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博以140字以内的语言传播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其所具有的手机绑定、低门槛、简单性、交互性、即时性等特征,不可避免地影响和改变着语言传播的方式和效果。在微博语境下,语言传播经历着传播主题、内容和形式的碎片化累积与整理过程,形成一场从小众发声到大众共鸣的集体语言狂欢,具有传播主体的精英化与草根性并存、传播内容的多样化以及传播形式的娱乐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微博的特性及其舆论监督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作为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格局。本文通过对微博的媒介特性以及微博用户群体类别和用户心理需求的分析,对微博的舆论监督功能进行了探讨。微博凭借其显著的平民化与创新性信息交互方式,产生着核裂变的传播效果。具有短小纤细身材、一呼百应架势和光速传播效率的微博,正在建构一个公民舆论的社会空间,其舆论监督功能具有正负效应,其舆论导向受到舆论精英之间博弈力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邓洁 《今传媒》2021,29(4):29-32
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以下简称"@人民日报")关于乳腺癌报道的内容分析,考察它在健康传播视阈下对乳腺癌议题的建构。研究发现:此类议题建构中存在报道内容同质性高、表现形式单一、对报道时间的把握不够、语言风格缺乏人文性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构议题内容多元化、丰富创新传播形式、把握传播时间节点、调整语言风格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微博这种新兴的传播媒介,能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形式向我们传递信息,对社会新秩序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表哥"事件为例,从传统单一的文字语言建构的特点对比、微博的传播特性、舆论监督与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分析阐述新媒体时代微博图片在构建社会新秩序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颜陈 《新闻前哨》2013,(11):40-41
近年来,微博等一系列新媒体的勃兴,给公众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表意见的场所。微博以其独特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发挥着反映社情民意、提供信息服务、进行舆论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凸显出前所未有的社会舆论引导力和政治影响力。同时,在微博环境里,语言暴力方面的表征也逐渐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关注、面对网络发展的大环境.微博信息传播在弥补传统大众传媒不足的同时,指责、质疑、谩骂等负面声音频现,语言暴力已呈泛滥之势,形成了在新媒体语境下特有的传播现象和社会文化现象。本文旨在分析微博语言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探讨消弥社会冲突、修复网络生态、实现更高层次善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亚鹏  毛潞  杨珊  马涛 《新闻世界》2014,(8):364-367
在新媒体时代,以网络文化软实力为代表的城市文化软实力将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新浪微博中有关天津文化软实力的官方微博进行分析,试图探讨微博传播中天津城市网络文化软实力建构与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化研究视野下的网络视频新闻,解构了传统精英主义的新闻理论,带有强烈的后现代文化特征。视频新闻在微博传播中形成开放、动态的文本,不同身份的个体在其中表达了多元诉求,由此打破传统电视新闻时代的传授关系,建构起新的文化权力关系。网络视频新闻微博传播中的文化政治对国家的宏观政治也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的逐步深入使得学者麦克卢汉口中的“地球村”理论成为现实,为与各国之间更友好地进行互动交流,得到更多海外受众真实准确的认知,对外建构与传播良好的文化形象已是必然之举。但语言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性的文化载体具有一定的区隔与差异,由此我国在跨文化国际传播中面临着高低语境文化差异、语言思维差异、叙事风格差异等多方面的语言文化传播困境与挑战,亟需分析原因并研究应对之策,以更好地进行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相似文献   

