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玉雕《马踏飞燕》和铜雕《马踏飞鸠》的比较研究,看出"马踏飞鸟"的造型源自远古华夏两大原始族团的图腾崇拜。东部"华夷"族团的图腾为"凤鸟",西部"诸夏"族团的图腾为"龙马",随着民族的融合与国家的统一,龙马与凤鸟联为一体。所以"马踏飞鸟"造型实际为中国传统"龙凤文化"的形象体现。  相似文献   

2.
杨裕海 《阅读》2008,(4):17-18
“同学们,凭借课后练习,学懂课文内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习《音乐之都维也纳》这篇课文,我们不妨牢牢抓住课后的这道练习展开学习。你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五(4)班的教室里,随着王老师热情洋溢的话语,大屏幕上显示出了这道练习:“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相似文献   

3.
王笑梅  黄焱 《阅读》2015,(8):2-5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请齐读课题。生:《林冲棒打洪教头》!师:林冲与洪教头为什么要打呢?读读课文,说说自己的见解。生:林冲很谦虚,洪教头有点骄傲自大。生:林冲很有礼貌。师:你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生:林冲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师:对了,这是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林冲的性格。(板书:动作)师:洪教头的自负高傲你们又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生: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  相似文献   

4.
朱明海  陈方宇 《阅读》2023,(79):25-27
统编版小学《语文》的课文编排体现了语文要素的螺旋上升,其中针对“动静结合”这一语文要素编排了多篇课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要求学生进一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教师可以陪伴学生在对课文优美生动语句的充分聊读中,感受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品析“动静结合”表达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大中专《电工学》、《普通物理》教材中,都有“交流电路”这一章节。本章节是学好交流电的基础,亦是教材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一、难点与切入点“交流电路”内容较多,难点在哪里?鉴于任何交流电路归纳起来就是要搞清楚两个问题:一是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二是功率。前者又包括3个方面:1.电流与电压的数量关系;2.电流与电压的频率关系;3.电流与电压的相位关系。后者主要是功率概念的引入。显然难  相似文献   

6.
师心君 《阅读》2009,(4):18-19
朱老师:“同学们,《学会合作》是一篇说理性文章,课文围绕‘合作’二字,向我们阐明了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7.
师:同学们,对于《三亚落日》这篇文章,如果我们单纯地去朗读,就感觉不到课文的价值。读文如喝茶,有人用来解渴,有人用来品味。不知你们是从什么角度阅读这篇课文的?生:这篇文章我已经读过,我感觉的确是一杯清心的好茶,所以我是细细“品味”的。我相信绝大多数同学也是茶道中人,而非一个临渴掘井的人。师:对,我同意你的观点。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更要站在一个品味、欣赏的高度,才能领略到她的浓浓诗意,体味到她的芳醇与清心。生:老师,我有一个疑问,文章的题目是《三亚落日》,但为什么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花了近200字大谈其它事物,而只字未提太…  相似文献   

8.
憨憨熊读完《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眼睛湿润了。他对大嘴河马老师说:“写得太好了,太感人了,母亲太伟大了!”“你知道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伟大的母爱来的呢?”河马老师抚摸着憨憨熊的头问。憨憨熊拿着书又读了几遍,想了想,最后还是摇了摇头。“老师,您快给我讲讲吧?”憨憨熊说。河马老师说:“这篇课文是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伟大的母爱的。比如,‘我’第一次抱母亲和母亲无数次抱‘我’就是一处鲜明的对比。‘我’第一次抱母亲是因为母亲生病了,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可以说‘我’抱母亲是一次被动性地抱,但就这么一次,母亲激动得居然两行泪水从眼…  相似文献   

