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教育改革应该借鉴生活教育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方忠 《生活教育》2011,(17):23-26
这一期我们刊登了杨方忠老师的文章《教育改革应该借鉴生活教育理论》一文。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国教育的改革需要新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这个新的理论应该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之父,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指导中国的现代化教育,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中国当下的教育,已经成为满脑子应试教育的新八股教育,陶行知对传统教育的批判鞭辟入里,对现代化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论阐述。新八股这个病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的药来治,是最为有效的。尤其可贵的是,写这篇文章的杨方忠老师多年从事基础教育工作,他的思考来自教学的第一线,这就更说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有强大的生命力。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是什么,应该怎样体现?我们希望大家来关注这个问题,希望广大第一线的教师也能参加到这个讨论中。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行者,生活教育理论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代表.德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德育中,构建现代德育思想体系,赋予德育实践特色和创新精神,可以拓展德育空间,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文章简单分析了生活教育理论的意义,就生活教育理论下的德育思想和实践路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对德育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拜读江苏省高邮市教育局杨方忠先生《教育改革应该借鉴生活教育理论》一文,先生对中国教育病状的剖析,我颇有同感;杨先生开出的药方,即借鉴陶行知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我更是赞同。我从事中学语文教育近20年,对于中学语文教育,乃至中学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亦多有忧患。  相似文献   

4.
"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语出陶行知《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中《生活教育现代化》一节。陶行知是中国最早使用"现代化"词语的人之一。1925年他和他的同事在《Education The China 1924》中第一次使用"现代化"一词。同年十月,陶行知在《〈新教育评论〉创刊缘起》中涉及到现代生活与现代教育。他说,"这个国家如果是现代的国家,如果是现代世界的一个国家,那么他的教育,便不能不顺应着时代和世界的教育趋势,而随伴着竞进。"1931年1月晓庄学校举行全国乡村教师讨论会,陶行知在会上首次提  相似文献   

5.
胡晓风 《生活教育》2011,(15):25-31
1935年1月《中华教育界》第22卷第7期发表陶行知《生活教育现代化》一文,这是生活教育史上最为重要的经典文献,是陶行知自1923年结成生活教育论到1934年得出普及教育以实现整个民族、整个生活、整个寿命现代化这个结论的结晶,是中国生活教育运动承前启后的方向盘。这篇文章仅316个字,但内容十分丰富,我自己30多年来就是围绕这篇短文开始研究,百读不厌,用之无限。下面谈谈我的部分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生活教育理论最先是由陶行知所提出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教育思想的核心体,这对于推动现代中国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小学教育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希望可以为小学英语教学发展明确主流发展方向,有效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孙晓光 《生活教育》2011,(17):27-31
拜读江苏省高邮市教育局杨方忠先生《教育改革应该借鉴生活教育理论》一文,先生对中国教育病状的剖析,我颇有同感;杨先生开出的药方,即借鉴陶行知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我更是赞同。我从事中学语文教育近20年,对于中学语文教育,乃至中学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亦多有忧患。  相似文献   

8.
胡雪芬 《教书育人》2013,(24):22-23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卓越的人民教育实践家、理论家,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中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其"生活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是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对陶行知的教育理论进行深入和体统的研究,对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本身是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需要新的教育哲学:从素质教育到生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础教育中严重的“应试教育”弊端,显示当前的教育理论不足以解释和指导教育现实。中国的教育现代化,需要完成由“学科中心”到“生活中心”的实质性的转换,需要新的教育文化和教育哲学。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是与我国国情相契合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现代教育理论,对于矫治“应试教育”,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成为指导现实、面向未来的新的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基于我国幼儿教育现状,他的许多教育理念对我国幼儿园音乐教育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以平民教育理念、生活教育理念和创新教育理念的概念为基础,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影响,希望为今后的幼儿园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他创立并终身实践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教育业绩和工作精神的集中呈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陶行知心系祖国和民族大业,以追求“民族独立”、“民族解放”为己任.终生矢志从事教育事业,立志改造中国的教育,“造成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新生命”。这是生活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现代教育经历了百年的发展。但今日的教育问题仍与陶行知生活时代的教育问题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陶行知融会中西教育哲学,针对中国的社会现实所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改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开放的,有生命力的大教育观,也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的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现代教育经历了百年的发展.但今日的教育问题仍与陶行知生活时代的教育问题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陶行知融会中西教育哲学,针对中国的社会现实所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不仅对当时的社会改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开放的,有生命力的大教育观,也应该成为现代社会的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14.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反对脱离生活的传统教育,主张建立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提倡“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决定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践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使数学教学在生活的沃土中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5.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的基本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现代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生活教育理论是以陶行知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提出的一种中国现代教育理论体系。它不仅是20世纪中国教育现代化运动极为宝贵的历史财富,而且对构建21世纪中国化的现代教育理论也极具启迪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我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15周年、逝世60周年。陶行知先生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在反传统教育和反洋化教育的斗争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批判地吸收古今中外各种教育思想的精华和总结自己教育实践的经验,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生活教育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教育学说。他的教育学说是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思潮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他从事的教育活动完全是为提高人民觉悟、为人民谋福利的,特别是为提高广大农村的劳苦大众的觉悟为主旨。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教育是陶行知先生关注的中心,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是他终身奋斗的目标,他说:“我们要想建设新中国,必须用教育的力量来唤醒老农民,培养新农民,共同负担这个伟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是我国“五四”以来最著名的、最有影响的教育家,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为我国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创立了许多精辟的教育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它们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很高的现代价值。在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能够感受到陶行知这位伟大教育家站在教育之巅来指导语文教学的理论,而且还能够发现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进射出的智慧之花。  相似文献   

19.
唐倩怡 《甘肃教育》2011,(19):52-52
陶行知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并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语文是产生于生活的社会现象,同时也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不应该局限于学校的范畴,更不应该局限在课堂里。文学社作为校园课外语文教育组织,是理论指导下的语文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捷径之一。下面笔者将谈谈指导本校银杏文学社工作一年来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得到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被宋庆龄誉为"万世师表"的陶行知先生,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宝贵遗产。在21世纪民族复兴、教育振兴的中国,它仍熠熠生辉。对于工作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第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切实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即研究与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时代的呼唤和历史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