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学家吴晗在《谈骨气》一文中讲了个故事:“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穷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流传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接下来又会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外国也曾有一个“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然而其意义却迥然不同。1914年的一个寒冷的冬天,美国加州沃尔逊小镇来了一群逃难的流亡者,人们给流亡者送去饭食,大多数人狼吞虎咽,连一句感谢的话也来不及说。只有一个年轻人例外,当镇长杰克逊大叔把食物送到他面前时,这个骨瘦如柴、饥肠辘辘的逃难者问:“先生,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杰克逊说:“我没有什么活需要你做。”这个年轻人的目光暗淡下来,说:“那我就不能随便吃您的东西,我不能没有经过劳动便白白得到这些东西!”杰克逊想了想说:“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你帮忙。不过要等你吃过饭,我才给你派活儿。”“不,我现在就做活儿,等做完...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孟子的这个话主要是对士大夫讲的,那么是不是一般平民百姓就不需要骨气了呢?春秋时期有个故事,齐国发生严重的饥荒,很多人被活活地饿死。贵族黔敖想发点善心,他在大路上摆上食物,准备施舍给饥饿的人群,有个难民经过,他傲慢地吆喝道:“嗟!来食。”用今天的话就是说:“喂,来吃吧!”看他那副脸孔、那个神气,这对于把人格尊严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人来说,吃这个饭的滋味比死还难受。这个难民是有骨气的,宁可饿死,也不吃这“嗟来之食”,也不接受这种带侮辱性的施舍。这个难民倒下了,但他的骨气千秋昂首挺立,千秋光耀神州,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孟子的这个话主要是对士大夫讲的,那么是不是一般平民百姓就不需要骨气了呢?春秋时期有个故事。齐国发生严重的饥荒,很多人被活活地饿死。贵族黔敖想发点善心。他在大路上摆上食物,准备施舍给饥饿的人群,有个难民经过。他傲慢地吆喝道:“嗟!来食。”用今天的话就是说:“喂,来吃吧!”看他那副脸孔、那个神气,这对于把人格尊严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人来说,吃这个饭的滋味比死还难受。  相似文献   

4.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穴20分雪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填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穴4分雪①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huàn______然一新。②灰姑娘连丢下一只水晶鞋都无xiá______顾及。③不食嗟穴雪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④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穴雪。2.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穴雪穴2分雪A.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澎湃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成立了。穴“澎湃”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雪B.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穴“施舍”指把财物送给穷人或出…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说孟子的这个话主要是对士大夫讲的,那么是不是一般平民百姓就不需要骨气了呢?春秋时期有个故事,齐国发生严重的饥荒,很多人被活活地饿死。贵族黔敖想发善心,他在大路上摆上食物,准备施舍给饥饿的人群,有个难民经过,他傲慢地吆喝道:"嗟!来食。"用今天的话就是说:"喂,来吃吧!"看他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对于把尊严看作比生命还重要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个叫《嗟来之食》的寓言故事。春秋时,有一年齐国闹饥荒,一个人便在路上向那些饥饿的灾民们施舍食物。过了一会儿,有个饿得摇摇晃晃的灾民走了过来,那个人便举起食物,对那个饥饿的灾民大声喊道:“嗟!来食(喂!来吃吧)!”那个灾民听了之后,瞪着眼睛,怒气冲冲地对那个施舍食物的人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所以才饿成这样的!”说完,灾民转身就走。那个人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心里很惭愧,赶紧去给灾民道歉。但灾民仍然不吃,最后被饿死了。我读完这个故事之后,心里非常羞愧,因为我曾经也为此而使我的几个好朋友渐渐…  相似文献   

