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12月3日,蜚声世界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在天津与世长辞,享年93岁.南开大学校园内,烛光闪烁,纸鹤低垂,寄托着人们对大师的景仰和怀念.陈省身被国际数学界誉为“微分几何之父”,是陈省身使微分几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其影响遍及整个数学,他也因此成为惟一获得世界数学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的华人.陈省身谦虚地说:“我的微薄贡献是帮助建立了中国人的科学自信心.”陈省身一生中创办了3个数学研究所,在他的周围群贤毕至,人才辈出.著名数学家阿蒂亚说:“陈省身总是乐于帮助年轻人,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晚年,他的数学事业在中国,直到2000年回母校南开大学定居,为把我国建设成数学大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陈省身一直关心着青少年的成长,对数学普及不遗余力.2002年,本刊在北京与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中国数学会等共同举办“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少年数学论坛,陈省身应邀参加,并欣然题词“数学好玩”.陈省身的一生,辐射着人格的魅力和智慧的光芒.本刊近期专辟“纪念陈省身专栏”,表达我们对大师的敬仰和感谢,并在追思中走进大师给我们留下的宝库.  相似文献   

2.
2004年12月3日,蜚声世界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在天津与世长辞.享年93岁.南开大学校园内.烛光闪烁,纸鹤低垂,寄托着人们对大师的景仰和怀念.陈省身被国际数学界誉为“微分几何之父”,是陈省身使微分几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其影响遍及整个数学,他也因此成为惟一获得世界数学界最高荣誉“沃尔夫奖”的华人.陈省身谦虚地说:“我的微薄贡献是帮助建立了中国人的科学自信心.”陈省身一生中创办了3个数学研究所,在他的周围群贤毕至,人才辈出.著名数学家阿蒂亚说:“陈省身总是乐于帮助年轻人,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晚年,他的数学事业在中国,直到2000年回母校南开大学定居,为把我国建设成数学大国呕心沥血,鞠躬尽瘁.陈省身一直关心着青少年的成长,对数学普及不遗余力.2002年,本刊在北京与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组委会、中国数学会等共同举办“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少年数学论坛,陈省身应邀参加,并欣然题词“数学好玩”.陈省身的一生,辐射着人格的魅力和智慧的光芒.本刊近期专辟“纪念陈省身专栏”,表达我们对大师的敬仰和感谢,并在追思中走进大师给我们留下的宝库.  相似文献   

3.
去年12月3日,数学大师陈省身逝世,走完了93岁的人生。我从纪念他的文章中知道,他有一信条:“一生只做一件事。”他对人说:自己只会做一件事,就是数学。他爱数学,有一个原因是:数学简单,只要一张白纸和一枝铅笔就行。他说他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也不会处理这些关系。  相似文献   

4.
【原文】"黑板与白纸"的精神李国涛①2004年12月3日数学大师陈省身逝世,他走完了93年的人生。自那时以来,纪念他、介绍他的文章很多,电视上的报道也多。不懂数学的人要想多谈陈省身是困难的,也是不  相似文献   

5.
12月2日,在陈省身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近百位各界人 士、陈省身先生生前亲朋好友聚集一堂,参加中国数学会和香 港亿利达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陈省身数学奖设 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暨陈省身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纪 念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数学科学做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6.
孔令东 《教师博览》2005,(11):22-22
去年12月3日,数学大师陈省身逝世,走完了93岁的人生。我从纪念他的章中知道,他有一信条:“一生只做一件事。”他时人说.自己只会做一件事,就是数学。他爱数学,有一个原因是。数学简单,只要一张白纸和一枝铅笔就行。他说他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不会处理这些关系.  相似文献   

7.
曾经被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亲切地称为“师弟”,少年时就立志要把“名字”书写成书本上的定理,他,就是数学家——杨乐. 1939年杨乐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现为我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8.
2010年1月31日,丘成桐收到沃尔夫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宜兰·皮罗的来信:“亲爱的丘成桐先生:我非常高兴地通知您,您已被选为2010年沃尔夫数学奖得主.”这意味着丘成桐荣获世界级终身数学成就大奖“沃尔夫(wolf)数学奖”,这使他成为继自己的导师、已故国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之后,第二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  相似文献   

