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象形武术·身体·思维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形武术从哲学上讲是以身体为思维对象、传承文化的栽体,通过身体演绎本民族文化的艺术运动形式.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符号学、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对承载符号而又能创造符号的身体进行解读,来阐释象形武术的身体符号的文化学特征,从而为认识象形武术的文化内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符号的视角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方法、逻辑分析方法,通过对符号功能与形式的阐述来揭示象形武术的符号特征。符号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象形武术作为一种动态身体文化符号,承载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折射出中国特色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探讨社会行为为文献原点,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身体行为衍化为身体文化的过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武术的身体文化进行微观解读。研究认为:从身体意念、符号元素等两个维度,阐释武术身体行为到身体文化的过程,进而通过文化传播、文化的规范性等特点促进武术文化的发展,为武术的宣传构建重要的文化体系,演绎武术独有的自身价值魅力。  相似文献   

4.
从身体哲学视角出发对武术文化的再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身体哲学角度来看,人的根本差异性在于人的身体,这是人的本源。身体是武术起源的基础和发展的灵魂,因为武术的产生首先满足的是个体身体的需要。武术的博大精深也从反向证明了身体的差异性。形神统一与身心合一是武术修炼的哲学基础。武术现代化、国际化最终要解决的就是全世界人类身体的不同,武术改革最终要直面的是身体的不同,武术最终是要回归于身体,因为身体是武术发展的永恒终点。  相似文献   

5.
身体是武术教育的核心和载体,今天武术教育面临的许多问题都是没有处理好武术中的"身体"而引发的问题。传统武术的传承关键是将身体传承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上,通过身体的内在变化,从而提高自身精神境界和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内涵理解。从身体角度来看,身体的自我参与是武术教育的原点,身体的自我感悟是武术教育的切入点,身体的自我肯定是武术教育的内在动力,身体的自我养成是武术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从身体角度去反思和认识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不但有助于武术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且也有利于武术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身体政治角度探究民国时期中国武术运变的逻辑机理。研究认为:中国武术在尚武强国的身体觉醒中得以重新出场,期望通过中华新武术的身体正名、体育化武术的身体博弈和学校武术的身体训育达到改造国民身体的目的,实现了从末技到国术的话语蜕变、从拳师到教师的身份重构、从工具到符号的价值跃迁,由此完成了身体的“国族化”实践,彰显了中国武术的责任担当与历史使命。因此,深刻理解民国时期中国武术身体政治的底层逻辑,对准确把握中国武术发展的认知理据、实践进路和价值旨归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湖北体育科技》2020,(5):377-382
采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头脑风暴等研究方法,运用文化学、符号学、传播学等学科理论知识,以"文化强国"国家战略为引领,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作为文化符号的中国武术相关文献进行了归整与审思。结论认为: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或地域借助符号来表达其文化内涵的载体形式。中国武术是中华文化中一个特有的文化符号,其蕴含"刚柔相济、避实击虚"的技击思想,形而下之强健体魄、修身养性,形而上之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身体体悟;满载创新、竞技、观赏的现代体育价值;集聚美学特征、表演、影视化于一体的艺术创造,以及其承载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信仰等,尤应在新时代精准诠释其助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优势效能,充分发挥其康健养生、武以化人、培元筑魂等功能。进入新时代,应加强学校武术教育,进一步深化国民对武术的文化认同;并借助全媒体对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进行国际宣传与推广,以重塑中国武术的技击观、体悟观和哲学观,进而实现中国武术的有序传承与创新,从而使其在文化全球化提速进程中坚定"文化自信"底气。  相似文献   

8.
从哲学观念、身体表现形式、健康标准及锻炼方法等角度,追溯中西健康观念的历史形态及中西两种身体文化对健康的不同诉求:西方张扬身体之权力;中国以和谐身体之情境诠释对身体完美的内在追求。提出:应立足于现代语境审视健康的文化内涵,弘扬中国传统身体文化的内在精神,为在中国实施“健康促进计划”提供文化学参照。  相似文献   