7.
中国有个成语收做“嗟来之食”,说的是古代齐国有个人宁肯饿死也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许多人读了这则成语,都不禁要赞叹那个齐人的骨气,但我则要反问:“为 何不吃‘嗟来食’?”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故 事中的人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掉了,太可惜 了。人们把这种东西归之为“骨气”。可为了 这个“骨气”就一死了之。为了这个“骨气”便 放弃宝贵的生命,值得吗? 让我们来看看越王勾践是怎么做的吧! 春秋越国惨败,越王勾践被俘。过厂长 达三年生不如死的生活;他才被放回国。在 这期间,他要对别人俯首称臣,对别人的命…  相似文献   

8.
《齐大饥》中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嗟来之食”,大部分人的观点是:这个穷人很有骨气。其实不然,我觉得他有点傻。首先,他已经饿得快要死了,在这奄奄一息之时,有人能给他饭吃,就等于有人给他以生存的希望,他为什么要拒绝呢?这不是傻,又是什么呢?他大可以吃,填饱肚子,只有这样才可能有一线希望生存下去。其次,即使黔敖起先对他态度不好,但后来,已经向他道歉了,他又何必斤斤计较,跟自己的肚子过不去呢?这不也是傻的表现吗?所以,我说他后来被饿死,完全是他的傻所造成的。他不吃那饭,就这样被饿死,死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吗?这无疑是他咎由自取…  相似文献   

9.
一、学情调查"《学会例证》议论文写作指导"是使用苏教版教材的我校初三年级的一次议论文写作指导课。我拟用例证议论文的典范之作——吴晗的《谈骨气》作为例子来辅助教学,可吃不准有关情况,于是笔者在自己所教的两个班级做了调查。学生小学时没有在教材上学过"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苏教版7~9年级语文教材也未选吴晗的《谈骨气》。他们在课外也没读过吴晗的《谈骨气》。只有两名学生在课外读过"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仅仅是故事,并没有接触到对这个故事作什么分析的文字。  相似文献   

10.
一日,在朋友家就餐,我夹起一块甲鱼肉喂女儿:“涵涵,来吃甲鱼!”女儿连连摇头:“妈妈,我不吃‘假鱼’,我要吃‘真鱼’!”我要吃“真鱼”$江苏省昆山市仁宝幼儿园@张燕!老师  相似文献   

11.
一、谁“谢”人教社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二册(1993年版)在吴晗《谈骨气》后,附了一则短文《不食嗟来食》:“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履,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 ‘嗟!来食!’扬其眉而视之曰: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课本对“谢”作注: “[谢]推辞,谢绝。”谁推辞、谁谢绝?当然是饿者啊。  相似文献   

12.
修仰峰 《成才之路》2010,(26):I0003-I0003
河南罗山县23岁小伙杨锁8个月前活活饿死在家中,一名曾帮过他的村民说,“给他饭吃,他都想让你直接喂到嘴里。”追根溯源,因父母从小娇惯而懒惰成性,成了“天下第一懒人”,最终饿死。最近,以这个真实故事为题材的电影《罪爱》正在当地拍摄。(8月5日《大河报》)  相似文献   

13.
语文的灵魂是人文理念,人文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要义是生命意识。假如有一天语文远离了人文的内蕴——生命意识,那么语文将沦落为可怜可悲可叹的“婢女”。有谁愿意做“婢女”?于是乎,在语文沉湎于“皇帝的新装”的游行大典时,看客中发出了一个“天真的声音”:“朱自清重病在身,宁可饿死也不要美国人的‘救济粮’,很多人都说他有骨气,但是我却觉得这样做一点意义都没有。如果说不吃不喝,宁可饿死,可以换来别人一句‘有骨气’,就死得轻于鸿毛。‘生命第一’,是我们老说的一句话,为什么宁可饿死,也不吃眼前的粮食呢?”这是一位毫…  相似文献   

