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吕精英 《班主任》2002,(6):31-31,32
随着时代的发展,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必将是现代教改的趋势。为此,笔者根据低段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将低段班级管理分为了前、中、后三个阶段。“前”为基础阶段, “中”为养成阶段,“后”为巩固阶段。第一阶段以教师的“扶”为主,第二阶段重在促进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第三阶段则以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为主。  相似文献   

2.
从“拾遗补缺”到“重要组成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年来,民办高教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发展道路,即从“拾遗补缺”阶段过渡到了“组成部分”阶段。所谓“拾遗补缺”阶段,是指8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不被承认,民办高校“默默”地做着为正规高等教育体系弥补缺漏的工作。它们面向广大社会青年,从事...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分析了“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然后从导入阶段、新授阶段、互动反馈阶段、课程总结与布置课后作业阶段四个阶段入手阐述了“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建议”中多次提到“理解”,那么,究竟何为“理解”?由“理解文本”为主要内容的阅读教学又是怎样的呢? 从古至今,人们对“理解”的理解经历了从表象到实质、从主观臆断到实事求是、从片面到相对全面的不同历史阶段,并由此对“理解文本”产生了不同的解说,带来了不同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5.
回顾新时期中国新诗的发展轨迹,有人一言以蔽之:“从意义的诗到意象的诗到生命的诗”,这话简明概括了头十年里诗歌探索经历的三个阶段:从“归来的诗”到“新诗潮”到“新生代”。第一阶段,从1976年“十月的颂歌”到1979年“归来的歌”的出现,诗歌创作主潮表现为传统现实主义诗歌的恢复和发展,而后两个阶段,是1976年至1995年中国新时期诗坛20年历程中令人注目的两个重要阶段。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两个阶段的回顾与思考,作出粗浅的分析。一  相似文献   

6.
我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在成长中享受做教师的幸福。回眸二十年的教育历程,我走过了从“匠师”到“人师”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的管理,从科学管理的发展阶段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创造了“泰罗制”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科学管理制度。其核心着重于生产过程和行政控制。第二阶段主要以  相似文献   

8.
《云南教育》2011,(5):5-5
本刊综合消息2011年,中国教育改革从“起航”走“全面落实”阶段。今年“两会”期间,教育领域也因此再吸引了众多代表、委员的目光。  相似文献   

9.
耿立 《英语广场》2021,(11):51-53
对于口译译员来说,从掌握语言和言语外知识到完成口译的每个阶段都不容易。掌握语言阶段属于口译的“译境”阶段,而对言语外知识的掌握是口译“意境”的基础。要实现从“译境”走到“意境”,译员必须发挥译者的主体意识,对信息或者言语外知识进行解读,让源语信息能够清楚明白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解读”是和“释义派”理论提倡的“释义”同样重要的口译环节,但是比“释义”更复杂、有效。“解读”是口译“译境”到“意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新基础教育”改革对课堂教学的重建在数学教学中的典型体现就是提出了“长程两段”的教学策略。五年来对这一教学策略的认识经历了打开视野阶段的从“点状教学”走向“结构教学”;构建系统阶段的从“单一思维”走向“关系思维”;以及感悟内涵阶段的从“结构程式”走向“结构灵活”。在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思维方式和教育价值观的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11.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在线学习为创新教学模式提供了契机。文章通过梳理“公司治理”课程传统教学的现状,发现其存在课前预习阶段准备不充分、课中指导阶段师生交流互动不足和课后巩固阶段缺乏教学效果反馈等问题。然后分析学生在线学习“公司治理”课程的必要性,并从课前预习阶段实施引导式教学、课中指导阶段实施在线互动式教学和课后巩固阶段实施多元化教学3方面设计学生在线学习“公司治理”课程的教学模式,以期提升“公司治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样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从阶段目标的提法来看,“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四个学段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3.
陈娴 《学苑教育》2023,(31):73-7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内容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从原先的十个关键词增加到了十一个,而“量感”第一次作为一个新增的关键词出现在小学阶段,引起数学教师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量感的作用与策略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研究者认为,大致可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萌芽阶段;第二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步形成阶段;第三个阶段从2000年2月到2001年6月,最终形成阶段;第四个阶段从2001年“七一”讲话至中共十六大,继续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自本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国家的企业管理,逐步从过去的“硬管理”阶段,进入到今天的“软管理”阶段。“硬管理”以早期管理理论和科学理论为基础,其主要内容和目的在于通过物质刺激和纪律限制来调动职工的积  相似文献   

16.
《今日教育》2012,(11):17-17
“提质十项规定”从十个大的方面指明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提质”方向.同时也对中小学校长、教师提出了微观方面的要求。对此,《今日教育》从另一个视角为您解读更为具体的“提质”要求。  相似文献   

17.
我们应该怎样成长?这个问题该如何解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有专篇议论教师的成长,即从“关注的不同”入手,叙述教师成长的阶段:(1)“非关注”阶段,(2)“虚拟关注”阶段,(3)“生存关注”阶段——初任教师的阶段,(4)“任务关注”阶段,(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相似文献   

18.
整式的加减是初中阶段“式”运算的开始,从“数”到“式”,从“数”的运算到“式”的运算,应该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飞跃,是后续的方程、函数等内容学习的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19.
张乐 《今日教育》2014,(7):84-85
教学机智就是教师能“读懂”或理解此时此地的课堂情境以便做出恰当的言行。如果借用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来描述教师教学机智生成阶段的话,那么洞穴理论中“洞穴的囚人”把洞壁上的影子误认为现实可以看成是教师的“前机智”阶段;痛苦看到影像与实物致使他眼花缭乱产生“火花”可以看成教师的“孕育机智”阶段;能够分清影像和实物可以看成教师的“机智生成”阶段。可见,教师教学机智的生成“镜像”正是教师从“前机智”到“孕育机智”再到“机智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断反思、不断学习生成实践性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一、社会调查在学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这一问题,这就需要从具体的事实和内容中帮助学生归纳出正确观点。我以“二十多年来的变化”为专题,确定了“准备阶段——采访调查阶段——成果展览阶段——评价阶段”的活动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