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员疲劳产生的原因、疲劳的综合判断和运动员疲劳的恢复进行了探讨,针对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运动员疲劳恢复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中国学校体育》2014,(Z2):80-81
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任何体育锻炼都会产生疲劳,人体只有通过体育锻炼产生疲劳,才能出现身体机能的超量恢复。但是,疲劳的不断积累也可能造成身体的过度疲劳,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了解体育锻炼时疲劳产生的原因,掌握疲劳的诊断和消除方法,对提高锻炼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疲劳和激素     
所谓疲劳是一种非常含混的感觉、其内容、产生的形式、感觉的程度各启不凤因此,从来就被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即精神疲劳和身体疲劳,一般疲劳和蓄积疲劳,全身疲劳和局部疲劳,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综述法简要地总结了疲劳的概念、研究历史及现状,介绍了疲劳的机理研究,探讨了体育锻炼与疲劳的关系及疲劳的判断、消除等.研究结果表明:(1)目前,有关体育锻炼的生理疲劳的研究相当系统、全面;但体育锻炼的心理疲劳的研究相当薄弱、少见;(2)体育锻炼的心理疲劳并非生理疲劳的必然结果,而受个人心理因素以及个体周围环境的影响等等;(3)随着心理健康的日渐重要,未来有关心理疲劳的研究将倍受重视.  相似文献   

5.
疲劳是指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疲劳按照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生理疲劳、心理疲劳和社会疲劳。  相似文献   

6.
<正>从概念上来讲,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1])。一、青少年运动性疲劳的分类(一)中枢疲劳按疲劳发生的部位,运动性疲劳可以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1])。一、青少年运动性疲劳的分类(一)中枢疲劳按疲劳发生的部位,运动性疲劳可以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2])。运动性中枢疲劳是指在长时间、大强度训练中,人体中枢神经发送和传递神经冲动发生紊乱,继而出现功能性的失调,导致骨骼肌随意收缩受到限制,甚至出现认知和思维障碍的现象。当中枢疲劳发生后,人体出  相似文献   

7.
说“疲劳”或“疲劳了”,通常是凭感觉而说的,其含义可以指各种情况:如长时间运动,感到有些烦了,不想再动了,长时间工作,效率低了;或长时间用脑思考,连续学习,也会使人感到疲劳。 疲劳,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向人敲起警钟,即警告人们:“不要再干了,否则会伤身体。”当然,这时身体内也可能发生了种种生理功能变化,从而引起了疲劳。 正如上述,疲劳是一种模糊的感觉,其内容,生发的情况有种种类别,如精神疲劳和身体(肉体)疲劳,正常疲劳和积蓄疲劳,全身疲劳和局部疲劳,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本文只想对以运动  相似文献   

8.
研究发现当前运动性疲劳的定义在定位、翻译、起源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的提法不科学,并明确指出运动性疲劳的生化研究宏观上包括两个方面,即"运动性疲劳的监控"和"运动性疲劳的恢复";诸多研究在探讨"过度训练"时,不应该忽略对"疲劳"或"运动性疲劳"的说明。  相似文献   

9.
教练员心理疲劳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教练员是体育运动领域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独特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情况,以及复杂的社会角色而要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心理疲劳的现象.通过对有关教练员心理疲劳研究文献的整理,从教练员心理疲劳的概念、教练员心理疲劳的表现、教练员心理疲劳的测量、教练员心理疲劳的前因性变量以及教练员心理疲劳的后果性变量等方面进行了述评,指出教练员心理疲劳的研究应该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跨文化和本土化研究,开展动态多维检测以及综合评价,并探索教练员心理疲劳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运动训练中人们非常重视对运动员疲劳的判断,运动员的疲劳出现以及疲劳的产生如何尽快恢复,已成运动训练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显然对运动训练的判断和恢复有助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提高。本文在训练实际中经常采用有效的判断疲劳的方法及消除疲劳的手段总结如下:1皮划艇训练中对运动员疲劳的判断对运动训练有许多判断疲劳的方法,如:观察法,运动员自我  相似文献   

11.
速度滑冰运动员夏季训练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冰雪运动》2007,29(4):32-33
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夏季训练中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是一种正常现象,但运动性疲劳的的长期积累,可导致过渡性疲劳的产生。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夏季训练中采取积极的疲劳恢复措施,能有效预防过渡性疲劳的产生。分析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夏季训练中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认为提高整理活动的效果、加强膳食营养和进行积极的放松等是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运动性疲劳发生机制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着重探讨运动性疲劳发生机制以及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通过调查分析了运动性疲劳发生的一般表现形式,并测定了相关生化指标及同时采用按摩和中西药物等途径以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性,从而阐明了运动性疲劳发生机理及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恢复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一直是体育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根据疲劳产生的机理,利用主观感觉和生理生化指标来判断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认为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分三个阶段,可以采取休息、营养、推拿、中医药等方法来预防和恢复。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运动性中枢疲劳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枢疲劳”假设与运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中药对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运用中医药推迟、消除运动性中枢疲劳3个方面的研究展望,就中医药、单胺类神经递质与运动性中枢疲劳的有关问题试作综述。  相似文献   

15.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消除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机能的恢复,是当前体育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就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分类、判断及消除手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邵瑞奇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4):35-36,38
蛋白尿具有肾毒性,会刺激多种炎症介质、免疫介质及细胞因子的分泌。蛋白尿属中医“尿浊”之范畴,过度运动所致的肾虚、湿热、血瘀是运动性蛋白尿产生的中医病机。蛋白尿与湿、热、瘀是运动性疲劳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疲劳中导致肾气亏损的发生途径。提示疲劳恢复要补清并重,防治湿、热、瘀等实邪,并注意用微观指标弥补宏观辩证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刘昕昱 《冰雪运动》2007,29(6):63-65
我国短道项目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的中医性诊断还处于空白阶段,运用祖国传统的中医理论与方法对短道速滑运动员进行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对促进我国短道速滑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和疲劳症候分型的理论,结合短道项目训练实践,提出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中医疲劳分型、常见的疲劳症和诊断标准,揭示了短道速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理和运动性疲劳辨证施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药调节机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运用中医药原理,对运动性疲劳的发生发展、辨证分型、五脏调节和方药筛选规律进行探讨。认为运动性疲劳有健康性疲劳、亚健康性疲劳的发生过程,并发展成慢性疲劳综合症;根据整体功能态的改变可分为肝气郁结型、肝脾不调型、气阴不足型和湿热内生型;调节机制以肝为核心,有赖于五脏功能协调;根据辨证立法和以法选药的原则,筛选了缓解和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常用方药。  相似文献   

19.
运动常伴随着机体细胞的凋亡,所以研究凋亡同运动性疲劳的关系进而找出评定疲劳的有效指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文献资料法综述了运动性疲劳发生时内环境变化同细胞凋亡诱因的雷同之处,并总结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即细胞凋亡比例增加是引起疲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运动疲劳的产生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运动疲劳的产生机制进行综合性分析。随着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对于运动疲劳产生机制的认识,已经从单纯的能量消耗或代谢产物堆积,向着多因素、多层次、多环节、综合作用的认识发展。单一因素的致疲劳理论,已经逐渐被综合性疲劳理论所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