9.
微博作为新型的信息传播平台,凭借其庞大的应用群体,简单易用的操作模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信息交流方面为人们所接受并异常热捧,影响并改变着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微博文化,微小的只是形式绝不是力量。大众传播视阙下的微博文化正在改变着传统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本文在分析大众传播视阙下微博文化社会影响力的基础上,探讨了大众传播视阙下促进微博文化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发展微博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热词在诸如新浪微博等自媒体平台迅速占据流量比重,互联网语境下的语言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取向。以“马保国”“丁真”等人物衍生的网络新词为例,基于信息传播路径中网络新词的媒体表现、互联网语境下网络新词话语权力的建构、社交议题赋能下网络新词传播的支点呈现这三个方向对网络新词进行探析,以期促进网络新词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微博时代的到来,微博新闻评论成为一种新的新闻评论形式。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微议录"栏目856个样本进行了分析,试图研究传播语言方式的转变是否影响平民话语表达,探讨@人民日报后续微博评论在对主贴信息场域再建构的过程中该评论形式对个人参与公共事务的程度以及在平民话语中呈现怎样的分布特点,对我国进一步实现公共话语中的平民话语权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宋雪 《传媒》2019,(12):51-53
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国所有地市环保部门均开通了官方微博。以“生态环境部”微博为龙头,全国环保系统微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环境政务微博在传播政府环境政策、传递生态文明理念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传播格局变迁、政府职能转变及公众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政务微博话语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在新的传播环境下,环境政务微博话语空间存在哪些问题?环境政务微博话语空间应如何转变建构路径,以重构政府环境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13.
"粉丝"古已有之,但是"粉丝"文化的构建却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呈现不同的特点。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微博的匿名性,信息传播海量,非线性传播等特征影响着"粉丝"文化;从社会文化层面上来说,参与式文化的兴起促使传统的"粉丝"从信息接收者到信息传播者甚至生产者的角色转变。微博上的"粉丝"之所以狂热和微博虚拟镜像狂欢营造出的"伪社会关系"分不开。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学习及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研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生态和产业价值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当前,新媒体发展成为国家战略,这对新一轮传播格局的形成将产生重大影响。但无论何时,作为媒体人或传媒学者,必须始终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思想指导开展工作,充分体现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遵循传播规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引导受众。在人人都有公共话语权的自媒体时代,追求公共新闻及话语的真实性,坚持党性原则,这是新媒体时代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然要求。建构理性的公共话语空间对正确引导舆论产生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探索微博在社会舆论建构和引导方面所起的作用,本期特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于德山教授做客“传媒大讲坛”。于教授以突发事件中微博舆论领袖的话语失范为主线,从微博大V群体的形成及扩大原因入手,分析微博大V的话语失范行为,最后阐明了突发事件中微博大V话语失范行为的规制方法,从而对微博大V这一舆论领袖群体进行及时而深入的研究,为微博的健康发展提供积极的理论支持。在媒介融合渐深、传播渠道联通的语境下,更应重视传统文化传播内容及传播方式的创新,《论媒介融合语境下的传统文化传播创新》一文,在分析媒介融合给传统文化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的同时,探讨传统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发挥应有的价值与作用以及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国家图书馆官方微博服务情况进行分析,在肯定其微博创新服务成绩的同时总结归纳出存在的语言程式化、内容单一、人员单薄、缺乏联动等问题,并对其今后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使该馆微博能进一步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拓展该馆文化影响力的自媒体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2014,(11):45-53
传播效果是衡量媒介效能的指标之一。在突发危机事件中,政府官方微博的危机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事件的发展态势,而构筑政务微博的话语权则成为政府危机传播的重要目标。本文以新浪政务微博"北京发布"在"7·21"暴雨中的危机传播为例,研究了政务微博的危机表达和传播效果,从政务微博管理主体、政务微博运营现状以及危机传播技巧三方面提出了政务微博的危机传播及话语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张漫忆 《新闻世界》2014,(4):149-150
本文试从微博高科技、新鲜原创、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等网络特性出发,简要分析了草根文化在微博中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现状、特点,及其对大众文化的正面、负面影响。草根文化在微博中的迅速传播既可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又能帮助大众解决诸多实际问题,但同时也需要监管,以防出现因不实或不雅消息的疯狂传播而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总之,微博是一个由广大受众组成的文化传播平台,信息的集散交流地。  相似文献   

18.
汝艳红 《青年记者》2012,(20):82-83
自媒体时代,微博崛起.2010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传播载体,以其"碎片化"的信息蔓延渗透到生活的众多领域,润物无声地改变着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触动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在微博广受关注的同时,有必要对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微博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扬利除弊,发挥微博的优势和特长,繁荣并丰富新闻传播市场.  相似文献   

19.
微博以全天候、无间歇、滚动化和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建构社会现实,成为当下用户最活跃、影响力最强的信息传播平台,为舆论的酝酿、形成与释放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作为发展势头强劲的社交媒体,微博正在改变着舆情发生、发展和反映的方式,对社会舆论的态势和走向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新媒体出现与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博物馆文化的传播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已是必然之势。新型的社交网络媒体微博,因其具有传播迅速、受众范围广泛、即时互动性强等优势,成为现代博物馆展示自身形象、吸引游客的重要平台。本文选取了我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为研究对象,对其当前在新浪微博中的页面设置、微博内容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力求得出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策略,为其他博物馆的微博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