14.
幼儿的心灵洁白无瑕。老师的言谈举止像五彩的颜料,在他们心灵的‘白纸’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平常,我孩子在家里不肯吃饭,我会心疼地骂他:‘挡了槽哇!’(意为:猪不吃食了)一次,我班的黄华不知是因为身体不舒服,还是在家已经用过早点的缘故,迟迟不肯吃早点。我既心疼他,又不禁生起气来,脱口而出:‘你挡了槽哇!’乐得在场的炊事员哈哈大笑。不久,我因感冒发高烧病倒在家,一连好几天茶不饮、饭不思。这天,班上几位家  相似文献   

15.
我的小外甥丁杰,五岁多了,是院里出名的“小馋猫”。一天到晚,嘴里总是吃着零食,饭自然不会好好吃。 为治他的“馋”,全家人哄、说、打、骂,用了很多办法,都不管用。 后来,我注意到他特别喜欢小动物,就给他买了一个小白兔储蓄盒。他很高兴。我神秘地告诉他:“这只‘小白兔’不吃别的东西,只爱吃小硬币,你要好好喂它。”  相似文献   

16.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这个穷人,宁可饿死,也不接受嗟来之食,在生命与尊严之间,他选择了尊严,何等的骨气啊……”我正慷慨陈词,冷不丁有人冒出一句:“吃了又怎么样!”反驳之意咄咄逼人。我收住话头一看,是小丁。这时候,同学们的眼光齐刷刷地望着我,有的讶异,有的欣喜,有的则一脸茫然。  相似文献   

17.
幽默细菌     
《同学》2002,(4)
溶剂化学课上老师讲解溶剂与溶质的关系:“一定的溶剂只能溶解一定的溶质。比如说, 你吃了一碗饭,又吃了一碗,第三碗吃下去已经饱了,你还能吃下去吗?”有个学生问:“还有菜吗?”先见之明小约翰对他的同学说:“我妈真有先见之明呀!她说今天会下雨,叫我带上伞,你瞧,果然下雨了!”同学说:“我妈更有先见!她说:‘反正小约翰会带伞的,你就同他共伞吧!’”  相似文献   

18.
谁为大     
《老年教育》2015,(4):36
有一次,杜老幺和县官、商人走在一起。赶了半天路,肚子饿极了。路过一户人家,一个老婆婆在家,刚吃过饭,锅里只剩下一碗饭。三个人都想自己吃。老婆婆说:"你们谁为大,这碗饭就给谁吃。"县官说:"本县为大,这碗饭归本县吃。"老婆婆说:"你说你为大,说出个一二三来听听。"县官说:"就说这个父母官的‘官’字吧——评是非靠这个字,断曲直靠这个字,求功名为这个字,排上下看这个字。要是没有我这个‘官’字,贵贱大小都分不清,本县为大!"  相似文献   

19.
爸爸减肥记     
快爸爸看似有个将军肚,他一直觉得自己太胖,便下定决心——减肥。一天,妈妈早早地做好了丰盛的午餐,等爸爸回来吃。不一会儿,爸爸才慢悠悠地回来。“快吃饭!等会儿我还要上班。”爸爸见妈妈伸手拿他的碗,准备帮他盛饭,慌忙放下包,像旋风一样跑过去,然后紧急刹车,把碗一夺,大声宣布:“从今天开始,我决心减肥,所以我要自己来盛饭!”说完,便自己盛了小半碗饭,坐在餐桌旁慢慢地吃了起来。我探过头一看,很惊讶:“呀!才这么点儿。”妈妈听了,连忙跑过去一看,便大发雷霆道:“你以前都习惯吃三碗饭,现在只吃这么点儿,你想饿死是吧?”她边说边接爸爸…  相似文献   

20.
熊法官把药丸交给黑熊,说:“把这个药丸给他吃下!”大仙听说要给他吃药丸,边挣扎边喊道:“我不吃!我不吃!”但挣扎没有用,黑熊强把药丸给大仙喂下去。熊法官拿起小锣,“当!”敲了一下,喊了一声:“缩!”大仙一摸鼻子,说:“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