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1、关于女子排球二传手的选材与培养 一个排球队的水平高低往往与二传手的技、战术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二传手的任务在于对一传进行调整,组织各种进攻战术。一个队的进攻力量能否充分发挥,进攻战术能否成功运用,主要取决于二传组  相似文献   

2.
1、要加强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二传手的培养 随着世界排球运动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和竞赛规则的不断完善,现代排球运动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排球运动的各项技术运用更是鲜明地体现出了全面、快速、多变、高度化的特点。排球在发展自身特长和优势的同时,也在积极地借鉴、改造、创新技战术,并不断完善其独特的风格和打法。为了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从事青少年排球训练工作的教练员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思路和训练方法,在训练中既要全面抓好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的基础,更要培养和输送具有良好条件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后备人材,尤其是加强二传手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平朋刚 《体育世界》2010,(2):104-105
在青少年排球训练中,应加强对二传手的培养和训练,其包括对二传手战术意识、技术、思想作风和心理素质培养,提高二传手整体水平。并以此呼吁将青少年二传手的培养列入重要议程.抓好基础技术、技能的训练,为国家培养更多、更高水平的二传手。  相似文献   

4.
八十年代的排球,对二传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烈的网上争夺,要求二传手不仅具有组织战术进攻能力,还要求具备较强的攻、拦能力。随着排球技战术的迅速发展,二传手运用二次球进攻及其转移战术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现就此课题进行一些初步  相似文献   

5.
现今排球的进攻顺序为:一传(接对方发来的或扣来的球给二传手),二传(二传手根据本队的战术要求适时适位地调整给扣球队员),三攻(由进攻队员将二传手分配的球扣到对方场内)。在这过程中,一传是关键,它直接关系到二传的质量;而二传则是核心,所有的战术都由二传手加以组织和指挥。这样,进攻的质量如何直接取决于前两次传球的质量。由于现今排球的发球技术日趋改善,使进攻一方的一传到位率大大降低,从而导致二传组织的质量下降,这大大影响进攻的质量。那么,排球进攻的出路何在?除了前排队员战术的变化和个人突击技术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心理品质水平是二传手成长的重要因素二传手是队的核心和灵魂,担负着组织各种进攻战术的重要职责,二传手的水平往往对全队水平的发挥产生极大影响。如何选拔和培养二传手历来是各国排球教练员们十分重视和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张然同志曾在体育报上呼吁全国排球界加强二传手的选材和训练。我国很多有经验的排球教练员也都认为应对二传手的选材和训练引起足够的重视,解决当前隐伏的“二传危机”。一名优秀运动员,他所进行的运动活动,既是身体的活动(生理活动),也有心理活动,而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统一的。其中心理活动对运动员的运动活动起着调节、控制和主导的作用。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身体形态、身  相似文献   

7.
目前,女子排球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素质方面,都接近于一个新水平。女排的战术走男排的路,也成了当今的潮流。随着排球技术的日新月异,二传在比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为了适应排球运动迅速发展的趋势,_攀登世界高峰,我认为,今后的二传手应该既有较高水平的传球技术,又有行之有效的扣拦技术。一项新技术、新战术的形成,往往会使它的作用起根本性的变化。就传球而言,原来的任务只是传好球,为扣手输送“炮弹”。  相似文献   

