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阳晨报》是一家办得很火的报纸,其中有个栏目叫《帮你解烦忧》,很受读者欢迎。每天都有读者写信来诉说心中烦恼之事,专栏作者奥德利以轻松幽默的回答为读者化解烦恼。但是奥德利太忙了,同时为多家报刊撰稿,于是报社聘请了一个在校的大学生作为实习编辑,帮助写回信和编辑稿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小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的人物性格、心理活动和情节的剖析,揭示了一位女作家细腻的思想感情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通过小人物灵魂的细微颤动,展现了城市人生的种种生活情态和他们的烦恼与骚动。  相似文献   

3.
采用原始文献分析法,通过对《香港船头货价纸》的内容进行分析,试图探寻并理清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的特点及其创刊的社会背景。《香港船头货价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的以单页报纸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其内容以船期、货价、行情和广告等商业信息为主。晚清时期的香港社会结构复杂。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在香港出现并非偶然。  相似文献   

4.
报纸是近代西学东渐的产物,而清政府为了控制报纸的新闻报道,颁布了五个新闻法规,即《大清印刷物专律》《报章应守规则》、《报馆暂行条规》、《大清报律》和《钦定报律》.但是,由于租界的存在,控制新闻自由的报律实施不了,从而报纸等舆论在晚清社会变革与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往,学术界对租界的评价以否定为主,实际上,租界在晚清社会中起了很多正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庆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8):132-135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狂飙突进运动"的最丰硕的果实,并处于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过渡时期,而传统的欧洲文学史将"狂飙突进"运动统归于启蒙运动的分支,在过去的研究中也有不少作品分析《少年维特之烦恼》与浪漫主义的差异性,歌德本人也一度撇清其与浪漫主义的关系,但《少年维特之烦恼》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精神。在探讨《少年维特之烦恼》与浪漫主义的关系之前,先了解"狂飙突进运动"与浪漫主义的关系是不可忽视的。在此前提下再细致分析《少年维特之烦恼》强烈的抒情性与维特人物形象两个方面,从而更加具体有力地论证《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浪漫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60年流行语     
前不久,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媒体分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在京联合发布了第14次中国主流报纸流行语——2009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甲型H1N1流感、绿坝-花季护航、中铝力拓、邓玉娇案、罗京等入选今年流行语。据介绍,2009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在北京语言大学动态流通语料库(DCC)基础上提取,语料来源包括国内16家主流报纸2009年1月1日至6月30日的全部文本。这16家主流报纸是(按音序排列):《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法制日报》、《光明日报》、《广州日报》、《华西都市报》、《今晚报》、《南方周末》、《钱江晚报》、《人民日报》、《深圳特区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中国青年报》。经过计算机辅助提取、进行动态加工分析,最终得出排行榜。此次发布的十大流行语共设8个类别3个专题。其中,既有往年的常规类,包括综合类、国际时政类、国内时政类、经济类、科技类、文教体育类、社会生活类,也有2009年度的特色专题。每个类别下含十个流行语。这些流行语较真实地记录了我国与国际社会在春夏季走过的轨迹,客观映照了诸多社会现...  相似文献   

7.
1.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均选自报纸。(《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注释说“选自《魏巍散文选》”,其实这篇通讯最早发表在1951年4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上。)报纸作为重要的新闻媒体,它是以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散页的定期出版物。在当代中国,报纸又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传播重要信息和精神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工具。阅读报纸应当成为我们学习的内容和生活的习惯。报纸一般在发表新闻消息的同时,还会发表评论、通讯以及学术、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品德与社会》(广东版)五年级上册。【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小学生认识自己的烦恼,感受生活和学习中的烦恼带给自己的不快。2.在认识自己烦恼的基础上,掌握排除这些烦恼的方法,学会自我调节,进而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执教山东美术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六年级《赶走烦恼》一课,我正在引导孩子学会换角度看问题,解决自己的烦恼时,一位女生站起身来,鼓足勇气说:“老师,我觉得换个角度看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相似文献   

10.
在1987年以《烦恼人生》开始蜚声文坛的武汉青年女作家地莉,被当代文学研究界视为“新写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她的以武汉为地域背景的中短篇小说《烦恼人生》(1987)、《不谈爱情》(1989)和《太阳出世》(1990)被视为“新写实”的力作,尤其是《烦恼人生》,可以看作是“新写实”的经典。但地莉小说中的生命激情——这另一道亮丽的风景,评论界却似乎未注意到。笔者试图从这个角度来阐释池莉的小说。池莉之被文坛注意可能始于1982年的小说《月儿好》,但真正名声大震却是自1987的《烦恼人生》。这部小说真实而不嫌琐碎地记叙了武汉…  相似文献   

