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经济报道的视角展现陈嘉伟新时期经济报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不同于一般性的叙述式的社会新闻报道,也不同于典型性的政治事件宣传,在其着眼点上,它应该是一种经济现象或者一种经济观念的理论抽象和典型概括(这是由经济报道的...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经济报道既不同于一般性的叙述式的社会新闻报道,也不同于典型性的宣教式的政治事件宣传。在其着眼点上,它应该是一种经济现象的典型概括或者一种经济观念的理论抽象。因此表现起来通常难免枯燥和呆板,这显然是宣传报道的大忌。要使得新时期经济报道能象其它社会性问题报道那样活灵活观,亲切感人,就必然面临一个视角转换及其展现问题。为此,应该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科技以人为本,科技传播以人为本。大众传播是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从这一点上说,科技记者是广义的科普人员。本文明确以人为本在科技传播中的定位,以“百姓视角”为切入点,人新闻报道主体与受众主体两上方面,阐述了“百姓视角”是科技的出发点、影响力和宗旨所在。科技报道的百姓视角,强调对人的生命关怀、对人的本质关怀,努力建构报道主体与受众主体之间的新型关系,给现代受众新鲜的新闻体验。实践以人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  相似文献   

4.
刘文涛 《新闻世界》2013,(8):104-105
成就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介正面宣传的重要内容,它是记录历史进步轨迹,多角度、多侧面展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一种报道形式。长期以来,我们的成就报道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不足之处,影响了报道传播的效果。例如报道中“百姓视角”的缺失便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三峡晚报》在十八大前策划了一组“美哉宜昌,快哉十年”特别报道,以百姓视角见证城市成长,通过以故事说成就、以人物写变化的方式,以小见大,由点到面,立体展现宜昌的十年巨变,引发了读者的共鸣,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5.
突出人在经济报道中的主体地位王广新突出人在经济报道中的主体地位,是搞好经济报道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何突出人在经济报道中的主体地位呢?(-)把握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心态,把经济报道写出“人情味”来。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现...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经济报道在新闻宣传中的主体地位也被越来越多的传播工具和受众群体所关注。如何运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视角,把握地方经济新闻的编采方向,成为从事地方经济报道记者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一、分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努力走向地方经济报道“自由王国”从新闻背景分析来看,世界经济力量多极化出现在SO年代初,从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经济格局,走向了美国、西欧和日本三级相互竞争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开始增强。由于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  相似文献   

7.
见物不见人,见过程不见人、见数字不见人,这是经济新闻枯燥乏味的重要原因。要把经济新闻写得引人入胜,写出经济活动中人的思想、行为和情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人的活动应成为经济新闻报道的主体 经济新闻是以经济活动、经济生活和经济现象为报道内容的新闻。说得更确切些,经济新闻“是关于社会生产方式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反映、服务和引导社会经济生活和人民群众经济生活的新闻”。①既然如此,经济新闻报道的主体应该是经济本身,何以至人呢?人之所以应成为经济新闻报道的主体,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经济活动说到…  相似文献   

8.
任何社会现象都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我们在考察一个经济问题的时候,也不能离开上层建筑的变化去孤立地进行,而应该从一个非经济的视角多加审视,这种非经济视角包括政治、政策、文化、心理等诸多方面,也就是广义的社会视角。对于新闻报道来说,经济报道不仅要重视研究和直接反映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而且应该由此延伸开去,更多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改变经济报道那种单一的、垂直的、生产的、流通分配等纯经济的角度,以主体的、横向的、多元的社会视角,对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作社会视角的扫描,以满足新闻受众理性思考的新要求。 换言之,记者要用经济的眼光审视社会问题,从杜会的角度考察经济事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新闻与社会新闻的“角度互换”,这样才能够将问题看透彻。  相似文献   

