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全球性社会经济和技术的高度发展,打破了教育的国家界限和族群界限。新的经济时代给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的观念。我们在这里刊载世界学前教育组织中国香港分会第六届国际研讨会的一组文章,目的是帮助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透过这个窗口,了解世界范围内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向,同时认识到:幼儿教育植根于一定的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情境中,社会文化情境已经并将继续影响我们的早期儿童教育的政策和实践。究竟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我们怎样在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中注入中华文化的传统?希望我们的读者能够就此话题对中国的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做更为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周兢 《幼儿教育》2003,(3):26-2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幼儿教育课程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研究者开始关注课程是否为儿童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仔细揣摩课程的社会文化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两个共生并重的走向特征: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化的本土性。这种既矛盾又统一的现象并存于当代课程研究中,成为具有时代性的课程特征。一课程文化的多元性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者认为,全球社会经济和技术的高度发展已经打破了教育的国家界限和族群界限。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的课程应  相似文献   

3.
高晶晶 《家长》2023,(17):101-103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幼儿教育备受重视。对于幼儿能力的培养,情境教育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情境教育通过营造具有情境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以达到更好的能力发展。然而,目前对基于幼儿能力发展的情境教育研究和实践还比较少,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因此有必要展开深入探讨和研究。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基于幼儿能力发展的情境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策略,以期提升幼儿教育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幼儿是如何学习的”这一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世界范围内的幼儿教育从知识传授向知识建构教育范式转变。本文对当前香港主流的幼稚园教育实践以及影响香港幼儿教育的社会文化因素作了探讨。系统观察研究的结果显示,香港幼稚园普遍采用直接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语言教学中,逐渐接受早期读写萌发教学的观念;在数学教育中,从传统的以讲授和练习为主的教学转向以活动为基础的教学。关于幼儿社会化的文化观念反映在教学实践以及与幼儿的互动过程中。虽然关于幼儿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的理念在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观念仍然在课堂情境中占据主导地位,二者彼此交织和融合在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的教育事业中,幼儿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幼儿教育作为社会学和教育学的重点研究课题,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研究阶段,并逐步地被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当中.目前的幼儿教育已经适应了社会多元文化的特点,呈现出多样化的教育途径,幼儿的早期智力开发教育、情商教育等等都成为了幼儿教育研究的课题.本论文阐述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现状,探索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教育中提倡生态体验,有着特殊的教育价值和生存实践意义。它在幼儿与外部世界和自己的内部世界之间不断地打破、创造与寻求新的平衡的动态关系中,唤醒和发展幼儿的潜能,并使有体验之思的幼儿真正成为自然界、社会和文化精神保持多样性、个性协调发展的重要的生态因子。情感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将生态体验引入幼儿情感教育中,如何发挥生态体验的价值,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对培养幼儿情感教育具有特殊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丁彩霞 《教育》2015,(8):29
幼儿教育是需要创设情境与氛围的,如此幼儿教育就能超越简单的"幼儿抚育"层次,也让幼儿教育有了一个真实的依靠。教学情境通过什么样的语言进行描述,是更为深层次的一个问题。因为幼儿教育绝对不是经验的一点点积累,而是一种办园思想的指引。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儒家思想精华为基础的"和"文化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认识,而这种主流认识要想成为一所幼儿园的教育灵魂,其又必须植根于幼  相似文献   

8.
张君 《甘肃教育》2009,(12):50-51
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也是幼儿教育的基石。幼儿德育教育关系到幼儿的人格发展及将来与社会的融合。而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现存四千多种文字中使用时间最长、应用人口最多且始终延续不断的文字。其精妙的符号系统,同其赖以产生的文化背景、认知情境紧密结合,展现了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沿着世界幼儿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能够看出非常清晰的发展线路图。从产生看,世界幼儿教育具有同源性,那就是德国福渌贝尔开创的幼儿教育思想对当时德国教育的“颠覆性”意义以及对世界各国幼儿教育产生的重大影响。各国幼儿教育总结各自经验,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分化发展,最终突出了本土文化视野内的幼儿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社会实践课程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优构学生个体经验、增加其服务社会能力及培育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的情境理性、问题解决能力、实践共同体等观点与社会实践课程的意义旨归不谋而合。由此,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社会实践课程“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重构以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性”与“适应性”的学习目标,重构课程“真实情境”、学习“共同体”以及基于“真实任务情境”的课程评价体系,实施成效尚可,但仍需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1.
从各种范式中建构我国的幼儿艺术教育理论许鸿艺术教育是由人的自身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而日臻完善。幼儿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生艺术教育的开端。艺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无论是作为目的还是作为手段,都显得非常重要,以至...  相似文献   