9.
12月2日,在陈省身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近百位各界人士、陈省身先生生前亲朋好友聚集一堂,参加中国数学会和香港亿利达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陈省身数学奖设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暨陈省身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纪念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为数学科学做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0.
2002年8月20日~28日,国际数学家大会在中国北京召开,上海、杭州、青岛、西安等地也有分会,盛况空前.一代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亲自为少年数学论坛题词:“数学好玩”,真是一针见血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1.
杨澜采访大数学家陈省身。问他得了那么多国际大奖有何感受。陈省身想了想,回答竟然是两个字——“好玩”。他还给天津的青少年题词道:“数学好玩。”  相似文献   

12.
张国 《中华家教》2012,(1):30-31
2011年10月28日是陈省身的百年诞辰。在南开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举办的纪念活动上,陈省身的儿子陈伯龙对在场的数学家说:“我们正在向一位伟大的数学家致敬,不过对我来说,他只是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13.
“1930年代的小学数学教育杂忆”“1986年‘下海’从事数学教育”“邀请弗赖登塔尔访华”“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从宁波开始”“2000:世纪之交的课程改革”“陈省身先生关于数学教育的遗言”“担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的执行委员”“连续参加5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陈省身先生的一封来信”“在美国访问著名华人数学家”……  相似文献   

14.
吕峰波 《中学教研》2009,(12):23-26
1“数学好玩”与做数学 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工程技术的先导、国民经济的工具,其本身就具有许多好玩的特性.2002年8月,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2)在北京举行,92岁高龄的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大会活动之一的“走进美妙的数学花园”——中国少年数学论坛的开幕式上题词:数学好玩.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田刚也送给青少年数学爱好者4个字:玩好数学.  相似文献   

15.
美籍华裔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身教授是一位国际数学大师.他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陈省身先生非常关心祖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几十年来在发展我国的数学事业、培养数学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相似文献   

16.
西南联大数学名师的"治学经验之谈"及启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西南联大是一所名师云集的高等学府,为我国培育出了许多英才,被海内外人士喻为“藏龙卧虎”之地.西南联大数学系的“数学三杰”——华罗庚、许宝禄、陈省身3位教授,以及后起之秀钟开莱先生均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华罗庚先生讲课的主要特点是,他总是尽力把题材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强调搞学问必须有“看家工夫”;强调“读书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陈省身先生强调“数学为的是简单性”.许宝禄和钟开莱先生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要“直观地理解数学”,主张要把数学定理及其证明的“原始思想”告知学生.所获得的教益:认识到追求简单规律的重要性,并以此作为研究数学的目标和兴趣出发点;学会使用直观、联想去理解数学并籍此去发现问题,提出可以研究的题材;学会了重视“特例分析”、数学概括和抽象方法;向华罗庚、许宝禄先生学到了“不怕计算”和“乐于计算”的习惯并乐于从计算中发现规律和提炼一般性公式.  相似文献   

17.
杨象富 《数学教学》2004,(10):19-22
数学大师陈省身在《九十初度说数学》中深情追念德国数学家H.外尔:“我对他是十分崇拜的”,“历史上是否会再有像外尔这样广博精深的数学家,将是个有趣的问题”.正是这位外尔,他酷爱“对称”,晚年以传世逸品《对称》封笔.  相似文献   

18.
数学界50年来有一个一直未曾破解的难题———关于六维球面上复结构的问题。2004年10月29日,也就是陈省身先生93岁生日的第二天,陈老公布了对这个难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连陈老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没想到这篇论文会成为陈老一生数学研究的最后乐章。南开大学的人说,他当时高兴得像小孩子一样告诉我们:“我终于用了很长时间把这个数学题做完了,我把稿子给美国数学杂志投出去了。”高兴得手舞足蹈。34天之后,2004年12月3日19时14分,一颗天才的数学之心永远停止了跳动。从19岁时南开毕业走出去,到89岁时叶落归根回到南开,陈省身的几何人生画了一个完…  相似文献   

19.
<正>陈省身先生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中国要成为“数学大国”,就必须做“好”的数学.只有好的数学,才会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在国际数学界取得“独立平等”的地位.张奠宙先生对此评论道:言下之意,中国数学家研究的不都是“好”的数学,有些是“不好”的数学.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忠告.数学教学当然不同于数学研究,但陈省身先生的观点仍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解题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波利亚认为“掌握数学的重要体现就是善于解题”.  相似文献   

20.
2002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2002)期间,91岁高龄的陈省身先生为少年儿童题词,写下了"数学好玩"四个大字。第二天,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田刚也题了四个字:玩好数学。从好玩到玩好,揭示了一个朴素而重要的道理:兴趣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