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力是幼儿在感觉与知觉发展基础上产生的能力。幼儿有了良好的观察力,可以主动获取知识,成为活动的主体。为了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教师应注意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其中对幼儿观察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良好的观察兴趣,就谈不上幼儿观察力的发展。我觉得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  相似文献   

2.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具有探索和研究的特点,是与思维紧密结合的,因之又称为“思维的知觉”。知觉的最高形式就是观察。观察力是指观察的效能。人们的观察力有强有弱,效果有好有差,所以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不少教师说“恍的学生学不好”。所谓恍,是指学生学习、工作粗枝大叶,对事物经常看错、看漏或视而不见。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赞柯夫在教学实践中证明了观察力差的学生是学不好的,而且这是差生的一个共同特点。我国许多心理学和教育学工  相似文献   

3.
对于年龄小、认识水平有限、生活经验不多的小学生来 说,看图作文是学习观察的主要方法和训练内容。为了多层次开启学生智慧,引导学生全方位观察图画,让学生用童心状写生活的真实画面,应在教学活动中注意抓好以下“五点”: 一、优化图画的衔接点 观察一组图画时,要观察图与图间的“跳跃性”,即从一幅图到另一幅图就意味着从一件事物的叙述过渡到另一件事情的叙述了。因而,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时,就要优化图与图之间的衔接点,使表达的图意上下连贯,前后衔接,收到作文的整体美、和谐美的训练效果。一要注意指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先看几幅图总共写了几件连贯的事,然后依次弄清每幅图的图意和彼此之间的联系,抓住中心图进行观察想象,再把图意抒写出来。二要在图与图的  相似文献   

4.
“看图写话”要求学生先仔细观察图画,再根据图画内容写一段话。在这一项训练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怎样才能让学生把图上静止的人物画面变  相似文献   

5.
观察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过程。观察的能力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知觉过程所取得的效果的评定,简称观察力。而观察力的养成要靠实践的培养和训练。写观察笔记既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能力,使其具有敏锐的观察眼光,又引发其真情,丰富其心灵的感受,这对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和写作能力都很有好处。那么,写观察笔记有什么好处呢?概括地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一、写观察笔记,可以养成观察积累的好习惯。观察是一种写作准备过程,是摄取材料的重要途径。积累是写作准备的又一重要手段,即把…  相似文献   

6.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做到“以疑激思”,是使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学法指导研究的深入,这已成为多数老师的共识。但对如何“释疑解难”,有些老师却往往把它看作是教师份内的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似乎这才是尽为师之道。 其实,学生既要能“质疑问难”,也要让他们在教师引导下自己“释  相似文献   

7.
明确认识。教师在课堂上插述因细致的观察而获得重大科学成就的科学家的故事,从而使学生认同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性。如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深入的观察唾液分泌等现象,创立了高级神经学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通过非常周密的观察发明了青霉素。   提高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补充一定有趣的实验,如“魔棒点灯”、“白纸洒水出画”、“水中生火”等,使学生对观察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观察,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变娱乐性的知觉为有计划、有目的、有意义的知觉活动,从而使学生通过观察有效地促进思维…  相似文献   

8.
观察,指事先已有明确的目的,制定了计划,人们按照计划进行的主动知觉。观察的能力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知觉过程所取得的效果的评定,简称观察力。 学生进入中学后,几乎每门学科都要求他们有良好的观察力,作为教师,应该根据这一情况,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提高他们的观察水平。 一、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 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是发展学生观察力的首要条件,因为观察区别于一般的知觉活动,主要在于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形成。只有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才能提高学生观察的主动精神,增强知觉的选择性,从所要观察的事物和现象中,主动地选择自己所要认识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张北都 《教师》2008,(7):46-47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加速更新。这就要求学习者以主动学习的方式来适应现代社会,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着眼点放在学生方面,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生的学习能力中,观察力是基础,学生观察力的发展是整个智力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掌握系统知识的必要条件。观察力是指人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知觉并善于全面正确地发现客观事物的各种典型的不显著特征的知觉能力。它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智力的发挥水平。有敏锐观察力的人,他们对事物反应灵敏、细致、深刻、正确、完整,能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能察觉一般人察觉不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0.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的知觉,它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力则是认识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基本能力,它是思维的“触角”,是认识的出发点。观察力对儿童来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是学习各门科学知识不可少的心理条件,也是发展智力的基础。观察力的提高,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也随之提高,儿童的智力结构也就会得到全面的发展。为此,《小学自然常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中就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自然界事物的初步能力和进行科学实验的初步技能”。但儿童不是天生就会观察的,观察能力也不会自然而然的发展,这就需靠教师的引导与指导。如果弃之不导,或导之不力,就会使他们视而不察,或察而不得,为此,我在自然课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中,便十分注意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相似文献   