12.
张洁 《学前教育》2014,(1):52-54
1998年,作为活跃在中国出版业的一名资深编辑,我喜欢追踪社会热点,喜欢发现不被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在当时,中国的幼儿教育领域方兴未艾,但家庭亲子教育类图书出版却很少。结合自己育儿的困惑,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想把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真正运用到家庭亲子教育中来。2000年,在和德国文化人士的交往中,德国的幼儿教育观念和幼儿游戏活动设计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3.
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中,是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之一。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探讨这个问题,我认为,是符合当前幼教改革方向的。一、为什么要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中? 从社会需要和教育要求看:近年来教育已经超出了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发展为课内课外教育相辅相成,自我教育,边实践,边学习,在实践中学习等等,这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这就要求我们,除通过一定的课堂教学以外,还需要通过生活实践、学习实践、工作实践、社会实践来培养下一代。《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内容与要求是通过游戏、体育活动、上课、观察、劳动、娱乐  相似文献   

14.
九九年六月,在江泽民总书记的直接关怀下,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大会明确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且指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我们的教育如果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我们的民族就没有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希望.如此看来,教育的责任是极其重大的。我是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当把自己放入改革的洪流中时,我就强烈地意识到.我们的幼儿教育也的确存在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幼儿教育也必须实现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教育大地上,李吉林老师40年探索构建的情境教育因其开拓性、独创性的成果被称为"回应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国声音"。作为李吉林情境数学研究团队核心成员,在享用这一教育瑰宝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奏响这首小学课改的中国旋律?心怀珍惜和感恩,进一步挖掘、发展、推广这一民族教育瑰宝,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进行玩索情境数学教学的实践研究便是我的行动担当。  相似文献   

16.
国外幼儿教育财政资金的配置类型、政策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外大量经济学分析得出结论,幼儿教育对促进幼儿个体发展、解放妇女劳动力和增进家庭幸福、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等都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正因为如此,当前世界许多国家强化幼教立法,并斥以巨资财政支持幼儿教育。但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教育和福利  相似文献   

17.
赵敏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3):114-116
在世界幼儿教育改革的大潮中,蒙台梭利教育法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重要的幼教模式,并成功渗入到其它教育模式之中,对当今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蒙台梭利教育法对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也具有借鉴意义。但是,必须正视我国蒙台梭利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实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教育是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教育长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改善家庭教育并建立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惟一捷径。20世纪初,幼儿教育开始在中国兴起。由于“洋化”的教育模式不利于中国幼教的发展和普及,这种状况令有志于发展中国幼教事业的有识之士感到担忧,提出要改革幼儿教育现状,建立中国式的、平民化的幼儿教育,要使中国幼儿教育普及。陶行知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他总结了前人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立足于自己的理论思索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套全面的、严谨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体系。他又不断地深化完善自己提出的理论体系,把它运用于兴办幼儿教育中去,为中国幼儿教育的普及的理论和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苏霍姆林斯基的情境教育思想对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启示我们在新课改的教育教学中应注重以学生“周围世界“为源泉,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情境;以“学生活动“为途径,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建立人文、科学的校园环境文化和创建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幼儿教育是一种崭新的幼儿教育制度(教育性质及教育对象),具有自身的特点。同时,它也打上了历史和时代的烙印,故对新中国幼儿教育变革的评价,必须从其变革成果所持续的时间、历史影响和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过程来衡量;本文主要以日本、美国和英国等为参照对象,从幼儿教育的普及、课程目标、游戏、阅读教学和教育模式及幼儿教育共性背后的差异性等方面,揭示新中国幼儿教育变革的历史意义;以期为21世纪中国幼儿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深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