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让低年级学生参与"动手操作",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作为主体自己动手操作(动手操作)参与到自学之中,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整体提高。这种教学理念,意味着教师从"满堂灌"向最大限度的学生自学和学生参与转变,是激励发展学生创造力的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这种教学方式,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思维、启迪智慧,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学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去参与教学活动。那么,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去自学呢?本文中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认识。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今天的教正是为了明天的不教。""先学后教",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自学之中,当堂完成教学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3.
高中政治"主体参与"教学模式是在"主体参与"教学理念指导下,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把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分为"自学、讨论、应用、评价"四个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教学环节。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改变传统课堂的弊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过程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学会自学,以至坚持终身自学的过程,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确,教育过程除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5.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老师教的知识,要通过自学才能真正消化掌握;老师没有教的知识,更要通过自学才能获取.所以说,学生要真正地融入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就必须要养成自学习惯  相似文献   

6.
张恩 《时代教育》2012,(4):65-66
在知识信息经济时代的今天,特别需要人的自主探究创造开拓精神。从社会和人的发展看,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会学习的人"。只是拥有有关科学的知识体系对学生来说已经不是学习的目的。"从学科性质来看,语文是工具性学科,它完全可以自学,也只有靠自学,靠主体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掌握;从教学过程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具有参与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终身教育的要求,也是语言学科性质和教学规律所决定的,它体现了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思想。因此,在科学发展的今天,谁学会了自主学习,谁就赢得了自主发展,谁就会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7.
具备自学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本文从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学动机,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英语的习惯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运确英语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秀杰 《孩子天地》2016,(9):99-100
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才是真正的"学会学习"、"学会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更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的能力,教师必须在课堂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展开争论或辩论,坚持真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学习何炳章老师的文选,以及在"引导自学"课型的实践中,我觉得这种"引导自学"课型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也就是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我们都知道这种课型有五大环节:明确自学重点、围绕重点自学、交流自学情况、点拨自学得失、巩固自学成果。因为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所以我认为这五个环节中,重要的是围绕重点自学这个环节。一开始,学生是不会自学的,老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呢?对此,笔者将自己的实践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0.
教学生学会参与。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体验到参与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感和满足感。例如,教“乘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教师“跳出”先讲例题、后练习的旧模式,要求学生自学例 1: 35× 5× 2,并提出思考题:书上先把哪两个数相乘 ?这样算为什么比较简便 ?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自学后,同桌互相交流、讨论,再指名回答思考题。学生不仅明白了 5和 2相乘得 10,一个数与整十数相乘口算简便,而且知道了另一种方法: 35× 5× 2=35× 2× 5=70× 5=350。然后,教师出示练习题: 37× 6× 5、 25× …  相似文献   

11.
李长毅 《现代教育》2011,(Z2):101-102
提倡"自主、探索、研究性"学习,是新的课程理念,学校教育只有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强调自主研究性学习,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性人才。为此,我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取得了较好效果。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自学习惯首先,大力宣传倡导自学,向学生讲解阅读自学的重  相似文献   

12.
以"任务型自学—议论交流—评价反馈"为基本程序的教学模式,简称"自学、议论、评价"教学模式,遵循了"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这一宝贵的教学理念,把教学重点从"教"转移到"学",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文章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肯定了其教学意义和优势,相信其对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自主学习的涵义教育学者钟启泉教授认为,学生要成为自己行动的主体,摆脱对他人的依赖,自由作出判断、主张,从而谋求自身的发展.在自主学习环境下,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控制学习进度、调控学习方法,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独立地掌握知识.学生在民主、尊重、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对话交流,才能发挥自身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二、自学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1.精心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自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  相似文献   

14.
保证学生自学时间。由于受大教学班不利因素的影响,教师面对集体提问、讲解、讨论的时问过多。学生很少有独立思考的自由。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增加自学环节,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如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教师在提出学习要求和提示学习方法之后,要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不要急于集体讨论或指名回答,让学生自读、自思、自问、自答、自练、自检。  相似文献   

15.
张红娟 《考试周刊》2013,(11):131-132
"生本教育"的教学观是"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如何才能走出师本课堂,构建生本学堂呢?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可以从"增强学生的自学意识"、"营造和谐的学堂氛围"、"添加足够的学习动力"、"创设多种自学途径"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紧密结合的,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还要教学生会学,使他们养成自学的习惯,为以后的继续学习铺平道路。只有这样的教与学双向结合,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才能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任国先 《宁夏教育》2011,(11):38-38
“学讲练”课堂教学流程为“提出目标,指导自学,互学互教,当堂反馈”。即:学(先学)——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自学前的指导——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讲(后教)——学生汇报、讨论、纠正自学结果——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练——围绕学习目标理解、牢固当堂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熟练灵活运用知识——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校提出了"问题导学——学生自学——交流展示——点拨解惑——当堂训练"五步教学法。教学实践证明,五步教学法广泛应用于聋校教学当中,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主体参与、分层优化、激励评价、及时反馈"的有效课堂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学生课外参与投入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了学生课外参与投入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机制,提出课外参与存在适度性的假设,并利用"2008年首都高校学生发展调查"数据建立计量模型,通过多元回归分析证明了课外参与投入适度性的存在.研究结果显示,学生自学和课外活动参与等课外参与投入存在适度区间且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边际递减,课外自学、课外活动参与、积极课堂参与对学生不同维度发展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不同,不同类型院校学生课外自学和课外活动参与投入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基于以上发现,分别针对学生个人和高等院校在课堂以外领域的行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叶春利 《考试周刊》2014,(36):176-176
"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教学原则,平时音乐教学中应以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和积极实践探索为基础,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重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打造出属于学生的美好音乐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