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视科学发展的横向趋势是国家富强的重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科学的发展,实际存在两大趋势,即纵向趋势和横向趋势。纵向趋势是:整个科学正在随着边缘科学和综合科学的不断产生,逐步沟通各个学科之间的桥梁,走向系统化、整体化和综合化。横向趋势是:基础学科(理论科学)正在加速向应用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转化。本文不谈纵向趋势,只谈横向趋势。  相似文献   

2.
编者絮语     
在历史上,科学的重大突破往往发生在科学的内在逻辑与社会需要汇合的交叉点上,现代科学的急速发展,也正是在这种交叉点上实现的。现代科学在逻辑体系和社会功能这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时代性突玻,它正在成为具有宏大的理论体系的科学,也正在成为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的科学。游兆和同志的文章《论现代科学体系的逻辑结构及其与科学  相似文献   

3.
现代科学已成为组织化的科学,建制化科研成为科研活动最重要的组成形态。从多角度探讨了“建制化科研”概念提出的必要性,并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经验逻辑三个维度探讨建制化科研发展特征。研究发现:科学发展史既是科学知识生产史也是科学建制演进史,科研效率提升是科学建制演化的内在动力。知识生产模式Ⅱ的客观存在并不代表模式Ⅱ优于模式Ⅰ,不能简单地作为科研组织变革的依据。知识创新在学科高度分化与高度整合的双向互动中向前推进,是建制化科研深化的表现。知识体系塑造与之相适应的科研组织方式。知识体系架构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知识领域不同,形成建制化科研历史演进的宏观动态性。科研创新不是孤立实现的,需要科学-技术-仪器研制的互动,传统学科与前沿学科相互支撑,科研的专注与整合的有效设计,而这些结构性的配置安排,正是建制化科研不可替代的价值。本文为科技政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未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具有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多次倡导探索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并提出了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思想观点。在钱老思想的感召与启示之下,笔者几年以来对科学体系学作过某些研究。在此,谨就现代科学体系的逻辑结构及其与科学历史的统一再集中地提出一些基本认识,以求教于钱老和科学界的各位前辈、同仁。  相似文献   

5.
贝尔纳从社会和历史的视角,特别强调了现代科学的社会建制化特征,构造了一个现代建制化科学在社会系统中的三角结构体系,即:科学家、恩主(政治主体)、群众相互作用和联系的体系。这一结构符合历史的特征和社会发展趋势,为科学的公众参与和民主调控奠定了基础,堪称“科学民主调控”的先驱。贝尔纳从调节科学的利益分配、规范政治主体和科学主体的行为等方面,对科学的公众参与和民主控制进行了论述。同时特别强调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提出了公众参与和民主调控的教育实践途径。他的思想对世界各国科学的社会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科技政策的制定主体正朝着公众为主体的方向演化,确保科学服务人类,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新技术革命与泛概念思潮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当中,科学的飞跃、技术的创新、产业的变革、经济的膨胀,以及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发展,交错生辉,浪潮滚滚。首先,进入本世纪以来科学的发展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越来越显示出高度综合的趋势。尤其,在当代的许多场合下,科学的分化实际上已成为科学高度综合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也就是说,现代科学的分化与综合正在演化为同一过程。例如,分子生命科学的诞生,与其说它是生命科学的分化,倒不如说它是一次多学科的交叉融合过程。如果说科学的分化与综合还留有传统科学与技  相似文献   

7.
教育伴随人类社会产生与发展,它既受制于社会、经济及科技的发展,又为之服务。当今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呈高度分化和综合化趋势,要求教育发展呈多样化和一体化与此相适应。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意味着协同和有序化,即人或事物的各方相互配合。用系统论的语言来表达,也就是系统中诸要素(子系统)间的相互合作与协调。从事物的发展过程及规律看,不仅事物在综合化过程中需要协同,就是它在分化过程中同样也离不开(甚至更需要)协同,才能保证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一体化是教育在社会、经济及科技在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化过程中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客观必然性。但是,客观必然并不等于现实,如何顺应教育一体化这一趋势,仍需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育事业发展中自觉地和正确地去认识、去实践。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理论的整体演进中,科学隐喻体现出意向性、语境化和动力学三大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分别具体体现在科学理论的构造、解释以及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学的聚合化有着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聚合方式体现出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各学科间交叉模式的多元性,成为交叉学科性质上差异的根源。从学科交叉的构成要素出发,以学科为逻辑前提与理论始点,通过建立一种学科交叉模式的分析框架,试图揭示出学科交叉模式特征与规律。  相似文献   

