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写作要“求通”亦要“求好”──兼与陈军老师讨论江苏省芜湖一中饶永豹陈军老师信中指出中学生作文中所存在的毛病,诸如“语病多,运用语言文字生吞活剥,错别字多,套话多”等,都是属于语言不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陈军老师提出要重视叶圣陶先生的“工具说”,认为...  相似文献   

2.
中学作文要着眼于“应用”湖南株洲南方公司中学余志华乙亥年来临之际,我捧读陈军同志《给本刊编者的信》,真比除夕之夜喝佳酿还兴奋。陈军遵从叶老“工具说”的主旨,力陈多年中学作文教学的弊端(“比如作文,总是让学生去写美文,写创新之文,不大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  相似文献   

3.
读到陈军老师《“七桥问题”的启示》一文(2006年《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第6期),深受启发。陈老师从欧拉用一笔画解决“七桥问题”,进而把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可谓学以致用。但笔者对陈老师文中的一些观点,持有不同的意见,想与陈老师商榷,同时也希望得到同行和专家的指正。  相似文献   

4.
1997年秋季,武汉市洪山区第五届自然教学“进取杯”赛,通过两周紧张而激烈的角逐,一批教坛新秀脱颖而出,初登教坛的卓刀泉小学陈军老师取得大赛二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十分引人注目。 陈军老师教自然不到一年。他抽签抽到《弹性》一课,上完后,几个评委情不自禁地站起来,赞叹不已,“这课上得好。”“这种教法效果好多了。”在赞叹中又感到意外,两位教学能力和教  相似文献   

5.
对中学写作教学的世纪性思考目前,我国写作教学的现状是不尽人意的,甚至可以说是处于一种贫困状态。1995年第1期《中学语文教学》上刊登了陈军老师的一封信,引起了一场关于“中学生应该写什么样的文章”的讨论,这场讨论虽然已告一段落,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深远...  相似文献   

6.
读到陈军老师《“七桥问题”的启示》一文(2006年《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第6期),深受启发。陈老师从欧拉用一笔画解决“七桥问题”,进而把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渗透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可谓学以致用。但笔者对陈老师文中的一些观点,持有不同的意见,想与陈老师商榷,同时也希望得到同行和专家的指正。陈老师为了说明在自己的教学中是如何渗透数学模型的方法,举了自己教学的一个真实案例:教学“百分数应用题”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王阿姨下岗后,做起了小本生意。她以每双13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凉鞋,售价为14.8元。卖到还剩5双时,除去购进…  相似文献   

7.
有的地方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教学任务分配倾向:大部分学校在教学任务分配上都采用“分段制”,同一个老师,定任某年段某科教学,甚至上级教育部门在检测评估教师教学能力时也采用“分段制”,“高段老师”与“低段老师”考题不同.如此“分段制”教学任务分配、教师教学能力考核,明显导致如下弊病。  相似文献   

8.
一次,随学生见习到小学听一位老师的自然课,当老师介绍上海地铁发展时,一位学生发问:“为什么不造‘天铁’,这样不是更方便吗?”引起哄堂大笑。谁知老师转身阴下脸,没好气地对学生说:“就你会奇想。”笑意很快从这位正得意的学生脸上消失,课堂一下变得鸦雀无声,很快所有学生又被老师领到了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上。看到此景,在佩服老师严谨的组织教学同时,却不能不为老师教学的这一“败笔”感到痛心。由此事联想到一则“新闻”:在日本的一堂小学美术课上,老师教  相似文献   

9.
“求异”与“比较”──兼谈语文教学中的两种思维误导陈军求异和比较,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两种基本思维形式。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只要处于思考状态,都会与求异或比较有缘。求异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同中“见异”,这个“同”往往是认识相同或所面对的事物、材...  相似文献   

10.
在庆祝1992年教师节之机,我想从一个侧面介绍蔡澄清老师扶持和培养青年教师的部分事迹。扶持——我陈军是蔡老师扶持和培养的教坛新秀,他在全国中语界已小有名气。我和陈军在安徽芜湖师专就读时是同班同学,毕业前都聆听过蔡老师做的如何当好中学语文教师的报告,但从没有机会个别交谈。毕业后,陈军和我都分配到地处偏僻农村的普通中学,工作条件很艰苦,刚刚任教,业务又不熟。还是陈军有勇气,竟冒昧给蔡老师写信求教,他很快就成了蔡老师的校外门生。在老师的热情扶持和精心指导下,他在很短时间内就在教学上取得了突出成绩。陈军把我也介绍给了蔡老师。此后,我  相似文献   

