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向梦想鞠躬     
一位高考状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希望大学毕业后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主持人问:你有梦想吗?状元回答:我从来不考虑不能实现的事情。说这话时,有媒体公布了一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大量数据表明:30多年来的高考状元几乎  相似文献   

2.
向梦想鞠躬     
一位高考状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希望大学毕业后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主持人问:你有梦想吗?状元回答:我从来不考虑不能实现的事情。说这话时,有媒体公布了一份高考状元的调查报告,大量数据表明:30多年来的高考状元几乎没人成为各行业的精英,与社会期望相差很远。在普通老百姓眼里,高考状元似乎就是文曲星下凡。  相似文献   

3.
向梦想鞠躬     
一位高考状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希望大学毕业后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主持人问:你有梦想吗?状元回答:我从来不考虑不能实现的事情。说这话时,有媒体公布了一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大量数据表明30多年来的高考状元几乎没人成为各行业的精英,与社会期望相差很远。在普通老百姓眼里,  相似文献   

4.
向梦想鞠躬     
一位高考状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希望大学毕业后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主持人问:你有梦想吗?状元回答:我从来不考虑不能实现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向梦想鞠躬     
一位高考状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希望大学毕业后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主持人问:你有梦想吗?状元回答:我从来不考虑不能实现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向梦想鞠躬     
一位高考状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希望大学毕业后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主持人问:你有梦想吗?状元回答:我从来不考虑不能实现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今天人们对于高考状元群体的关注已经形成了一种热潮。高考状元产生的土壤就是现行的教育评价方式和选拔模式。形成高考状元热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不充分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追求稳定的心理需要榜样的存在、高考状元培养圈的推动、大众媒体与商家的宣传和炒作、高校之间对状元的争夺。对高考状元热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认识它并更理性地对待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8.
行阳 《家教指南》2004,(10):18-22
连日来,2004年中国各地新科高考状元成了各家媒体追逐的焦点。不少人这样探问:他们能成为令人羡慕的高考状元,秘密究竟在哪里呢?近日,笔者就此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这些状元的成功因素有许许多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民主的家庭环境在所调查的90位省市状元中,约65%的高考状元出自工人、农民家庭,有的父亲或母亲还是下岗职工。辽宁省高考状元耿原、江苏省高考状元钱亮、福建省高考文科状元吴诗士、江苏盐城市的高考状元马荣荣等父母都是普通工人;郑州市高考理科状元柴源的父亲是矿工,母亲是农民;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郭璐的父母都是农民…  相似文献   

9.
在考试为本位的教育体制下,考试状元自然是一个人们热衷的话题。因此,高考状元被媒体、被社会甚至被北大清华这样的明星高校关注,也就不奇怪了。虽然媒体们在抨击教育体制弊端、抨击一考定人生时不遗余力,但还是不能免俗地在“高考状元”的炒作诱惑下揎臂上阵,而像北大清华这样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12,(22):16-17
陈宝泉在2012年7月2日《中国教育报》撰文指出:又到高考发榜时。按以往的经验,正值媒体、商家炒作"高考状元"的高潮。与往年不同,今年各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发声斥责炒作"高考状元"的做法,一有炒作行为冒头即给予痛击。地方教育部门也推出力举:或屏蔽文理科前十名考生分数,或明确参与炒作的学校取消评优资格。  相似文献   

11.
《教育》2012,(8):16-17
陈宝泉在2012年7月2日《中国教育报》撰文指出:又到高考发榜时。按以往的经验,正值媒体、商家炒作“高考状元”的高潮。与往年不周,今年各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发声斥责炒作“高考状元”的做法,一有炒作作为冒头即给予痛击。  相似文献   

12.
肖余恨 《师道》2004,(1):23
在考试为本位的教育体制下,考试状元自然是一个人们热衷的话题。因此,高考状元被媒体、被社会甚至被北大清华这样的明星高校关注,也就不奇怪了。虽然媒体们在抨击教育体制弊端、抨击一考定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教育部一直要求对"状元榜"进行冷处理,今年广西、辽宁等省也明令不得宣传或变相宣传高考状元。虽然对高考状元的部分宣传可能会"有助于孩子的学习",但减少对高考状元的宣传,不仅可以避免媒体和商家的恶意炒作,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改变当前由高考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高考,促进社会对人才选拔标准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有高考排名就有高考状元,有高考状元就有无数的拥趸者。尽管高考之前许多新闻媒体和教育行政部门信誓旦旦,强调今年不再热炒高考状元,可到了亮分之时,各种“状元新闻”还是铺天盖地扑面而来。本人虽说无追捧名流之雅好,但由于工作关系,对这些考场上得意者的学习方法、生活经验还是不能不多一份关注。  相似文献   

15.
《教育文汇》2012,(9):15-15
32年来高考状元全军覆没,竞无一人成才。一份《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曾引发网友竞相围观。“状元”在当下中国是一个亮眼的词汇。  相似文献   

16.
每年高考过后都会有一个群体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高考状元。现在各大媒体对高考状元的报道已经到了“热炒”的程度,高考状元们座谈、出书、参加采访、做广告等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对此现象,人们有不同的意见,请根据下表写一篇文章反映这一现象,并给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像往年一样,2004年中国各地高考状元依旧成为新闻媒体追逐的焦点。目前,笔者翻阅了一下最近各地晚报的报道,却发现这些性格迥异的高考状元们身上有一些共同之处:并非来自显赫的家庭,也没有非同寻常的人生境遇,但都在波澜不惊中考来了虽有惊喜却仍在意料之中的分数,成为令人羡慕的高考状元。人们不禁要问:这些高考状元之所以一鸣惊人的秘诀究竟在哪里呢?全面发展:“考试英雄”不再是书呆子用“木桶”理论——只有每一块木板均衡,木桶才能最大限度地盛水——来揭示2004年高考状元的成功秘诀是最恰当不过了。这些高考状元都是坚持学科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考分数一公布,高考状元的笔记一下子火起来了。那么,高考状元的笔记到底有什么亮点?有多少实际价值呢?笔者怀着这样的心态收集并认真分析了2014年的几份高考状元的物理笔记。通观比较了好几本状元笔记,笔者把笔记归类为三种:1课堂笔记类;2典型模型总结类;3难点和错题更正类。其实,状元笔记有它值得学习的优点,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有再加工的过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它进行有效地取舍,使得它成为符合我们自己实际水平的好帮手。  相似文献   

19.
尽管高考之前许多媒体和教育行政部门就信誓旦旦,强调今年不再热炒高考状元,可到了亮分之时,各种“状元新闻”还是铺天盖地扑面而来。由于工作关系,我对这类新闻自然多一份关注。因为这或许会成为我为弟子们指点迷津、点石成金的锦囊妙计。可是看得多了,  相似文献   

20.
张箭 《教书育人》2010,(5):19-20
每年高考结束后,都会涌现出一些高考状元(或日冠军、第一名等),媒体都要予以宣传。高考状元及其家属也喜气洋洋。同学、老师及状元家的亲戚朋友、熟人都要前来庆贺。适当宣传高考状元是可以的,因为这样有利于营造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促进科教兴国,创建学习型社会,振兴中华。我这里想议论的是,高考状元的分量是有差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