9.
叶蓉 《新闻前哨》2006,(7):36-36
经济新闻是关于人们如何进行经济选择和经济决策的报道,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记感到难写,读感到难看、难懂。一些经济新闻报道成了“新闻语言+经济术语+数字+图表”的“公式化”报道,从经济政策到实施手段再到落实结果。这种报道方式,只见政策不见人、只见事件不见人,忽略了经济新闻中最活跃的因素一人。以人的视角关注经济,关心与读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和事,应该成为贯穿经济新闻报道定位和写作的主线。  相似文献   

10.
叶明生 《军事记者》2005,(12):24-25
成就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介正面宣传的重要内容.它是记录历史进步轨迹.多角度、多侧面展现经济和杜会发展成果的一种报道形式。常期以来.我们的成就报道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不足之处.影响了报道传播的效果。例如报道中“百姓视角”的缺失便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1.
经济领域异彩纷呈,市场经济如火如荼,经济生活丰富多彩,经济改革风起云涌,这些都为我们的经济报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把握好经济报道,使其更具生动性、可读性、灵活性和深刻性?结合自己的实践,笔者认为写好经济报道必须睁开“两只眼”,以开放的视角、动态视角去报道经济现象和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重大典型的独家报道机会越来越少,往往出现媒体会战,以“交响乐”形式展现。这就需要媒体结合自身特点,各展所长,研究典型报道内容、形式、方法以适应时代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改进和创新典型报道是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刊自1999年9月与深圳商报社联合举办“经济报道新思维”专栏征文活动以来,收到许多来稿,内容涉及到经济新闻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就新时期经济报道如何转换视角、更新观念、促进深化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因版面有限,我们将来稿中部分论文的观点摘编发表,以期引起更多经济新闻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从经济角度去报道经济工作、经济信息和经济现象,当然是经济报道的一个重要的角度。但是,经济视角的经济报道在呈现刚性优势的同时,也明显地存在柔性的不足。它往往显得单调,比较枯燥。要进一步搞好经济报道,还需要寻找社会的视角、人的视角、生活的视角等非经济视角,来弥补单一的经济视角带来的不足,使我们的经济报道走向全面、深刻、生动,呈现出刚柔相济、丰富多彩的局面。因此,研究经济报道的非经济视角就显得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成就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介正面宣传的重要内容,是记录历史进步轨迹,展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一种报道形式。长期以来,成就报道在鼓舞士气、凝聚人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新时期新闻采写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但是,笔者也发现一些成就报道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把成就报道做成工作总结;有的为成就而论成就;有的一味铺  相似文献   

16.
成就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介正面宣传的重要内容,是记录历史进步轨迹,展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一种报道形式。长期以来,成就报道在鼓舞士气、凝聚人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为新时期新闻采写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7.
杨彬 《新闻传播》2006,(7):61-61
文章认为,首先是从生产视角到生活视角转换。为体现新农村建设,全面反映农民生活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传媒报道的重点,新农村报道也就不可避免地采用生活视角。其主要体现在:一是报道农民的衣食住行;二是展现农民的喜怒哀乐;三是探索农民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报道已成为新闻媒介的“重头戏”,受众也十分广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经济报道要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就必须突出人本思想,通过体现人的经济活动、人与经济现象的紧密联系,以及人在经济生活中的情感与精神状态等,更多地反映经济生活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的本质,揭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从事经济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关心经济报道的人群不断扩大,经济报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占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经济报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但是,因为观众主观需求以及客观接受能力的不同,经济报道的内容单一、形式雷同,导致经济报道与观众产生距离。经济报道的抽象性与观众生动性、通俗性和可视性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经济报道现存的主要问题。如何解决经济报道中的主要矛盾,以大众化的视角更好地为百姓服务,无疑是当前经济报道需要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国内经济形势迅速发展且迅速改变的当下,主流媒体也必须对经济报道模式进行革新,新时期的主流媒体必须结合时代背景以及媒体融合的技术特点,做出与时俱进的改变和创新,在跳出传统媒体经济报道的套路之余,又将区域经济的发展脉络作以清晰的陈述,起到宣传责任意识,展现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作用。文章将以《经济日报》为研究案例,从经济日报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报道中对主流媒体在经济报道上所需要做出的创新和应当具备的进步要点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