8.
排球二传手战术意识形成的因素及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岩  田玉昕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6):56-56,74
二传手是全队的灵魂,是整个攻防体系的桥梁和纽带,他决定着全队进攻的成功率,甚至决定着比赛的最终胜负:所以二传手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还要具有较强的战术意识。本文结合普通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运动生物学等知识.对二传手战术意识方面的一些理论性问题进行探讨,为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目前我国女排二传手身高、年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分析比较法对1982 年第9 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前12 强的主力二传和第26 届奥运会女排2 名二传手, 以及参加97~98 年度及96~99 年度全国女排甲A 联赛的18 名二传手的身高、年龄进行分析。目的为了了解目前我国女排优秀二传的身高、年龄特征同世界优秀球队的二传身高、年龄有否差异, 为二传选材与训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的优秀二传手的身高与年龄同世界优秀球队的二传的身高、年龄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现代排球技术正朝着全面、高度、快速、多变方向发展,二传手在排球赛场战术中既是进攻者又是组织者,他的桥梁和核心作用是其他队员无法替代的。因此,二传技术是战术的基础,任何战术配合的实现都主要取决于二传手配合队员有战术目的地去运用各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排球二传手的选材与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排球运动不断发展,二传队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都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排球二传手的培养和选材是排球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练员应根据本队的特点,培养具有本队特色的二传队员。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排球专选二传手的培养与训练进行研究,为体育院校排球专选课更合理的对二传手的培养与训练教学提供一定的方法.研究显示:排球专选课学生从心理角度看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求知欲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独立性,坦诚直率.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有较强的耐受打击等心理特征;二传手应具备的基本功有眼功、手功、腰功、腿功四个方面;二传手不仅需要有较强的技术,更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分析能力从而发挥其组织、指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 2 0 0 3年第 10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 6场比赛的录像统计分析表明 :比赛中接应二传运动员的进攻次数明显增多 ,进攻战术打法以强攻为主 ,后排进攻的运用比例大大增加 ,扣球攻击性强 ,得分率高 ,失误率低。优秀接应二传运动员已成为队中进攻的核心人物 ,是现代排球比赛中的主要强攻手  相似文献   

14.
排球二传队员攻击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二传队员加强攻击能力的必要性以适应排球运动发展的角度,谈新时期二传队员的选择;攻击意识和攻击性技术的训练与培养,并探讨了二传队员攻击能力的赛场实践。  相似文献   

15.
以现阶段我国5名高水平男排二传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访谈、实地调查、比赛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我国男排二传专项体能体能训练现状、重点对二传运动员身体形态、在比赛中的运动方式、能量供应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男排二传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基本理体。  相似文献   

16.
二传分配球是组织进攻最重要的一环,目前世界强队都非常重视提高二传分配球在比赛中的运用效果。本文通过对第11届女排世界杯赛中中国队与其他4支强队(意大利、美国、日本、巴西)的4场比赛进行二传分配球技术统计分析,结合国际排联公布的数据,对中国女排二传手魏秋月在世界杯赛中的分配球进行分析,并与其他4支队伍的二传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优势及不足,为完善发展二传训练体系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赛前有氧能力特征综合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有氧能力是排球运动员能量供能的基础,是决定排球比赛胜负的关键所在。因此,对于排球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测试与评价对于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安排训练计划十分重要,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赛前有氧能力状况,对即将参加2010—2011赛季全国排球联赛的64名优秀排球运动员赛前通过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指标、各阶段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总结。结果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整体有氧能力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排球运动水平、运动等级、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VO2max也相应表现为较高的水平。通过递增负荷运动中HR、BLA、Pmax、无氧阈功率、无氧乳酸阈的动态变化规律,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在有氧、无氧代谢能力、心肺功能、速度耐力和耐乳酸能力存在位置特征,大致表现为副攻>二传>主攻>接应>自由人,提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训练应根据场上不同位置有氧、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的基本要求来制定合理的发展本专项所需要的生物能量能力的训练计划,从而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女排接应二传的攻击技术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女排接应二传在比赛中扣球和拦网作用的主成分分析计算,找出其在扣、拦环节上应挖掘的潜力,并将这些潜力运用百分位数法做出等级评价标准,从而得出今后在扣、拦训练时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9.
女排接应二传的进攻能力RSR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RSR评价方法,对2002年国内女排甲级联赛前8名队中的接应二传的进攻能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和评价,并结合所在球队的RSR统计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女排甲级队接应二传综合能力作用明显,与全队的整体成绩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文章阐述了接应二传的RSR能力与全队成绩的关系以及对比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与世界优秀排球运动员的年龄、体重、身高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在现今世界排坛 ,队伍年龄结构是否合理 ,以及在体重、身高方面的差异 ,已经成为影响比赛结果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笔者将中国男女排运动员以及各省市甲级男女排运动员同国外优秀运动员的三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 ,中国男排运动员在体重方面同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较大差异 ,而年龄结构和身高指标较合理 ;各省市男排运动员三项指标同世界优秀运动员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女排在三项指标上都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各省市女排运动员的年龄、体重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显著差异。笔者认为 ,年龄结构不合理以及低体重下表现出的力量弱势 ,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排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