9.
武术实践与理论表明,武术技术所追求的动作意象恰恰以身体“意向”为其真正所指。然综观其研究谱系,武术“意象”论域迄今尚未走出一大误区,即对“意象”与“意向”关系的模糊与不清。明晰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把握武术“意象”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身体现象学中的身体“意向”为理论视角,以武术技术实践的训练理念与典籍术语为解读内容,对武术“意象”的“意向”之维及其意义作一阐述。研究指出,中国武术所追求的“意象”正是以身体“意向”为其内在能动性。这一观点的提出,不仅弥补了武术“意象”既非客观事物的表象又非主观意志表现的理论不足,更使得一种强调生命能、生命动力的“主客一体”的武术“意象”得以真正确立。武术“意象”由能动性、自反性、超越性的身体“意向”,使武术“意象”彻底走向了一种“身心一如”的功夫境界。这种“我能”的身体“意向”以其“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的真正统一,使“生生不息”且极具动态的天人之“意象”与道体之“意象”得以不断生成,有力彰显了武术“即身而道在”的超越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该文在体育与武术的学术语境中,以哲学的方式,对文化及其相关概念即文化与文化学、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学、武术文化与武术文化学等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11.
武术运动国际传播发展理念--身体文化的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术运动是一种隐含传统文化的身体文化形式,武术运动的国际化发展实质是不同身体文化的互动;运用“临界正态分布方法”对武术运动发展理论假设的探讨,为审视武术运动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提出武术运动国际发展新理念,即互动和谐区(非偏离)的稳定和偏离区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武术动作、哲学思想、武德等方面对武术的身体文化的内在和外在的美进行阐述,旨在提升人们对中华武术美的理性认识和创意武术文化的品味,从而促进中华武术优秀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与科学》2021,(1):83-88
基于东西方不同文化模式所衍生的身体活动,武术与街舞在现代社会的发展面临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受众,本研究对武术与街舞的入奥历程进行研究,认为:在身体文化的表达层面街舞对自由、多样以及创造性的强调与武术强调的"内外兼修、术道并重"决定了文化群体与受众的选择性;街舞的新兴与无国界特征使其具有跨文化宣传的先天优势,而武术所强调的文化意蕴美本身便限制了参与的自由性;街舞"做自己,享受生命,勇于挑战"的理念迎合了年轻群体追求自由、表达自我的需要,而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的武术所强调的"身心合一""中庸内敛"等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武术文化的传播。中西文化的不可通约性、价值认知偏移、武术传播发展动力不足是制约武术入奥的本质因素。武术入奥在面临文化宣传背后整体拆解的同时还将承受价值变形、形神皆散的文化谜题,经过入奥历程整合后的武术如何面临符号再造后的民族性保持应该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文化学的视域出发,以服饰是文化符号中的非语言类符号:艺术符号为基础,分析中国武术服饰作为艺术符号所具有的外在形态性和内在表意性的双重象征性意义。基于文化符号象征的视角,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归纳法,从武术服饰的形态性与表意性相统一的象征意义出发,研究武术服饰的外在形态象征性,即:意识形态的物化与自然生态和谐的象征;与非意识形态物化的标识性“品牌”象征。此外,它的内在表意性为:审美意象非理性符号的“表魅”象征,勾勒传统与现代服饰人文情结的象征,创造者与受众者的生命情感象征。通过对武术服饰艺术的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研究,有利于对武术文化进行更深远的解读。  相似文献   

15.
武术网红身体形象是重构中国武术形象的重要符号,其建构过程受到工具取向与价值取向的双重影响。基于此,本文将武术网红身体形象建构过程划分为互利共生、利益驱动、价值引领和娱乐转变等四种类型,采用虚拟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在抖音平台选取了8位粉丝量在50万以上的武术网红作为访谈对象,运用半结构访谈法,考察不同类型武术网红身体形象建构过程。研究发现,内在观念是武术网红建构积极身体形象的主要依据,其价值倾向和心理过程是与外部期待进行博弈的利器,但过于重视谋求个人利益的价值倾向与心理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武术网红积极身体形象的建构,削弱了在网络环境中传播中国武术的影响效应,为武术网红身体形象的建构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源出于武当道教的武术,把武当道教中的乌鸦神灵崇拜与武术活动中乌鸦仿生象形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显现丰富了武术象形动作中的攻防技击,又反映出武当道教神灵崇拜文化中的精神内涵,显示出武当道教武术独树一帜的武术文化。  相似文献   

17.
武术套路是中国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员的身体柔韧性与灵敏度训练对于武术技巧的发挥和表现至关重要。文章探讨了身体柔韧性与灵敏度在武术套路训练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相应的训练方法。身体柔韧性的训练包括拉伸训练、柔软度训练,而身体灵敏度的训练则涵盖反应速度训练、冲刺训练和平衡性练习。这些训练方法可以提高武术套路表演的流畅性和精准性,同时提升身体的防御和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科学》2017,(5):57-62
基于文化涵化和文化堕距理论对武术文化本源的演进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历史上能表述与"武术"特征高度相关联的术语很多,但这一属于体育又高于体育的身体活动现象则要追溯到前文字时代;无论是武术的器物和技艺外形特征还是正义等内核原型均可以在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叙事文本中得到形塑和映射;武术文化本源寄生于祭礼文化涵盖下的狩猎技术、武舞礼乐、射礼、战争训练、养生等多元一体的身体活动符号;在文化涵化中,武术显性的具有以祭礼文化主导下的多符号身体运动参与的历史印记,因此武术在不同代际都对特定的文化需求作出了调适表现出了宽泛的适应能力;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文轻武和武术文化的制度保障建设出现了文化堕距进而导致传统武术出现了功夫的神秘化甚至巫术化等失范现象,为今后强化武术文化自觉建设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文化学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文化主体“人”为线索,分析“人”在武术发展中的体悟过程。研究认为:“体”是编码者对身体运动规律体认的过程,是武术技术的发展和身体文化交流的基本条件;“悟”是传播者“内省”技道与“自悟”德行的修行过程,是武术技术创新、德育教化人才的方式;“体悟”是解码者对武术文本“形、象、意”的解读过程,是解析武术文化表征和内在意境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健身方式,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同时武术教育也是中国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武术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身体方面、智力方面、思想品质方面等。文章主要从身体形态、内脏器官功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探究武术教育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同时,研究武术教育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的价值对于探究武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