11.
与烦恼干杯? 你看了题目,或许会疑窦满腹:有可能吗?谁能这么洒脱? 但读了江苏教育出版社《成长的烦恼》一书,你或许要发出会心的微笑,说:“与烦恼干怀——还真有理儿!”《成长的烦恼》一书是依据“上海市中学生热线电话”几千小时的通话  相似文献   

12.
新近出版的《我平庸我快乐》,主张“优秀是烦恼,平庸但快乐”,“对北大、清华、哈佛说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议。本期我们刊登作家雷铎和女儿豆豆的“父女二重奏”——《平庸不一定快乐》《天才并快乐着》,以及该书的摘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从创刊至此后的十余年间,《申报》虽未设专栏刊登小说,但一直都在刊载笔记小说。此时的小说栖身于社会新闻之中,形成新闻与小说共存的现象。报纸的商业经营是造成《申报》早期小说刊载现象的最重要因素。早期《申报》的这种刊载实践不仅为申报馆的小说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而且影响了当时其他中文报纸的小说刊载,掀开了晚清小说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爸爸是一家报社的编辑,他的工作就是编辑报纸。7月24日的晚上,我在家里看《齐鲁晚报》、《生活日报》这两份报纸时,忽然来了灵感,我想:"爸爸的工作是编辑报纸,我为什么不能也编一份报纸,来让大家阅读呢?"于是,我开始准备了。要想编报纸,起码要先想好报纸的名字。对于这个问题,我考虑了很久。如果叫《新晨日报》,济南  相似文献   

15.
18世纪,德国大作家歌德在其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描写了少年维特与少女绿蒂的爱情悲剧。维特钟情于绿蒂,绿蒂却屈从于礼俗,最后维特悲观自杀。他们的爱情悲剧更多的是由于外在的原因,即当时德国不合理的社会现实造成的。当代青年作家谢宗玉在其叙事抒情散文《伤疤情结》中,为我们成功地揭示了有别于少年维特的另一种烦恼,即青春期少男少女较为隐秘的内在  相似文献   

16.
时空连线     
豆豆 《初中生学习》2004,(10):51-51
我是《初中生学习》的忠实读。从前我有很多烦恼,但《初中生学习》给我带来了乐趣,驱散了烦恼。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也是我们全班同学的建议,那就是能不能将《初中生学习》的封面都换成明星?希望豆豆哥能够考虑一下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报纸是主要的新闻传播工具之一。在人类漫长的信息传播史上,报纸的出现是具有特别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是以传播新闻为主的宣传工具,舆论工具,是将个人和当地社会,以至于全国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报纸的社会属性和职能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和社会需要的不同而发展变化。各种社会集团和政治力量,都力图按照各自的利益和意志,运用报纸来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传播有利于自己的舆论。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新闻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地取得新的胜利,我国报纸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各种各类报纸的大量涌现和发展,小型报纸,就是引人注目的一种。 小型报纸(简称“小报”),主要是指供基层群众阅读的社会综合性通俗报纸,而不仅是指其版面小。例如,《参考消息》虽然版面比较小,却不属于小型报纸的范畴。原来的小型报纸  相似文献   

18.
《同学少年》2014,(10):44-45
<正>老报纸的价值上海的吴江路上有一家小店,专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和《文汇报》等老报纸。20世纪60年代的普通报纸,每份要卖218元;20世纪80年代的普通报纸,每份也要卖到128元。这些普通老报纸按理说并没有收藏价值,却卖得挺火。原来,商家打出的广告语是这样的:为自己或亲人买一份生日老报纸吧!来买报纸的顾客主要是二三十岁的年青人,他们或者购买自己出生那一天的报纸,看看自己出生那天世界上发生了哪些事,或者买亲朋好友出生那一天的报纸,作为一份特别的礼物送出。有了这样的卖点,原本一斤只能卖  相似文献   

19.
成长的烦恼     
成长带给我们快乐和自信,带给我们青春和活力,但也带给我们不少的苦闷和烦恼。这些烦恼有来自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自身的。烦恼伴随我们成长,却又影响着我们成长。如何克服成长中的烦恼,让自己的心变得阳光起来,这是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的问题。今天,我们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展开一次讨论,把自己的苦闷和烦恼倾吐出来,希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和社会各届关心青少年成长的人们的关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曹耀 《文教资料》2013,(26):43-45
传媒是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其最大的功能是“传播与交流”.报刊作为清代的主流传媒,张謇对其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一国之报纸,所以为文明进化之利器者”,“报纸为舆论之代表”等.于是,在那个国家危亡、民族动荡的年代,张謇自觉充当传媒人的角色,积极创办各类报纸,《星报》、《预备立宪公报》、《公园日报》等.就在这种报刊传媒自觉的引领下,张謇的报刊实践为南通社会带来了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制造舆论,变革社会;以文化人,开启民智;传播思想,拓展交流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