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阎巧云 《辅导员》2013,(Z2):29-30
一、基本观点我们认为:一个自主发展的人,要有清晰的自我认识、有积极的自我形象、悦纳自我,有明确的努力目标,有内在的学习需要与成长的渴望,有良好的学习策略与学习习惯。一个自主发展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一)主体性。所谓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其个性包括主体性、创造性和独特性三部分。其中,主体性是个性结构中最核心的部分,创造性、独特性都由其生发开来。我们将个体主体性分为三个维度:主体在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表现出自主性和独立性;主体在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中,表现出能动性和主动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社会发展需要有个性的人才,我国当代的教育思潮也把发展和培养人的个性作为教育的目标,为此,我们必须要推行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一、中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来看,所谓的个性就是一个人基于生理基础之上,受社会文化影响的内心精神世界。一个有个性的人的心理活动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第一是独立性。包括经济上的独立性、社会组织中的独立性及思维判断和价值取向上的独立性。这些独立性使个人在各方面有自主的权利,不依附他人而生存。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则应突出表现在具有独立自主精神和独立学习、生活的能力。第二是…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主体性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阶段。只有在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阶段,人才会有独立个性、独到见解和创新意识的主体性。充分发展人的主体性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因此,素质教育就必须在培养和弘扬学生主体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学生主体价值的进一步实现提供必要的前提和保证。学生主体性的确立,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一、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三、实践与思考:激发学生主动性。(一)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在语文教改实践中,把话语权利还给学生,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积极的心理需求。创造一种具有相当宽适度、自由度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能,促使他们在学业、品德和个性方面的主动、健康发展。实际上,我们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人们自觉地把自己看作是活动的承担者和主人翁的一种认识和态度倾向,是一个人的主体价值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主体教育思想就是在老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阎巧云 《辅导员》2013,(16):29-30
<正>一、基本观点我们认为:一个自主发展的人,要有清晰的自我认识、有积极的自我形象、悦纳自我,有明确的努力目标,有内在的学习需要与成长的渴望,有良好的学习策略与学习习惯。一个自主发展的人最有可能成为幸福人生的创造者和美好社会的建设者。(一)主体性。所谓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其个性包括主体性、创造性和独特性三部分。其中,主体性是个性结构中最核心的部分,创造性、独特性都由其生发开来。我们将个体主体性分为三个维度:主体在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之中表现出自主性和独立性;主体在与客观物质世界的关系中,表现出能动性和主动  相似文献   

6.
一、特色理念是特色学校的核心(一)对特色学校的初步认识到底一个怎样的学校才是特色学校?特色学校的内涵是什么?很多人有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有人把特色学校看成专门学校,如外语职业学校、艺术教育学校等;有人认为学校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就是特色学校;有人认为教学得法,英才辈出,学校有较高声誉的学校就是特色学校。我认为,特色学校应是办学主体在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优化的基础上,使学校的独特性、优质性的个性风貌有所发扬与展现的学校。(二)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是互为基础、相互促进的,个性发展建立…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应当重视促进人的现代化,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其优良的个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具有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体,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发挥自己的内在潜能和聪明才智,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是创新教育的主题,是教育价值的正确取向,是提高教育质量与人的素质的关键。个性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内在基础。一个人的个性一旦萌芽,就有形无形地影响着自身各个方面的发展。中小学阶段是个性形成的基础时期,教育者应把培养主体、发展个性作为这一阶段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中师德育着眼于自我教育是坚持科学的学生观,切实改善和加强中师德育工作,提高其实效性的根本措施。一、科学的学生观要求德育必须强化自我教育现代学生观认为: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告诫青年教师说:“教育成功的最大秘密是把学生看作是人。”这两句话都道出了现代科学的学生观,即学生是发展的、有个性的、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是科学学生观的核心,是以发展性、独特性为前提的。“三性”构成了完整的学生观内涵。科学的学生观认为:任何人都不能无视学生的发展、个性、主体性而代替学生接受教育。教…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视界中的学生观的转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教育,要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教育的需要,确立全新的学生观,即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学生,把学生看做具有生命潜能的人,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把学生看作平等的对话主体。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不存在两个绝对相同的人,人与人之间在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人在兴趣、爱好、需求、动机等方面的倾向性,构成了人的不同个性。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顺应世界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的总趋势,中学教育应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当前 ,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持续开展以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造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然而现行中小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在能力素质的培养。故此 ,重视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也就成为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紧迫任务。一、什么是个性1、个性是指人在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立性。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对个性概念进行了极其精辟的解释。他认为 :“教育上所重视的个性因素有两重意义。第一 ,一个人必须有他自己的问题 ,并且能进行思考 ,在心理方面才是一个个体。‘为自己思考’是一句烦冗的话。除非…  相似文献   