9.
“读中学写”是我市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广义地说,它是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通过消化积累,逐步用于写作的过程,这是一种隐性的过程;狭义地说,它是让学生读了一篇课文,立即对照并运用课文中的写作知识,练习片断写作的过程,这是一种显性的过程。几年来,“读中学写”课题的实践,从教学方法的改革,到教学思想的改革,充分显示了我市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收获。以下,笔者仅就“读中学写”的教学内涵略陈浅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从传授方法,揭示规律;讲疑解难,注重实效;主线鲜明,整体性强;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四个方面分析在讲读一篇初中语文课文教学中的科学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1.
“丑小鸭”有时是“天鹅”,我想借用这句话,说明一些成绩不好、表现也不太令人满意的学生,有时也会有不俗的表现。我在教《皇帝的新装》一课时,首先告诉学生,这篇课文充分体现了作者天才的想象能力,然后要求学生紧紧抓住这一特点,边读课文边猜想,看看自己的想象和作者的想象是否有差别,从而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12.
《过万重山漫想》是一篇新课文。它和老教材中的《长江三峡》同是写三峡的散文,但风格完全不同。这篇课文并非随三峡景色的变幻生发联想,而是着重从时间跨度与历史变迁的视角着眼,借助“第一个”阐发有着深刻意义的生活哲理,这是本文的一个明显特征。《过万重山漫想》被选作教材时,虽然删去了其中的三个段落(是写“眼前的葛洲坝工程”的),但依然具有相对的完整性。从它所在单元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着眼,我安排了两个教学重点:理清“漫想”思路,把握文章主题。它们同时也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我觉得要突破难点,就必须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把握全局,深入领悟,进而处理好教学实践过程中读、讲、练的  相似文献   

13.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伟大号召十四年来,伟大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这句闪闪发光的语言,鼓舞着多少革命青年踏着雷锋的脚印成长啊!我们这篇通讯要介绍的主人公,正是千万个雷锋式革命青年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以整体性原则、图式理论和语篇理论为基本理论的语篇教学法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以语篇为基本单位,立足于篇章整体对课文进行分析、理解和概括的教学方法。此方法有利于训练学生获取完整信息的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应通过激活背景知识、把握语篇体裁、逐段消化、划分层次、归纳中心思想、课文赏析、综合训练等教学步骤来实施语篇教学法。  相似文献   

15.
《只有一个地球》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十册的一篇新课文,它介绍了地球的样子,人类在地球上的生活状况,对地球资源的破坏等有关地球的知识,并发出精心保护地球的号召。这篇课文的选入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时代性,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大语文”观告诉人们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而由于这篇课文内容的特殊性,就更决定了教学时必须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16.
岭水 《阅读》2007,(12)
小书虫:西西,我来考考你!我们刚刚学的《学与问》是怎样的一篇文章?西西:说明事理的文章。这还要问,上课的时候,老师介绍过了!小书虫:你知道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什么吗?西西:哎呀,这个我没有注意。你说呢?小书虫: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整个文章叙述了“问“的重要性、向谁“问“、怎样“问“,教育我们要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翟和喜 《阅读》2010,(9):15-16
小红:《装满昆虫的衣袋》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呢?  相似文献   

18.
“在读文教学中,把握主题思想,是关键性的教学阶段。读文教学的直接目的,就是把握主题思想。只了解文章的局部,而不了解文章的整体;只了解人物和情节,而不了解主题思想,文章就不能说被理解……对主题思想的把握,是读文教学成效如何的基本标志”。这段文字,阐明了进行主题思想教学的原因及其在读文教学乃至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它也表明:主题思想教学的目的,并非仅仅把一篇篇课文的主题思想“讲”给学生,就算达到了主题思想教学的目的,而是通过对一篇篇课文的主题思  相似文献   

19.
中学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学外国文学教学的现状是比较严峻的 :近半数的学生表示对外国文学不感兴趣或不太感兴趣 ,绝大多数学生外国文学课外阅读的量很少 ;从“教”的角度看 ,从教材助读系统、教参到语文课堂教学 ,课文解读的一元化倾向比较突出 ,学生阅读的自主性没能得到保证。改变这一现状的对策是从“教”入手 ,切实培养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自主阅读 ,多元化解读  相似文献   

20.
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明确规定课外阅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这已引起众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关注,不少教师在语文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为此开设了“阅读课”,这是一种明智之举。阅读课如何操作?笔者认为,首先必须弄明白开设“阅读课”的出发点,明确其价值取向。一、“阅读课”的价值取向阅读心理学家吉布森和利文提出:“阅读乃是从课文中提取意义的过程”。这里的“课文”一词是指包括印刷的文字、图画、图解、图表在内的等等阅读材料。这里的“提取意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