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越文化与传统的水上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越文化与传统的水上运动姚廷华吴越地域包孕江、浙、皖、赣的水网地区,以太湖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得天独厚的千里沃野。这块由滚滚长江水,滔滔钱江潮合力形成水网蜜布的冲积平原,历来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毁灭性兵火较少,因而形成了经济文化发达的吴越文化区。...  相似文献   

2.
李毅民  吕俊杰 《收藏》2011,(5):120-123
文人梦境 尚武情怀 吴越之地,山灵水秀,太湖烟雨,渔舟溪岸。 吴越之地人文荟萃,是文人气息最浓厚的地方。特有的文脉,自古以来熏陶着每一个吴越士子,尊崇文人的传统修养,形成文雅灵秀的风韵特色。  相似文献   

3.
论吴越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存在的体育活动形式以及体育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结论:吴越体育以军事体育为主,其中水军体育包括击棹操舟、潜水等,陆军体育包括剑术、弩射、奔跑等;由于受地域环境、战争以及古代宗教活动的影响,吴越体育具有军事体育和宗教体育特征;尚武重义的胆剑精神、开放思想勇于创新、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是吴越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4.
从区域文化的视角对吴越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区域内重要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了研究,古代吴越地区体育项目主要有武术、水上运动、节日民俗体育活动和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等.这一研究对于吴越地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并且丰富了地域体育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4,(9):168-169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岭南地区的百越文化(主要是南越文化、骆越文化和西瓯文化),逐步吸收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的影响,形成既有中华文化共性又具有鲜明岭南地方特色的地城文化。  相似文献   

6.
越女考     
越女论剑,其精微奥妙之处,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上乘的武学,影响深远。古代著名女剑术家越女究竟何许人?众说不一而又缺乏考证。就现在所能见到的一些史料看,这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有不少问题值得探索。 (一)越女有其人有关越女的史料,最早见之于赵晔《吴越春秋》和王充《论衡》。赵晔,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会稽山阴人,生平著述有《吴越春秋》、《韩诗谱》、《诗细历神渊》。蔡邕至会稽,读《诗细》丽赞叹,以为长于《论衡》。《吴越春秋》记春秋时吴、越二国的史事,特注重于吴越争霸的叙述,是属于“钞撮古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武术的演进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环境特点对于相应地域武术文化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传统武术流行的“南拳北腿”之说形象地概括了由于地理环境因素而形成的南北武术差异.持续不断的军事战争对于中原、荆楚等地域武术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各个历史时期的大规模移民促进了地域武术之间的交汇、融合,同时也产生了巴蜀、岭南等地域武术文化的相应特征.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和时代特征对于地域武术的整体风格影响同样显著,齐鲁武术因为处于儒学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而深蕴教化和德行内涵,吴越作为近代中华文化发展先行地区的特点则使得吴越武术应时而动,成为中国地域武术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时代背景,赋予了中国地域武术文化全新的战略主题与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8.
《搏击·武术科学》2013,(12):F0002-F0002
天津是一个因运河而兴的典型移民城市京杭大运河在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的同时,也把燕赵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四大文化固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带、处在此文化带上的天津文化呈现出典型的多源性、兼容性特点;处在此文化带上的天津人民则形成了精明、好客、尚武、勇于开拓、适应性强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9.
吴越地区是近代武术论著出版的大本营,对武术的传播和普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这一现象必然受其所发生之特定文化空间的影响.研究发现:吴越地区武术论著的出版时间主要集中在民国时期,论著种类主要涵盖四类,出版机构以民营和社团为主,出版地则主要集中在上海.而影响吴越武术论著出版的文化因缘是:"国粹主义"精神的影响使"提倡武术不谛是救亡图存的一种有效措施"成为武术思潮的主要观点,促进了传承派和拳理派论著的出版;在西方科学主义思潮的冲击下,武术在器质和思想层面进行着科学化的调适,推进了西学派和考据派论著的出版;吴越出版业的民间立场,掀起了武术论著出版的浪潮,使武术学术思想与观念在社会中得到传播.  相似文献   

