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对儿童分类能力研究中实验材料的发展、刺激呈现方式的发展、分类方式的发展和分类能力评价指标的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同时指出改进方法,把分类研究成果用于儿童智力开发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不同民族儿童分类能力的比较研究,在国内尚属罕见。本文探讨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初中学生分类能力的差异表现和造成差异的原因,指出,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儿童分类能力发展的差异将逐步缩小和消失。  相似文献   

3.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知觉的辨别和分类能力的发展是其认知、探索世界的基础。文章通过文献综述法,阐述了儿童各种知觉辨别和分类能力的表现及发展,探讨了影响儿童辨别与分类的因素,以及以往研究中的不足与争论点,为进一步研究儿童知觉的辨别和分类能力提出了思考与建议,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刘淑佳 《考试周刊》2013,(32):188-189
幼儿分类能力已经成为心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儿童的分类能力与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有直接的关系。分类能力的发展是培养幼儿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方法之一。教师在组织幼儿分类活动中的角色是"支架者"和"提携者",所以对指导策略的运用都会对幼儿的分类能力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本研究实践中,针对中班数学活动中影响幼儿分类能力的因素,梳理验证低结构、高结构活动中促进幼儿分类能力发展的指导策略,从而使教师优化数学活动中幼儿分类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提高过程中的指导和分析能力,促进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美国社会能力培养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儿童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能力不仅影响着儿童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性 ,而且还影响着儿童未来的社会生活。从 2 0世纪 70年代开始 ,社会能力培养的研究受到美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关于社会能力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得到拓展 ,并在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美国社会能力培养研究的发展以及社会能力研究发展的新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美国社会能力培养研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美国社会能为培养研究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儿童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能力不仅影响着儿童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适应性,而丛还影响着儿童未来的社会生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社会能力培养的研究受到美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关于社会能力的理论和实践不断得到拓展,并在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美国社会能力培养研究的发展以及社会能力研究发展的新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美国社会能力培养研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凤凰县箭道坪小学的“童话实验”中,发展儿童“说”的能力,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儿童“说”童话能力的提高及所得到的积极评价,激劢着儿童听童话、读童话的兴趣长盛不衰。这除了童话故事本身的吸引力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儿童的表现欲的刺激和不断强化。儿童有强烈的表现欲,希望给别人讲自己知道的东西,并希望得到赞许。当他们为家长、同学、亲友、伙伴讲童话受到表扬、得到称赞之后,会促使他们产生和增强讲得更多、讲得更动人的愿望。正是这种愿望,激励着孩子们更加全神贯注地听老  相似文献   

8.
以40名5~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针对短式网球训练对儿童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问题进行实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经过20周的短式网球学习,被测的5~6岁儿童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特别是模仿能力、观察能力、自我表现力和身体协调性等方面;气质得到局部改善,具体表现在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分配和意志力等方面.可见,短式网球学习能有效提高儿童能力,改善儿童气质,促进儿童良好性格的养成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汉字多元化教育,即利用汉字的多维教育资源,以汉字字形结构演变解读、汉字构字理据揭示和汉字书法艺术欣赏为主要内容,旨在促进儿童良好发展。通过对三所幼儿园大、中、小班儿童汉字多元化教育的实验研究发现:汉字多元化教育对3~6岁儿童想像力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5~6岁儿童分类和推理能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班儿童数学认知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两所幼儿园六个班级的149名儿童在大班末期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进行了跟踪考察.结果表明:(1)与中班时相比,大班末儿童的数数策略、数符号表征以及加减运算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而数量守恒概念和估算能力仍在发展之中;儿童的空间概念、分类能力和排序能力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2)儿童的几种数学认知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大班末儿童的数学认知发展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园所差异.(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学习环境和儿童入园时的数学发展得分是预测大班末儿童数学认知发展水平的两个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1.
陈英娟 《考试周刊》2014,(33):188-188
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交流的手段,也是人的更高级个体发展和认知的重要基础。实验研究表明,把听障儿童和同龄健听儿童放在一起进行早期的康复教育,能够让聋儿在一种轻松、良好的环境下生活、学习,有助于提高聋儿的听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也会使聋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更好发展。教育的目的无非是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然而现在的特殊教育学校隔离了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使特殊儿童不会和正常人交流,正常人也不能体会和理解他们。聋健合一融合教育就是让有听力障碍的特殊儿童与正常健康的儿童一起进行教育,使所有儿童的生理、心理都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54名4~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实验法考查儿童依据知觉特征、主题关系及分类学三类标准进行分类及跨分类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4岁儿童能够按照知觉特征、主题关系及分类学三类标准进行分类,且分类能力发展已经比较成熟.(2)知觉特征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影响不同,4岁和6岁儿童依据知觉标准分类的成绩显著好于5岁儿童.(3)6岁儿童的跨分类能力发展基本成熟.(4)自然情境下,学前儿童分类时优先考虑自己的偏好,并遵循知觉特征——主题关系——分类学分类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3.
分类就是把事物按照其种类、等级、性质或特征分别归类,它是思维的一种基本过程,反映了儿童的概括水平,它对于数学、语言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的分类能力虽然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得到发展,但环境、教育也起着重要作用。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帮助幼儿发展其分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4.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孩子以后的系统化知识的学习和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内容:本节课所学《分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五单元《分类》。本单元设计了两课时,第一课时是按统一标准分类,第二课时是不同标准下的  相似文献   

15.
自然课是对小学儿童进行自然科学启蒙教育,使他们获得生动具体的自然知识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提高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培养、训练儿童的观察、实验、逻辑思维、想象、创造等能力,是小学自然教育总的目的要求之一。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是自然教学的重要特点。在小学阶段,儿童的一些能力将随着老师的引导,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训练和发展。本文试以五年制小学自然(人民教  相似文献   

16.
学业不良儿童基本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现实意义。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基本能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种种表现都会得到缓解和克服。对学业不良儿童的概念要作出界定和分类,目的是确定学业不良儿童诊断的模式与方法,并在吸收国外对学习能力困难学生干预的基础上,提出符合中国教育实际的学习能力优化训练的新模式与操作方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学习困难儿童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个自闭症儿童的初期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一个自闭症儿童在初期训练中采用离散单元教学法、游戏法和感觉统合治疗法着重发展儿童的基本能力 ,使儿童在目光接触、听从指令、模仿能力、感觉统合能力和表达要求方面得到显著改善 ,研究说明从现有能力入手、采取针对性的训练 ,进行全面、综合性干预 ,对促进自闭症儿童的能力发展能取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分类是儿童学习数学时使用的重要方法,也是儿童发展思维能力、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分类活动包含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因此,分类能力的发展,反映了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特别是概括能力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分类知识是儿童最熟悉的知识,在幼儿教育时期,儿童巳逐步开始接触这一类知识。在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中,又进一步充实了分类知识的教学内容,增加了以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部份知识。分类是儿童学习数学时使用的重要的方法,也是发展儿童思想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分类知识一课时,根据新课标要求,必须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初步建立分类思想,掌握分类方法,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使用了三种类比推理材料对羌汉两种不同语言环境下在四、五、六年级中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羌汉儿童类比推理能力发展的速度是不一样的,其类比推理能力是存在着显著差异的,同时还表明同一语言(汉语)环境下的羌汉儿童在类比推理能力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