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主持人语]在如何处理二战后期即将战败的德国和日本的问题上,美国的政策明显不同:一方面是不遗余力地摧毁德国的“文化特殊性”,使其不可能成为为纳粹德国的罪行进行辩护的理由;另一方面,又以“文化特殊性”为托词,以保留日本的天皇体制以及大部分帝国时代的行政机构。换言之,德国民族的心理结构在被摧毁之后再按照“西方”的模式重新建构起来,即德国人开始以“西方”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历史,发现那是一段罪恶史;但日本民族的心理结构并没有被摧毁,日本人更多地以自己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历史,结果总是发现自己无罪。但在所谓“民族特殊性”或“文化特殊性”之外,有国际社会的共同行为规则和道德规范。新日本的深处依然保留着一个旧日本,这使日本人总是自闭于国际社会的共同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当认罪的德国人劝说不认罪的日本人“转变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时,我们看到,德国人已完成了其对历史的反思,以国际社会的一个负责任的成员身份重新出现于国际舞台。而日本之所以见斥于国际社会尤其是亚洲社会,是因为它至今也没有完成这一过程。程巍  相似文献   

2.
姜滨 《东南传播》2012,(2):75-77
在自负与自卑中“自我放逐”、被社会疏离,在义理与人情的纠葛中忍耐苦痛,等待最后命运性、爆发的瞬间,走上自我牺牲的“美学”末路。任侠电影所塑造的这种理想中的“任侠道”人物像在战后成为代替误导民众国家主义思想的武士道成为兴盛一时的个人主义式英雄,为当时颓废、逃避现实的日本人构筑了一方精神的“乐土”。  相似文献   

3.
亚洲人与西方人跨文化传播能力研究中的哲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篇论文简要地勾划了传统上被视为集体主义者的日本人的传播特点 ,提出了研究者所面对的基本哲学问题的重要性。已有的大部分研究基本上使用的都是西方的主要由美国研究者发展出的观点。由于缺少一个建构人际传播能力概念理论的日本文化特性的研究框架 ,限制了人们对日本的传播进行正确的描述和解释。我们需要在应用西方发展出的文化与社会概念 ,诸如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两分法之前 ,在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之前 ,先问一问我们进行比较的传播行为是否在文化上有相似性。鉴于日本文化具有“存在”的定向以及界定自我的不同方式 ,那些从事人际传播能力研究的人们 ,需要受到诸如认识论和本体论观点这样一些基本的哲学问题的提醒。如果简单地将在一种文化土壤中被证明了效度和信度的研究工具应用于他种文化研究 ,其结果必然是无效的。在研究者能够开始爱惕克研究之前 ,即以定量的方式考察亚洲人与西方人的传播实践与效果的跨文化差异比较之前 ,我们需要更多的参与观察型的定性研究 ,以确认人际传播能力的文化爱米克。  相似文献   

4.
周燕 《大观周刊》2011,(28):69-69
通过分析李安的早期作品《喜宴》中反映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情节,剖析其潜在的文化背景因素,即中国人的孝道、家庭伦理观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和家庭伦理观:中国相对传统保守的文化特征与西方多元开放的文化特征:以及在解决同性恋事实与传统中国式婚姻的矛盾时所体现出来的中国的“中庸”处世哲学。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观看反映中西方文化特征的影片是了解、学习不同民族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2019年光州世界游泳锦标赛"孙杨被拒"事件为切入点,运用了内容分析法、对比研究法,以"想象的共同体"理论为基础,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对立、"自我"和"他者"的对立的角度,分析体育舆情事件中中西方民族意识冲突的原因和影响。研究发现,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对立,与西方运动员的文化优越感和集体主义社会的"耻感文化""面子文化"有关联,还与运动员所处的工作场所属性有关系。其次,在自我与他者的对立中,孙杨在西方主流项目中获胜,总能够引起西方社会的高度重视,这仍然是以西方为中心的体育传统观念造成的奇观。总的来说,孙杨缺少与西方运动员、媒体交流的机会,该事件的发生从积极的方面促进了各组织和个体的调整和进步。  相似文献   

