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集萃     
《中国记者》2012,(2):126-127
国内传媒动态2011年中国报业广告增幅约13%1月11日,2011年度全国报刊广告年会在昆明举行。据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与央视市场研究(CTR)的联合预测,中国报业广告2011年增幅约为13%,贡献最大的依然是房地产广告。  相似文献   

2.
近来,国内报业不断传来“不幸”信息。香港上市的北青传媒2005年上半年广告收入同比下降36.9%,利润同比更是下降了99.7%,净利润仅17万元。国内的赛迪传媒去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45.31%。2005年8月份《球报》、《南方体育》先后停刊。2005年上半年全国前十大报纸八成业绩出现负增长①。国内报业似乎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不幸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报业,种种消息显示报业的危机已经席卷全球。2005年11月,台湾有18年历史的《中时晚报》由于经营困难宣布停刊。美国最大的报业连锁集团甘尼特去年第三季度利润下滑4.3%,这是其连续三个季度利润下滑。…  相似文献   

3.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报业造成了一定冲击,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向好,我国的报业市场开始逐步回暖.回暖是2010年我国报业市场的总体趋势.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报业实现自营广告收入370.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1%(全行业的为7.45%),高于全行业的增长速度,同比增速提高(2008年同比增速为6.36%):在全国广告收入中占比由2008年的18.04%略上升至2009年的18.15%.  相似文献   

4.
曾经持续创造财富神话的中国报业,如今正在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作为衡量媒体经济效益运行态势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多的都市报纸不得不承受广告经营状况陷入“寒冬”的沉重压力。相关研究机构的监测数字显示,从2005年3月开始,全国报业广告收入首度呈现同比增速下滑态势,长达10多年的广告经营额平均增速超过30%的黄金时代就此终结。更为严峻的是,这种下滑态势已经在国内最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报纸中普遍出现。在诸多影响并改变报业经济生态环境的因素中,来自互联网新媒体的汹涌冲击不容觑视。传统媒体根本无法回避网络时代的生存挑战,…  相似文献   

5.
据慧聪国际的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报纸经营总额为691.5亿元,比上一年增收39亿,同比增长5.97%。与2004年以前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相比,2005年以来报业增幅的放缓和报业总量的增长,被许多业内人士和学者认为,报业已然遭遇“拐点”或进入“寒冬”。2005年报纸广告和发行收入占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的份额,分别是7.6%和5.6%,广告以及发行增长下滑趋势明显。新近发生的一则个案,更是为  相似文献   

6.
近来.国内报业不断传来“不幸”信息。香港上市的北青传媒2005年上半年广告收入同比下降36.9%.利润同比更足下降了99.7%.净利润仅17万元。国内的赛迪传媒去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45.31%。2005年8月份《球报》、《南方体育》先后停刊。2005年上半年全国前十大报纸八成业绩出现负增长,国内报业似乎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相似文献   

7.
汤莉萍  殷俊 《今传媒》2006,(6):29-32
2005年对于中国报业来说,可谓是遭遇“寒流”的一年。持续十年保持高增长率的中国报业,首度出现增长率大幅降低,一些城市的报业甚至出现负增长。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5年1-8月,平面媒体的广告额为440亿元,同比增长7.8%,是近5年来首次低于GDP平均增长速度。2005年,北京前8月仅增长4%,广州为-1.5%。传媒业的专家、学者将这一现象概括为“报业广告的透明天花板现象”、“报业拐点”,认为报业进入“微利时代”。在全球和全国报业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在成都,市民报在激烈的竞争中依然保持增长和繁荣。《成都晚报》广告突破1亿大关,…  相似文献   

8.
受宏观调控、新兴媒体快速成长、报业收入规模已经较大等因素影响,报刊广告的平均增幅开始回落:2004年中国内地报刊广告市场总额虽比2003年增长18.77%,但增速低于2002年的37%和2003年的23%。  相似文献   

9.
2003年报业广告形势喜人。《中华工商时报》报道称,2003年报业广告经营额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将成为现实,相对于2002年的188亿元,报业广告增幅达到两位数,超过同期国民经济发展的增幅。2003年单张报纸广告经营额最高的,仍然为广州日报,全年突破16亿元已成定局。而各大报业集团广告经营额最多的是深圳报业集团,全年广告经营额有望突破20亿元。电视媒体方面,中央电视台自然还是最大赢家,2003年度广告进账75.3亿元,比去年同比净增长11亿元,增速达到17%。网络媒体也挺过寒冬,据iResearch统计,2003年中国网络广告营业额达到10.8亿人民币,比2002…  相似文献   

10.
郭全中 《传媒》2010,(6):19-21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计处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广告经营额达2041.03亿元,同比增长7.45%,而报纸实现自营广告收入342.67亿元,同比增长8.11%,高于全行业增速0.66个百分点,同比增速提高(08年同比增速为6.36%)1.75个百分点.可以说,2009年的中国报业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认为中国报业进入全面复苏,也有人认为是暂时回光返照.我个人认为应该辩证地来看待中国报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问题,一方面,从西方发达国家报业的发展大趋势来看,报业已经成为彻头彻尾的夕阳产业,西方发达国家报业的今天必将是中国报业的明天,中国报业早晚也会步入夕阳产业;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其不平衡,而且传媒业市场尚处于低水平的初级发展阶段,我国的报业还会有5-10年左右的黄金发展期.  相似文献   