10.
<正>天津是一个因运河而兴的典型移民城市。京杭大运河在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的同时,也把燕赵文化圈、齐鲁文化圈、荆楚文化圈、吴越文化圈四大文化圈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带。天津体育学院与‘’国立体专'血脉相连。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许多迁往大后方的院校都准备回迁南京。但此时'国...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14,(8):170-173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岭南地区的百越文化(主要是南越文化、骆越文化和西瓯文化),逐步吸收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的影响,形成既有中华文化共性又具有鲜明岭南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在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在北方,北方的传纯文化成为正统文化,而岭南文化是一种非正优的边域文化。  相似文献   

12.
韩新利 《钓鱼》2008,(20):40-41
三角湖因其水域呈三角形而得名。它位于“百湖之。市”武汉的西南部。东临318国道,北靠武汉市中环线,西南与江汉大学毗邻,面积200万平方米,是正在建设中的汉阳“六湖连通”工程(将汉阳的龙阳湖、墨水湖、三角湖、南太子湖、北太子湖和后官湖与汉江、长江连通,形成动态水网)水系其中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13.
华朝熙  杨国强 《垂钓》2008,8(5):66-66
由于城市环境日渐恶化,市区周边的小河小浜越来越难钓,钓鱼人只能走远。皖赣线上有一个叫中村的小站鱼特别多,那地方有三条小河相汇,形成了钓鱼人一见就喜的水网地带,大淖小泽无数,三条河的上游又连着数不清的大小水库,毫无疑问,中村成了我的根据地。  相似文献   

14.
胡兴军  白木 《精武》2004,(1):26-27
花纹刃(剑)是采用中国两千多年前之传统铸刃(剑)工艺,即用多层钢铁和备用钢料,经反复折叠、锻打、烧炼,才具备刀刃(剑)的硬度和韧度,这就是俗话说的“百炼成钢”。而经过百炼和特殊铸造工艺处理以后的青铜或钢铁,会形成千奇百怪的花纹,如高山,如流水,如龟裂,如鱼肠,由于每一把刀剑的锻造过程都不一样,形成的花纹也形态各异,绝不重复。《吴越春秋》及《越绝书》记载的龟文、缦理、流水、芙蓉、深渊、高山、大川、流波、冰释等纹样,汉代人叫它松纹剑及蟠钢剑。  相似文献   

15.
正第四枚楚湘临江作为河流,万里长江携带着许多支流,以及湖泊等水网水系,一起前行。在长江流域中,就有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赣江,以及京杭大运河等支流犹如水的网络,让"母亲河"长江更多更广地触摸到祖国的南域沃野。而中国的四大淡水湖泊,长江又将其中的三个: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串连起来,犹如长藤结瓜,形成了庞大的长江水系。长江出三峡,迎面是宜昌。从这里,长江跨进她的中游水  相似文献   

16.
水网地带,大河小沟纵横,因水流不太急湍,鲫鱼繁殖较多,冬季又容易栖身。根据此种环境,寒冬钓鲫有六个钓点:  相似文献   

17.
体育的产生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它与民族的生存环境、经济文化、生活习惯、食物营养、尤其是社会的兴衰紧密相连。地处杭嘉湖“金三角”的浙北水乡,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灿烂的民族传统体育。它经过漫长的社会实践,总结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品格和气质。本文旨在对它的文化属性及其继承价值作些探讨。一、浙北水乡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誉为“金三角”的杭嘉湖水网地带,素称“文化之邦”,民族传统体育多姿多态,繁花似锦。笔者深入这些地区访问调查,发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从文化学的角度考察了江西民俗体育文化——万载傩舞的发展变化过程,提出万载傩舞起源于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带有很强的宗教法制色彩,我们要继续挖掘和保护傩文化,进一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故乡位于渝东的一条名叫墨溪的小河边,那里水网密布,河渠纵横,乡村房屋多分布于绿水两岸。我家濒临墨溪河,不出大门,河中的景象倚窗便能一览无遗。  相似文献   

20.
弹弓与弩     
弹弓,即团土为丸,用导弹出。《吴越春秋》载;“弩生于弓,弓生于弹。“说明最早的射击器械很可能就是弹弓。 西南的少数民族中,至今还很流行弹弓。傈僳族、基诺族、德昂族、景颇族等许多少数民族都喜欢打弹弓。笔者在云南德宏三台山的德昂山寨考察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