6.
郑霞 《大观周刊》2012,(41):74-74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精髓和代表,是日本人心灵的寄托,也是外国人了解日本文化的一条通道。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道,但却不像中国茶道一样受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综合影响,而是在长期的发展与演变中形成了以禅宗思想为主的新的审美观念和具有日本民族味的特有的内蕴。本文主要根据日本茶道历史的发展与演变,来分析了的日本茶道精神里独特的“和”、“敬”、“清”、“寂”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7.
在日本,有关夏目漱石研究的出版物十分丰富,自1916年夏目漱石因胃出血谢世后,日本文坛延续的漱石话题便一发而不可收。日本文艺界认为,在中日文坛,被称为具有硬骨头精神的作家,在中国有鲁迅,在日本则有夏目漱石。 2000年适值夏目漱石赴英留学一百周年,1999年末,夏目漱石研究撰著的出版异常活跃,多种具有独特见解的出版物见诸于世,漱石问题研究呈现百花齐放的  相似文献   

8.
郑一卉 《当代传播》2001,3(6):68-69
网络好比一朵带刺玫瑰,在给我们带来资讯、便利、自由的同时,还带来了个人主义思想、网络传播带来的个人主义思潮正潜移默化地影响我国青年一代。 长期以来,我们把西方个人主义判归伦理范畴,看成品德问题,没有上升到政治、哲学的层面上去理解,把西方的个人主义视为资产阶级的统一的理论。近代西方个人主义在文艺复兴、新教改革中出现,在欧洲启蒙运动和美国的开拓建国历程中形成。《简明不列颠白科全书》将其定义为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广泛强调个人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来约束的个人或自我的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18、19世纪的英…  相似文献   

9.
金若沙  张晨 《东南传播》2010,(9):142-144
本文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这一文化维度切入,对中国杂志广告所建构的中西方文化价值取向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杂志广告反映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多于集体主义价值观。"重视家庭"和"利益认知"分别为集体主义广告和个人主义广告中最重要的诉求。此外,研究还发现广告所建构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价值取向受到品牌来源和产品种类两大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点到为止     
光明日报大力宣传用正确思想占领高校思想阵地光明日报3月29日发表《一位研究生关于高校思想阵地问题的来信》说:“有些人打着所谓‘讲学’的幌子,到各大专院校推行、鼓吹西方资产阶级的极端个人主义,其真实目的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该报就这封来信加的编者按指出:这封信“反映和批评了个别人以给大学生作学术讲座、报告为名,在青年学生中散布西方腐朽思想。”4月3日、7日、12日、14日,该报又连续发表了《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阵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高擎弘扬主旋律的…  相似文献   

11.
韩奇 《青年记者》2017,(32):75-76
电视凭借自身优势快速发展,电视文化相伴而生.电视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影响无处不在.但在发展过程中,电视产业化、技术化带来的冲击逐渐变大,电视文化的建设受到挑战.在我国,当代电视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人文精神,本文对电视纪录片中人文精神的传播进行分析. 电视文化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在东西方文化中有不同的理解.在西方,“人文精神”一词兴起于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其主要的思想内涵即尊重人、尊重人精神存在的价值.在中国,目前可以考究的“人文精神”一词最早出现于《周易》,“观乎人文,以化天下”.东西方人文精神在自身的文化土壤中具有了各自的特色,“西方人文主义是针对神权社会而提出的,其核心是从天国走向人间,从神权走向人权,世俗化是最核心的诉求;而中国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人文精神’则把矛头指向世俗化,其核心是从人间走向天国,排斥世俗性诉求,用道德理想主义与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主义来拒斥文艺的市场化、实用化与商品化”.  相似文献   

