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蒋方舟 《课外阅读》2012,(24):40-41
上高三之前,我对高三所有美好的传说,都不信任。我不信任半天踢足球,半天上课,晚自习还睡觉的学生,会考上北京大学;我不信任平时交白卷的学生,高考忽然灵光乍现,考了满分;我不信任左手吉他、右手美眉的人,能考过专心致志的学生;我不信任翻围墙去上网的,学功课最灵光;我不信任家长从不过问的学生,心理最健康;我不信任高考会提供作弊的空间;我不信任脑白金脑黄金……上高三之后,学校开了场"高三动员会"。  相似文献   

2.
1.充满信任和关爱。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想了解学生,首先就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这也是教师的最根本的出发点。走近学生,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重视,消除防御心理,敞开心扉与老师交谈。从学生的心理需求上讲,认可和信任是他们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班主任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  相似文献   

3.
在施教和受教育的过程中,爱对于学生和教师都十分重要。爱是高中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学生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就是爱和信任,教师要关爱学生,让学生在充满爱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  相似文献   

4.
杨继华 《科学教育》2006,12(6):62-62
学校的教学管理、思想品德教育、生产实习以及课外活动,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班主任是学生教育的组织者,是学校实施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班主任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1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搞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1.1要充满爱心和信任要想了解和研究学生,首先就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这也是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从学生的心理需要上讲,爱和信任是他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如果班主任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把你看作知心朋友,有什么心事就会向你诉说,你会从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  相似文献   

5.
学生犯错总是教师感到头疼的事。作为老师,不可能要求学生不犯错,这是不切实际的。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应做出正确处理。爱、宽容、信任是老师最有效的手段。爱、宽容和信任可以照亮学生的心田,穿透学生的心灵,从而促使他们改进错误。  相似文献   

6.
据教育专家的调查,当前有些中学生最信任的人,不是家长,不是教师,而是朋友。因而,作为学生思想教育主力军的班主任,欲收到思想教育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善于和学生交朋友,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受信任的人。教育实践证明,班主任能否成为学生的益友,关键是能否实施“十戒”,“十做到”。  相似文献   

7.
杨欢 《教师》2015,(4):125
信任——在各行各业都很崇尚的一种美德。人与人之间打交道最在乎彼此是否相信对方,认可对方。当然,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更需要彼此的信任。学生信任老师的前提是这个老师的人格魅力在吸引着他(她),教师平时为人处世的一些优秀品质激发学生不得不信任老师,尤其是在寄宿制学校,学生更需要这种彼此的信任,这样能让她(他)的精神有所寄托,遇到困难有处倾诉。我虽然不是班主任,但是平时课  相似文献   

8.
家长最信任教师,教师最了解每一个学生,教师积累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具备指导家庭教育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杨淑琴 《甘肃教育》2014,(13):38-38
正一、要充满爱心和信任要想了解和研究学生,首先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这也是教师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从学生的心理需要上讲,爱和信任是他们渴望得到的东西。学生渴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如果教师能以发自内心的爱和信任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就会把你当作知心朋友,他就会与你分享快乐与痛苦。有什么心事就会向你诉说,让你帮他出主意、想办法,你也会从中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从而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的一个根本前提是:教师要对学生有爱心,充分信任学生,体谅学生,学生才能信任你,尊重你,才能喜欢听你的课。有了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时在课堂上进行的各种教学艺术,在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配合下才能得以开展,也才能取得成效。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方交流沟通的过程,其中学生的反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生一连串的面部表情,便是一种最迅速最直  相似文献   

11.
家长最信任教师,教师最了解每一个学生,教师积累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县备指导家庭教育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信任作为一种社会人际关系,存在于人类的一切交往活动之中.就当前教育系统而言,存在各种形式的"信任危机",而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危机"是其最基本的形式.由于教师对学生信息把握的有限性、教育时间的不可逆性以及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教师对学生的不信任.教师自身应该信守承诺、承担责任,并以相关制度信任机制作为外在保障来建构教师对学生的信任.  相似文献   

13.
谁都希望被别人信任,而一名学生,最希望得到的是老师的信任.老师的信任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起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美国教师,学校行政管理者雷·马洛尼根据他25年的观察实践概括出:一个充满尊重和信任的环境里,学生情绪稳定,无忧无虑,因而也更相信自己的力量.也许是一个拥抱,一个微笑,一句充满信任的话语,或者是一些不引人注目的表示,学生只要从中感受到了你的信任,都会给予他莫大的精神力量,支持他满怀信心踏上人生之路.相反,在一个没有爱和信任的环境中,教师所表现出的是处处对学生能力的怀疑,这会导致学生自卑、孤僻、消极等不良心理,学生最终将一事无成.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信任中,充满自信,锐意进取.  相似文献   

14.
魏巍 《黑河教育》2013,(8):21-21
我是一名班主任,这就注定我要接触形形色色的学生。而在这几十名学生中最费脑筋的就是那些"特种兵"——个性极强、做事不按常理的学生。解决不好他们的问题,会影响班级的整体和谐及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妥善解决他们的问题,就能促进班级的和谐,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15.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全面理解课堂教学活动的意义,理解教学是面向每个人的教学。面向每个人的课堂教学,最根本的一点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学习主动性来源于哪些因素,以便对课堂教学形成指导意见。   尊重与信任。尊重与信任既可理解为一种教学态度,也可理解为一种教学技术。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中,要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要密切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交流互动。因此,尊重和信任学生是教师教学民主的体现,是学生主动性产生的直接动力。   尊重与信任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个人生活…  相似文献   

16.
徐菊芹 《辅导员》2013,(24):35-35
<正>在教学中,虽然学生是主人,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等,身份复杂,有时难免会使学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作为主动者的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充分信任学生,真心地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力还未被我们发现,最美好的一面还未完全展现在我们眼前。教师的信任会给学生以力量,它仿佛一盏明亮的灯,照亮学生前行的人生路。所以说,在信任学生方面,教师能做的工作有很多。  相似文献   

17.
陈德美 《教师》2010,(3):113-113
有人说,爱是奉献;有人说,爱是关怀;还有人说,爱是真诚。我要说,爱是充满责任感的付出,爱是饱含尊重的理解,爱是充满信任的等待。作为一名管理班级多年的班主任,如果说哪一点最令我感到欣慰,那就是我一直与我的学生们在用心交流,用充满信任的爱等待每一名学生的进步,因为老师只有用这种充满理解和信任的爱才会真正温暖每一个学生稚嫩的心灵。  相似文献   

18.
信任教育在教学育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包含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信任和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信任,它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育工作者理解信任的真谛,尊重、关爱、理解、信任学生。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2003,(2)
学生是一道风景,他们的生活充满七色阳光,让学生在每次活动中体验到心中的阳光和生活的美好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以一颗最真诚、最无私的爱心对待学生,成为学生最信任的“大朋友”和最没有距离的“小老师”。主持人:山东省荣成二十七中学辅导员彭大伟,邮编:264317。  相似文献   

20.
案例: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对老师产生不信任后如何扭转?尤其是所谓的后进生,因为平时得不到教师的肯定,感觉老师有偏心,老师不喜欢自己,久而久之,学生对老师也不信任了,总感觉老师故意为难他,最反感的是,总认为老师经常去家长那告状,说实在的,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