11.
作前指导1.说话要求老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 ,并答出 :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 ?什么地方 ?都有谁 ?在干什么 ?然后用一段话把图意写下来。2 .教学目标1明确几个问题 ,即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 ?什么地方 ?都有谁 ?在干什么 ?2确定观察方法 ,老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3在叙述图意中要充分发挥联想。4用一段话把图意写下来 ,注意句子之间的联系。3.达标规程 :培养观察思维——展开合理想像——说写结合4 .教学过程(1)培养观察思维说话前首先把几个问题弄清楚 ,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 ?什么地方 ?都有谁 ?在干什么 ?其次 ,引导学生了解图上同学们送给老师的…  相似文献   

12.
李汉辉 《江西教育》2003,(15):29-29
1.要指导小学生多观察。观察力是形成作文能力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重点、有顺序地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小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情绪比较高。他们在观察时常常容易被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容易离开观察目的,分散注意力。因此,要指导他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去积累素材,使他们有东西可写、有东西要写。如“找春天”,野外有青山、绿水,有树林、花草、农田,还有过往行人、耕田的农民……这么多东西,应该观察什么好呢?如果老师没有交代清楚,学生就可能会跑到山上去采野花,到田边去捉鱼虾,因为他们对这些很感兴趣。如果事前教师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13.
朱黎 《华章》2006,(12)
一、以观察、阅读为先导观察是学生作文的先导。学生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避免“熟视无睹,胸中无物”。指导学生观察应注意4点:1.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2.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3.观察要注重事物的本质和特点;4.观察要运用对比和联想。教师要有目的地把学生带入生活中,选择有典型意义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也可以按习作的要求带着明确的目标到生活中去观察,并逐渐减少引导,让学生独立观察。“勤于阅读,逸于作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充分说明阅读对习作的重要意义。但是,阅读必须在学生的观察和习作…  相似文献   

14.
一、指导观察顺序,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例如《植树》(语文第四册)这篇看图说话,教材的特点是人物多景物广。在教学时应重点指导学生观察时要分清主次,引导学生按问题的提示说话。开始时,学生零零碎碎地说,一定说不完全。但从学生的发言中,老师可以发现学生思维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生在观察时,只是把图画中的人物一个一个地孤立起来看,用语言表达出来,既凌乱又口罗唆。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每个人和景物与整体联系起来,从整体图意的联系中去确定每个人在干什么。这样,学生就会知道这幅图画的是老师带…  相似文献   

15.
爱因斯坦说过:“每个孩子生下来就是天才。”但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华人丁肇中又说过:“兴趣比天才更重要。”天才的秘密在于强烈的兴趣、爱好及由此产生的无限热情,兴趣是勤奋的动力。所以要培养儿童“写”的兴趣,首先要从“说”开始,“说”是“写”的先导。《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先“说”后“写”,是训练遣词造句的基本功。每天从“说一句话”慢慢过渡到“写一句话”到三两句甚至一段话的语言实践训练,最后到完整地写出一篇文章。让学生渐渐从中领悟一些名词术语的意思,大脑内存不断积累一些好词好句,让感知由抽象到具体,并领会其要领,为以后写话提供丰富题材。或者适当进行一些观察写话的训练,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孩子观察,看一看,说一说,再写一写,这是训练写话的极好形式,也是发展观察力、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发展思维与语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这道题是要求根据图意,把图下的几个句子连成一段通顺的话。这是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训练。教学时,要着重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有条理地说话。一、激发学生看图的兴趣,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在出示图画(或开书看图)时,教师要“逗起”学生看图的兴趣:这幅画里面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要知道这个故事是什么,就要仔细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先看看:近处有什么?远处有什么?谁先看出来  相似文献   

17.
周江松 《考试周刊》2009,(22):92-92
语文课的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目前我们大力提倡的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我想把一些教学体会在此与诸位同仁略作交流。一、要培养学生立体的观察力要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训练。观察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而不是平面的、单一的,  相似文献   

18.
大部分学生怕作文,问他为什么怕,他说脑子空空,没什么东西可写。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差,头脑中积累的生活素材贫乏。为此,作文训练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丰富他们的写作素材。近几年来,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效果较好。一、研究儿童的观察特点,培养其观察兴趣小学段儿童的知觉水平还处于低级阶段,意志的自我控制力还较差,知觉事物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意知觉,对感兴趣的事物、鲜明的色彩容易引起注意。因此,教学中要尽量寓观察于学生的兴趣活动之中。如学校、班级、少先队举行什么活动时,学生的兴趣很高,教师就要因势利导,指导观察。儿童观察的另一个特点是知觉能力简单,对事物只满足于一个笼统的认识,缺乏精细深入的观察。因此,引导学生观察时,要尽量调动他们的多种知觉器  相似文献   

19.
爨伟 《天津教育》2000,(9):37-38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 提高观察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创造是从观察开始的。敏锐、精细的观察力是发明创造的前提,观察力是“源”,创造力是“流”,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   1. 帮助学生掌握观察顺序,进行有序思维。   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是随意的、笼统的、不精确的,往往缺乏明确的观察目的和正确的观察方法。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次序地观察。例如,教学长方形周长计算时,可这样引导学生观…  相似文献   

20.
观察指的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观察是写作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写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观察力不是先天决定的,它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获得。但观察力的训练课程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关注学生观察动机的激发,给予学生观察实践强有力的支持,重视学生观察效果的激励强化。只有这样,观察才会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