12.
顾平 《东南传播》2020,(5):77-79
在全球抗击新冠病毒疫情背景下,中西方民众在疫情下的表现不同:戴口罩的态度不同,中国人戴口罩,牺牲的是个人的舒适,西方人不戴口罩,追求的是个人的舒适;囤积物品的策略不同,中国人最热衷于囤积食物,西方人疯狂地囤积卫生纸;居家防疫的反应不同,中国人按照政府的要求居家隔离,西方人有反对居家隔离的抗议活动;储蓄的习惯不同,中国人多数有储蓄习惯,西方人多数无储蓄习惯。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思想、高度自律,西方人的个人主义思想和对个人价值观、享乐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尽管大江健三郎的一些作品不好懂,他的文集仍大大行销于’95中国。这固然与他获’94诺贝尔文学奖有关,最根本的还在于他的作品有深度,经得起嚼。瑞典文学院在授奖词中称誉大江“以诗的力度构筑了一个幻想世界,浓缩了现实生活与寓言,刻画了当代人的困扰与惘怅”,强调大江“深受以但丁、巴尔扎克、艾略特和萨特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熏沐”,“通晓西方现代派传统,开拓了战后日本小说的新领域,并以撞击的笔触,勾勒出当代的人生况味”。日本评论家认为,27年前川端康成以日本古典抒情美,令西方人耳目一新,大江健三郎则以西方现  相似文献   

14.
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无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还是西方企业走进来,都要考虑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和实验法,选择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框架的典型代表--中国与美国为研究背景,以市场和消费者视角为切入点,具体从品牌延伸命名策略的角度展开研究。研究发现: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框架下品牌延伸命名的差异与人的命名的差异结果一致,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更偏爱突出母品牌和家族关联式命名策略,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更偏好突出子品牌和独立个性式命名策略。本研究开创性地研究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对品牌延伸命名策略的偏好,为企业在跨文化市场上合理应用品牌延伸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图书评论》2010,(9):83-83
本书以1945年为起点,从社会学研究的角度,以文化研究的手法,通过生动的事例揭示了日本社会“人与物”变革的内外在要素,阐释了日本的民族性格和一般民众的生活理念。日本民族文化是融合东西方文明而受益匪浅的成功范例。从吸纳先进的制度典章到时尚的衣食住行。日本历来被冠以“改良”、“现实”以及“拿来主义”等标签。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两国,其双向文化文学交流源远流长。这种交流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密切程度上看,都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多见的。颇为有趣的是,在我国古代尤其是唐宋明以后,这种交流主要表现在辉煌的华夏文化向日本输出,基本上呈现单向流动的文化态势。这对日本古代民族文化的发展无疑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借鉴。直到19世纪中叶稍后即中国的近代,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则把它的文化视野从东方的华夏转向了先进的西方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前沿。这时沉滞封闭而又充满危机感的华夏文化开始输入消融了西方文化的日本文化,即通过日本这个西方“窗口”大量引进西方文化。中日文化交流则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文化和商业: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位置说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座城市的中心,不仅应具有商业功能,而且应具有包括图书馆文化在内的文化功能。因此,西方发达国家都把公共图书馆建于商业发达的市中心。在西方,图书馆先于商业中心而建,图书馆跟着商业中心走;在我国,图书馆后于城市而建,图书馆选址倾向于清静之地。我们错误选择的思想原因,是“重农轻商”及“学而优则仕”潜意识在作怪。我们应当学习欧美国家, 把公共图书馆建到商业发达的市中心去,让它为更多的人服务,让文化和商业结合起来,推动社会前进。  相似文献   

18.
王欢  王宏 《大观周刊》2012,(52):44-44
“90后”一代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背景下时代造就的一代人,他们的思想行为既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又集中体现着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夏目漱石和《心》 在日元一千元面值的纸币上有一位留有小胡子的中年男子头像,他既不是日本的前任首相,也不是知名政治家,而是日本小说《心》的作者夏目漱石。  相似文献   

20.
大海同志:您来稿中指出,新中国前30年传统新闻理论已同现实之间出现了“错位”,“解决今天的问题不能依赖过时了的、意识形态色彩过于浓厚的新闻价值观念。”还认为“中国新闻史从1896年《时务报》创刊算起,只有100年历史,而西方新闻史却有300多年。如今“新闻界探寻目光转向西方”,因为“西方文化在当今世界是主流文化。地位上处于强势。这种现实迫使人们不得不在西方思想框架中去思考问题,不得不以西方的价值标准去进行判断”,而新闻“在接受西方的价值理念和思考方法上显得没有更多的思想障碍。”只可惜这种“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