10.
元极学的诞生是顺应现代科学发展潮流的一种必须,元极图作为一种认识观和方法论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科学与传统科学的主要分界线在于所利用的研究手段上的不同。现代科学中研究的主体和客体处于一种相互分离的状态。传统科学中研究者处于同研究对象相融合的状态。元极学有其自身特色的概念(术语)体系。  相似文献   

11.
作为近代中国最早的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和最早的科学杂志《科学》的重要创始人,任鸿隽以"科学救国"理念为指导,为现代科学的中国化竭尽努力,其对于现代科学的系统认识以及在中国推进科学建制化的实践探索,对于今日我国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欧胜晖 《今日科苑》2007,(14):21-22
物理学史集中地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认识的历史发展,比起教科书上知识编排的逻辑体系,有着更多的矛盾,更为丰富多彩,复杂曲折,因而也包含了丰富的"教书育人"的教育因素。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地运用物理学史有助于情感教育渗透到物理教学中去,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科学系统的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既是一种认识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科学作为认识现象,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从各个不同方面揭示客观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规律,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指南;科学作为社会现象,它是关于科学活动的组织、调控和管理的社会建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利用客观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规律,成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因此,科学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发挥着极其丰富而又十分独特的巨大功能。  相似文献   

14.
学科交叉与交叉科学的意义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科交叉是“学科际”或“跨学科”研究活动,其结果导致的知识体系构成了交叉科学。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之间本来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而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所形成的科学知识体系也必然就具有整体化的特征。科学史表明,科学经历了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过程。现代科学则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交叉科学又集分化与综合于一体,实现了科学的整体化。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科学新的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这里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交叉科学是综合性、跨学科的产物,因而有利…  相似文献   

15.
逻辑学发展的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归纳逻辑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归纳逻辑的历史发展以及其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指出实际上归纳逻辑作为一种科学发现的逻辑,其知识创新功能比演绎逻辑强,以此证明归纳逻辑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知识库和知识发现技术在知识服务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服务作为面向内容的增值服务,需要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综合化、深入化地加工、组织和处理。知识库和知识发现是知识服务的关键技术,在知识服务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知识库和知识发现的探讨,特别是知识发现在知识库中应用的研究,对其在知识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科学系统的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社会建制系统,它的产生和发展是自身内在逻辑与社会历史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科学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取决于科学系统结构自身的历史演化,而且取决于科学系统所处历史时代的社会环境影响。 本文力图根据系统观点,在一般探讨科学系统环境有关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从社会的经济和文化这两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它们作为社会环境因素,对科学系统存在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1.科学系统的环境概述  相似文献   

18.
跨学科学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是近些年出现的新词汇,稍微早一些的辞典均未收录。跨学科的研究和探索,正在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跨学科”潮流的出现,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新产业革命或第三次浪潮的产物。现代科学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在高度分化、广泛渗透的基础上呈现整体综合化与全面社会化趋势。一方面,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分支  相似文献   

19.
尤丽敏  吴黎军 《科教文汇》2009,(34):184-184
地理科学是现代人类知识体系11大科学体系之一,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与关系及其时空规律的科学,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综合性。面对21世纪的教育。可持续发展应作为地理教学的目标,可持续发展观的思想也应在地理教育中得到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发现新大陆的航海以前及紧随其后的知识交流已被证明是科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如此,从那以后的现代科学的建立一直主要是在欧洲传统内进行的,并且是以牺牲异邦地域知识体系为代价的。然而,正如以往异邦文明所做到的那样,它们在科学观念和思想的发展中可证明具有无法估量的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