11.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2003年至今,由于强互动性、高性价比以及独特目标人群的有效传递,网络媒体异军突起,开始瓜分平面纸质媒体的广告尤其是房地产广告的蛋糕。相比而言,后者的广告经营出现了略有下滑的态势。《新财富》杂志的一篇题为《2005,报业拐点?》的文章援引慧聪媒体研究中心按刊例价格对全国1000余份报刊的统计数据表明,平面纸质媒体的广告收入增长放缓:2004年中国内地报刊广告市场总额672.8亿元,比上一年增18.77%,增速低于2002年的37%和2003年的23%。在2005年头5个月全国报纸广告投放前10名的城市中,增速普遍大幅减缓,有3个城市出现了…  相似文献   

12.
据慧聪国际的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报纸经营总额为691.5亿元,比上一年增收39亿,同比增长5.97%。与2004年以前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相比,2005年以来报业增幅的放缓和报业总量的增长,被许多业内人士和学者认为,报业已然遭遇“拐点”或进入“寒冬”。2005年报纸广告和发行收入占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的份额,分别是7.6%和5.6%,广告以及发行增长下滑趋势明显。新近发生的一则个案,更是为报业寒冬论增添了注脚:世界最悠久的报纸——瑞典《国内邮报》在发行362年后,已经在2007年1月2日停印。  相似文献   

13.
王荣 《新闻知识》2006,(4):23-25
从“扩版热”到“减版潮”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随着报业的竞争与发展,“扩版热”一“热”再“热”,报纸的版面存在着一个逐渐增“厚”的趋势。于是,有人断言,中国报业走进了“厚报时代”和“暴利时代”。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报纸在日渐增厚的过程中,2005年初突然遭遇到“减肥”的压力:上半年,全国报业广告收入普遍下滑。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报业集团去年上半年营业额普遍下跌,广告实际收入普遍下降10%~30%,跌幅在40%以上的也不在少数,平均跌幅超过15%。与此同时,新闻纸一路涨价,印刷成本和经营管理成本也是逐年递增,这造成了许…  相似文献   

14.
董宽 《新闻三昧》2006,(10):1-1
伴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媒体的迅猛发展,包括报纸在内的传统媒体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受众资源、内容资源和广告资源不得不同时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来自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2005年报业广告收入仅仅比2004年增长了11%,成为中国报业近20年快速发展中广告增幅最低的一年。如果依照清华大学媒介经营管理研究中心和央视市场调查机构公布的数据,增长的幅度更是只在5%到6.59%之间,中国报业已经第一次呈现出广告增长率低于GDP增长率的危险趋势。与报业广告急剧减速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05年中国网络业的广告收入比2004年增…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是令中国报业不安的一年。国内几家大报业集团去年上半年营业额大幅下滑,许多一直被视为中国最强势的纸质媒体,如《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的广告经营额均出现了负增长。报纸广告增速明显放慢。报业盈利下降,这些信号宣告了中国报业连续20年快速增长期的结束。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汽车、房地产、医药等儿大报纸广告的支柱行业“集体”缩减投放是表象。深层原因则是内容和运营模式同质化、赢利模式单一等报业自身经营问题。  相似文献   

16.
据《中华新闻报》刊载的《2005报业:高成长时代的终结创新能力增强》一文披露:据慧聪媒体研究中心按刊例价格对国内1000余份报刊的统计,全国报纸广告收入增长已经放缓:2004年,中国内地报刊广告市场总额为672.84亿元,比2003年增长18.7%,增速低于2002年的37%  相似文献   

17.
2005年是令中国报业不安的一年。国内几家大报业集团去年上半年营业额大幅下滑,许多一直被视为中国最强势的纸质媒体,如《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的广告经营额均出现了负增长。报纸广告增速明显放慢,报业盈利下降,这些信号宣告了中国报业连续20年快速增长期的结束。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汽车、房地产、医药等几大报纸广告的支柱行业“集体”缩减投放是表象,深层原因则是内容和运营模式同质化、赢利模式单一等报业自身经营问题。报业若要走出广告经营的低谷期,重新恢复强劲发展势头,需要在运作手段及固有观念上进行实质性的突破。那么,…  相似文献   

18.
全行业危机来了,报刊仍然活着 正所谓:“报业生死一纸间”。从2004年开始。报纸也出现了衰退迹象,市场空间逐年缩小。到了2005年春天,全国报业市场出现拐点,内地各大报社的广告营业量平均跌幅达15%以上。  相似文献   

19.
吴锋 《新闻实践》2008,(2):13-15
2007年中国报刊业遭遇受众审美疲劳、经营成本攀升等多重压力,加上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强力挤压,报业快速发展的势头有所放缓。有数据表明,2007年全国大型城市报刊发行量未现明显增长,主要城市报刊广告同比增长约7%,仍低于同期GDP增长率,中国报业广告增长幅度已连续3年处于较低增长水平。回顾2007年的中国报刊业,以平稳为基调,以和谐为主题,以内涵建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8月,全国报刊媒体广告经营总额达440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7.8%,与2004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4个百分点,二十多年来首次落后于当年同期的GDP平均增速。这一巨大的落差很明显地在向人们昭示着什么,业界有人疾呼:报业的冬天提前到来了!2005年是中国报业的一个“拐点”! 也许对一个特殊产业过早下肯定的判断,还要假以时日。但从当代传媒业格局的市场境况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