12.
幼师音乐教育面对的是幼儿园的音乐艺术教育,体现师范特点和教育特点的同时还要兼顾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创造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而这一切的实现,是基于全面素质教育基础上的个性培育、发展与张扬的过程。把课堂看作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地方,把教师看作是学生学习合作的伙伴,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个性的发展才有实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从教育学角度理解,个性实际上指的是个体的整个精神世界,其内在本质特征为主体性、创造性和独特性。目前所强调的个性教育就是基于对个体独特性的尊重。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我们没有理由用一种固定的模式去限制本来丰富多彩的、各具特色的人的发展,那样就意味着对个体发展的不公正。而且基于主体性和创造性基础上的独特性是衡量个体个性发展的标准,在充分发挥了个体主体性和创造性基础上体现的独特性,亦即说明个体具有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更加充分地发挥了潜能。而长期以来我国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个性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可以说受到了抑制,因此实施个性教育已成为我国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本文仅从教学环境的三个维度(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及心理环境)来分析实施个性化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每个人的个性都是人价值的一种体现,往往只有那些有个性的人,才能够有良好的独立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坚强的意志以及良好的行动能力.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个性的生成.个性的生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的主体性,这是个性生成和发展的基础;二是人的独立性,这是个性生成和发展的前提;三是人的独特性,这是个性生成和发展的体现.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但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促进学生个性的生成.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鲜明个性和创造性的社会成员,从而促进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领域需要具有不同风格与特长的建设者,需要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精神的建设者。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改变和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把赏识教育看作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前提;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机会,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要在课堂上捕捉个性特长,因材施教。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转变教育观念是每一位老师不断进取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落实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出发点与归宿的。“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一个根本点在于,尊重并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体现了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的观念。发展个性的教育不仅把个性看作教育的手段,而且看作是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现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它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承认和尊重受教育的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把教育对象作为有思想、有个性、有情感、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意志的人来培养。在教育的目的论上,主张把主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看作是统一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增强人的主体意识,提高人的主体素质;在教育内容上,强调优化的知识结构、知识的再生能力以及蕴含着思想和方法等特点,教育内容的主题思想应是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力;在教育的方法论上,主张采取启发式的教育思想,以发挥教育者的积极性与受教育…  相似文献   

18.
教育改革和发展给学校提供了机遇,就学校整体管理而言,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突破:一种思想对当前的教育有深刻影响的认知理论都体现了这样的教学思想:问题参与、情境体验、积极互动、体现主体、重视“双基”、全面发展,培养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要实现这一教学思想,需要做到:第一,教学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第二,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独特性、参与性和问题性。第三,关注每一位学生。要从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独立意义的人和都是具有智力优势的人方面来理解、尊重和教…  相似文献   

19.
张扬良好的品德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本质在于解放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健全的人格和个性。当教育高举人文主义大旗,主张张扬人的个性,认为“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时,我们审视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便会发现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一个重要理念:张扬学生良好的品德个性。一、品德个性的独特性品德是个性的社会特征之一,是个性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品德个性是人的品德发展的心理特征(也有学者把品德个性列为人格的一个内容),它集中体现在品德认知、品德思维、品德情感、品德行为等维度上,即品德个性的独特性主要体现…  相似文献   

20.
培养大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性是具有特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集中地反映出一个人心理面貌的独特性和个别性。它是在主体生理素质的基础上 ,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① 培养学生个性 ,是发挥教育功能 ,尽快提高学生素质 ,增强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2 1世纪的经济是知识型经济 ,“知识经济的成败取决于教育的成败 ,取决于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② 没有个性 ,则根本谈不上有创新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的个性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往往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