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黄丹斌 《学会》2001,(12):26-26,28
现代科普的迅速崛起,使各地呈现如火如荼的科普高潮,科技集市、科普一条街、科普村等如雨后春笋,遍及神州大地.但笔者从中国科协科普研究所<关于公众科学素养和对科学技术的态度调查>的几组数字中,特别是"在过去的6年时间里,我国公众的科学素质水平停滞不前,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公众的比例依旧是0.3%,而美国和欧共体却分别为6.9%和4.4%".由此可看出,我国公众的科学素质和外国相比,望尘莫及,同时与"科教兴国"战略的目标、要求的差距又何其远.每一个科普工作者,都会对目前我国科普工作的现状,及其在"科教兴国"中作用低微的现实忐忐不安.  相似文献   

2.
罗红 《科协论坛》2004,19(12):14-16
科技馆、自然科学博物馆等科普场馆作为重要的科学教育阵地,在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快科普教育场馆的创新、整合科普教育场馆资源、更好地发挥它们的科学教育功能,是构筑多元科学教育平台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科学生活》2014,(12):90-91
虹口科普新干线活动由虹口区科委、科协主办,充分利用上海市科普场馆与科普教育基地拥有的“科普知识密集”、“紧跟科技前沿动态”、“教育形式寓教于乐”和“互动学习”的独特资源,以培养公众科学探究能力与科学意识为重点,结合公众的兴趣点和关注点,激发公众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公众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以科普为内涵,以科普场馆和科普教育基地为载体,融合科普教育与寓教于乐为一体,使参与公众充分领略现代科技的神奇魅力、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4.
今年初召开的中国科协六届五次全委会议提出,作为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要以不断提高公众科学化素质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开展科普工作,构建社会化科普工作平台,提高科普事业发展能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努力促进我国精神丈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通过科技馆以科普教育活动破题"新馆效应",阐述重视科技馆科普教育与科普活动的广泛开展的必要性;通过对科普剧的教育理念、特征、传播方式,以及艺术形式与服务科技馆公众科学文化素提升间联系的论述,及其在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中所起作用的分析,得出科普剧对于增强科技馆的科技传播能力,提升科技馆科学素质服务能力以及对公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方面都能起到的积极的推动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陈礼华 《学会》2013,(9):57-60
贯彻落实《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和"福建省科普先进区"为载体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不断地完善组织网络建设和科普设施建设,发挥广大科技与科普工作者的作用,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科普宣传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社会职责。当前,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国民科学素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议题。从云南公众科学素养偏低的实际出发,新闻媒体发挥自身优势,加强科普宣传,对提高我省公众科学素养,实现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一科学发展观目标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明希  罗琳 《软科学》2011,25(12):106-110
通过对四川省科普统计数据的对比及科普活动典型案例的分析,从总体上评价了四川省公众科学素质水平,并就如何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建立科普工作监测评估信息系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正兴 《科协论坛》2006,21(7):26-28
科普是一门学问,是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实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民终生科学教育。它包括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技术技能的推广: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传播;使公众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相作用.具备参与有关科技公共事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黄丹斌  苏晓生 《学会》2012,(3):57-59
如何充分发挥科普"站栏员"在丰富基层科普设施、完善基层科普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方面的重大作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多元建设科普宣传栏的创新亮点,为我们提供值得借鉴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广西科协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大力推动科普工作改革创新,开展了广西科普大篷车"月月行",乡村农寨"万里行"活动。本文就如何发挥好科普大篷车的功能作用,更好地开展科普服务,提高基层公民科学素质,总结科普大篷车"月月行",乡村农寨"万里行"的相关探索和经验,提出如何发挥好科普大篷车作用更好服务基层的思考与建议,为提高基层公众的科学素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广西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科协论坛》2013,(5):16-16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为推动科普文化创作,通过摄影艺术手段与科普的结合,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进一步营造科普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科普文化建设,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促进科普与文化艺术的结合,促进公众参与理解科普,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13.
《科协论坛》2006,21(7):9-9
由北京市科协主办,北京科普发展中心承办的“2006北京科普论坛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研讨会”将于2006年7月11日-12日在痃科技活动中心举报,论坛主题为“公众科学素质的建设与科学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4.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科技馆是面向社会公众进行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是一个国家科普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载体。那么,科技馆作为科普工作的主阵地,该如何定位其展示内容呢?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2006年国务院颁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都明确提出科技馆不仅仅应该是科学知识普及事业的阵地,还应该是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主战场,在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培养事业中承载神圣的重任.通过对科技馆、科技馆功能与公众科学文化素质间的联系,以及在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中所起作用的分析,阐述了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随着科技馆科普教育培训与科普活动的广泛开展,科普设施的不断完善,科普资源的逐步丰富,科技传播能力的显着增强,科学素质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科技馆作为公益性科普基础设施,对公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科普网站承担着科学传播的职责,对网络时代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国科普博览和科学松鼠会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官办科普网站和民办科普网站在传播主体、传播理念、传播内容、表现形式以及公众互动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国科普网站建设应该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与推进。  相似文献   

17.
《科协论坛》2013,(6):14-14
日前,第四届安徽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启动动员大会暨第三届大赛表彰视频会议在合肥市召开。"双百大赛"在提高安徽省公众科学素质、增强大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科普社会责任、丰富校园文化、营造创新氛围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双百大赛"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被中国科协在全国推广,已成为安徽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重要品牌。党的十八大要求"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把公众"科学素质显著  相似文献   

18.
楼伟 《科协论坛》2012,(12):10-11
《科普法》颁布十年来,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目标的科普事业,蒸蒸日上,繁荣发展。日臻完善的科普设施,逐步丰富的科普资源,全覆盖的科学教育和科普活动,带动了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流动科技馆作为科普教育工作的一种新形式,已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老少边穷地区公众的科学素质。流动科技馆的展品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可管性,让公众在思考和感知中走近和认识科学。中国流动科技馆发挥了弥补科普资源空缺、丰富科普工作形式、实现科普资源共享等作用。为此,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流动科技馆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国家科普能力是一个国家向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实力,是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支撑。本文从科普人员、科普经费、科普基础设施、科学教育环境、科普作品传播和科普活动等六个要素的扰动出发,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其对我国科普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普基础设施对我国科普能力发展贡献最大,科普作品传播和科普活动成为我国科普能力建设中的短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