11.
听两位老师教学同文(《狼》)异构课,课堂设计都有各自的个性特色。两位老师都注重朗读及指导这个教学环节,一位老师出示指导朗读 PPT“请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给出例句“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另一位老师在这个环节给出同样的例句并“请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同样是指导学生朗读,实质是让学生在句子中用“∕”标出“节奏”“停顿”,为什么同样的教学环节一个用“节奏”,而另一个用“停顿”呢?  相似文献   

12.
徐雪明 《学子》2012,(4):36-37
众多语文教学前辈呼唤教师要“潜水”作文。当下的作文教学“革命者”管建刚对写“下水文”情有独钟。他说,学生崇拜老师的写作,作文教学那就成功了一大半,一个老师常写“下水文”,必然会有很多切身的作文经验,这样有利于习作教学。“下水文”是习作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份资源,它弥散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是儿童写作兴趣激发、  相似文献   

13.
听了两位老师的公开课 ,结合现行教学方法以及与之对应的两种学习方式 ,很受启发 .从学习方式看 ,学生学习大致分为“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两类 .相应的两种教学形式 ,姑且就叫它“接受式教学”和“发现式教学”两种 .“接受式教学”就是遭受批判的“满堂灌” .“发现式教学”比较典型的做法是 :“创造情境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发表见解” ,“解答问题探索规律” ,“总结结果初步应用” .但在平时教学实施过程中 ,并非每个老师都有能力进行这样的教学 ,并非有能力的老师每节课都这样进行教学 ,实际上也并非每节教学内容都适合这样…  相似文献   

14.
堵小亚 《考试周刊》2010,(12):86-88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这样的话:教3+2=5的老师是合格老师,教3+2=?的老师是好老师,而用3+2=6来教的老师才是优秀老师。显然.这位教师的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教学思想:“错误”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这种思想无疑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而我们目前的教学中教师对“错误”避之唯恐不及,课堂的教学尤其大型观摩教学活动中,追求的是“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我发现有一种方法能较好地解决减少老师批改作文量而能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问题。这就是把老师“讲评”作文放到作文教学的重要位置,而学生则把写作文与相互交流和评论作文结合在一起。我把这种做法叫做作文“讲评”教学。对于作文“讲评”教学,我把它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作文“讲评”教学,它的核心是“讲”与“评”的结合。所谓“讲”在这里可理解为老师对学生的作文做大量的指导性讲解;所谓“评”,一是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进  相似文献   

16.
一、我对“教学”及“教学相长”的理解 按照教育学理论,教学,通常被解释为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接收知识这样一项活动。简单地说,即老师教,学生学,“教”,“学”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进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我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教学”及“教学相长”对于教师自身而言,还应存在另一种含义:就是在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7.
“模糊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法的改革与突破,它是借用“模糊教学”中“模糊”二字的含义,引伸而来。主要是反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时,由“模糊”到清楚,再由清楚到“模糊”,循环往复、层层递进。简言之,就是使学生在“模糊”中求清楚、明白。就此,本文对建构“模糊教学法”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因此,我们的教研也一定是基于学生的。而小学生需要老师不断的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观念,快乐教学充分调动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在老师和学生合作的气氛中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实施陕乐教学重点在课堂上,而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老师和学生双方各自对教学活动的情感态度,老师和学生双方的人际关系和互相作用与其教学方法,也就是老师的“善教”和学生的“乐学”。  相似文献   

19.
于漪老师在《引导学生打开认识的窗口》讲座中讲到:“把学生的无意知觉引导到有意知觉轨道,这是发展学生观察力的首要方面。”从老师来说,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训练时,也应变“无意”为“有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无疑是很重要的。要老师对指导观察训练变“无意”为“有意”,首先要对这项工作提高认识。于老师说:“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  相似文献   

20.
这几年,“磨课”在中小学各科特别是语文教研中流行起来。“磨课”,即组织同组老师或邀请有关专家对某位老师将要参加教学评比的课反复观摩、推敲、修正,使之趋于完善,以充分展示参评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我认为,“磨课”也是实现教学设计最优化、教学结果理想化的教研形式之一;但在“磨”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怎样“磨”、由谁“磨”、该“磨”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