《新闻世界》2013,(2):22-2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十八大"报告又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建设"美丽中国"、"新农村"的美好蓝图下,媒体如何创新农村题材报道,更好地反映农村之变、农民生活之新?媒体如何积极地投入到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用媒体的力量支持和推动新农村建设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面了解社交媒体在西部农村的使用状况和农民对社交媒体的认知水平,本文在对农民社交媒体应用状况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从生活环境、思想观念和现实需求三个层面对农民社交媒介应用困境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对于促进社交媒体在农村更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闻世界》2010,(6):9-9
为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启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该项惠及民生的工程效果如何?对农民的媒介接触行为有何影响?广电媒体如何借助这一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拓展农村市场?本刊特刊载安徽大学第一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关于该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刘瑞忠 《新闻爱好者》2008,(11):120-120
县级广播电台的受众主要是农村干部群众,各类节目传播的内容也大多与农民有关,一直以来都被地方党委、政府作为对农宣传的主要工具,也被农村群众看成是最亲密的媒体和朋友。由于农村听众居住分散,因此与其他媒体相比,广播在农村市场仍然有着天然的宣传优势。对农广播专题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青睐,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如何办好对农广播专题,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刘丽 《记者摇篮》2010,(1):26-26
目前,我国农村电视普及率已高达95%,电视以其生动性和直观性成为大多数农民获取外界信息,娱乐农家生活的首选。相对而言,电视媒体比报纸、广播、网络等其他媒体更容易为农民朋友所接受。声画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直观具体、视听兼备这些独特的优势,使得电视在农村具有更广泛的受众。这也给我们这些电视人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尤其是有着创办对农节目绝对优势的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那么,如何才能办好农村节目呢?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兴媒体的冲击,县级广播走什么样的路?业界探讨很多。我国农村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与其他媒体相比,广播在视听成本和对受众个人要求上有明显优势。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入手,就县级广播如何创新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使节目更合乎农民胃口,得到农民朋友喜爱,并实现广播事业的大发展做了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陈亚军 《新闻世界》2009,(11):68-69
随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在全国城乡的深入贯彻落实,各地电视媒体都在着力强化电视对农节目宣传。那么,电视对农宣传报道如何才能适合农民口味并为广大农民朋友所喜闻乐见呢?  相似文献   

10.
刘莹 《新闻知识》2012,(5):19-20
30多年前,中国改革航船的破冰航行首先在农村突破,当前中国的改革再次聚焦"三农"。对农传播的专业媒体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农村发展,农民报纸在大众传媒中处在边缘,农民媒体生存的根本是坚持农民本色,为农服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汕头市潮阳区农村中学生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中学生手机媒体使用与认知的情况,探讨农村中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特征以及手机媒体对他们的影响,并从媒介素养、媒介内容两方面提出对农村中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电视在农村地区是最具影响力的媒体1、电视在农村地区是受众最广的媒体农村地区由于受地域、交通、经济发展、农民文化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相对于其他媒体有着声画  相似文献   

13.
以媒介素养考察农民与媒体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当前国内的媒介素养研究的文献梳理基础上,文章认为,作为一种面向全体公民的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理应涵盖各种人群和各个社会阶层的受众。提出以媒介素齐作为考察农民与传媒关系的一种视角,考察农民与媒体之间的真正的关系状态,以使农村受众更好地使用大众传媒、参与传播活动,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文章还从“对大众传媒的认知”、“对媒体信息的接收、理解与评价”和“对大众传媒的使用与传播活动的参与”等三个方面计论了用以考察农村受众媒介素养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植根于农村这片广阔天地的农民报,出路就在日益繁荣的农村市场,一些报人常常这样自我解嘲:不是我们报纸办得不好,而是农民根本就不读报。农民真的不读报吗?100个农民中就没有一个人读报?如果有1%的农民读报,仅四川就有60万人读报?这是多么巨大的市场!实际...  相似文献   

15.
媒介素养:考察农民与媒体关系的一种视野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李苓  李红涛 《新闻界》2005,(3):121-122
在通过对当前国内的媒介素养研究的文献梳理基础上,笔者认为,作为一种面向全体公民的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理应涵盖各种人群和各个社会阶层的受众。并提出以媒介素养作为考察农民与传媒关系的一种视野,考察农民与媒体之间的真正的关系状态,以使农村受众更好地使用大众传媒、参与传播活动,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文章还从“对大众传媒的认知”、“对媒体信息的接收、理解与评价”和“对大众传媒的使用与传播活动的参与”等三个方面讨论了用以考察农村受众媒介素养状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4,(9):15-19
近年来手机这个"带着体温的媒体"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地区农民的日用品。本文梳理了我国现阶段手机媒体涉农传播的常见应用形式,分析了当前手机媒体涉农传播存在传播主体缺失、应用形式远离农民生活、媒介技术门槛阻碍农民应用等三方面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提出提高手机媒体涉农传播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殷洁 《采.写.编》2021,(11):97-98
媒体深度融合势在必行,乡村振兴战略势不可当.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建设、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媒体融合浪潮从城市涌到农村,在农村产业发展、农业信息交流、农民提高收入等方面注入新动能.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农村地区媒体融合发展路径做出剖析,以媒体融合助力乡村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少在短时间内仍会是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但农民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信息待遇,大众传媒对农村受众的漠视,广大农民在媒介内容中的缺失,这种关系的持续发展从而形成:媒体对农民的忽视;农民对媒体的漠视。大众传媒与广大农村受众之间的关系的疏远也成了不争的事实。而这种尴尬的局面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大众传媒的生存空间、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报道,全国一盘棋。媒体同题作文,同台竞技,拷问媒体诸多问题,从中预示了媒体竞争的走向。竞争领域向农村延伸 2006年上半年,浙江省衢州市委宣传部筹划了"新农村新衢州新家园"大型主题报道活动,组织市、县新闻媒体百余名记者下农村蹲点采访。一些农民兄弟说,多年未见这么多记者下农村了,我们欢迎。记者为什么受欢迎?农村需要媒体倾情关注。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媒体资源配置"城市化"取向,使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相等的信息待遇。都市类晨报、晚报,农村很少见到,即使是党报发行到基层的受众也就乡村干部一级,普通群众看不到。媒体报道重点、报道面、报道内容、报道地区和单位等方面,也明显偏向城市。大众传媒对农村受众漠视,广大农民在媒介内  相似文献   

20.
姬红莉 《新闻窗》2013,(2):59-5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渐渐提高,广播电视已成为农村的主流媒体,日渐成为农民与外界接触的窗口。广播电视中的对农节目已成为国家和党联系农民群众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