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尚类杂志社面临的问题 1.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国时尚类杂志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风风雨雨,成长和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最迅速的时期.目前各类时尚杂志的市场已经达到饱和,很难再大规模进行深度细分或推出新兴时尚杂志.以时尚传媒集团为例,旗下的15个子刊,均创刊于2005年以前,2005年之后没有一本新刊推出.该行业的竞争强度可想而知,转型是各杂志社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时尚类杂志是杂志行业中与市场结合最紧密的一个板块.1988年ELLE入境,1993年<时尚>创刊,1995年<瑞丽>成立.市场力量以时尚类杂志为突破口,消融了杂志行业变革的第一块冰.时至今日,时尚杂志未来的发展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与它们身处的市场息息相关.考察时尚杂志的现有机制以及从业人员状况,要注意到这类杂志紧密结合市场的这一特点.关注中国时尚杂志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必须要穿过表面,观察他们背后所依赖的机制和人员的时候了.以下是2003年对上海现有的27家时尚类杂志调查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李衍乐 《新闻世界》2010,(12):33-34
我国男性时尚杂志逐步成长,市场细分化成为必然。《型男志Men’s JOKER〉)的创刊使得市场上又多了一份时装类男刊。把握目标读者群的独特性,研究他们的心理与生活需求才是男性时尚杂志发展的王道。  相似文献   

4.
时尚类杂志是杂志行业中与市场结合最紧密的一个板块。1988年E LLE 入境,1993年《时尚》创刊,1995年瑞丽》成立。市场力量以时尚类杂志为突破口, 《消融了杂志行业变革的第一块冰。时至今日,时尚杂志未来的发展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都与它们身处的市场息息相关。考察时尚杂志的现有机制以及从业人员状况,要注意到这类杂志紧密结合市场的这一特点。关注中国时尚杂志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必须要穿过表面,观察他们背后所依赖的机制和人员的时候了。以下是2003年对上海现有的27家时尚类杂志调查的一部分。 一、上海时尚类杂志机制与 从…  相似文献   

5.
曾春容  张雪 《新闻世界》2010,(12):152-153
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时尚杂志也开始在我国兴起。经过近20年的发展,如今的女性时尚类杂志已经发展到110种左右。。但是,内容、排版、发行等的同质化使得看似繁荣的市场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生存危机。本文从女性时尚类杂志的传播现状谈起,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策略,希望能给在激烈竞争中的女性时尚类杂志以启示,以便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6.
黄海月 《今传媒》2012,(6):73-74
杂志利润来源以广告为主是杂志走向市场化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年来,时尚杂志迅速崛起,不断发展完善,结束了大众文化类杂志和妇女生活类杂志独霸期刊市场的局面,成为目前我国杂志市场上最活跃的杂志种类。时尚期刊的经营策略是"广告养刊"。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时尚类杂志的广告特点,指出时尚期刊在广告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扭转时尚杂志目前的经营窘境的新途径——杂志品牌的拓展。  相似文献   

7.
马卉 《青年记者》2017,(9):78-79
继国外时尚类杂志遭受新媒体冲击,国内时尚杂志也遭遇寒冬,众多老牌知名时尚杂志因营收艰难,相继选择停刊.国内时尚传媒业加速动荡,被称为市场化纸媒最后一道防线的时尚杂志出现严重的裂痕.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时尚杂志媒体积极探索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促进自身转型升级,巩固最后一道防线.本文以《时尚芭莎》杂志为例,探究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转型升级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8.
女性时尚杂志:在发展中走向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人读报,女人阅刊".买报纸的80%是男性,而买杂志的70%是女性.在琳琅满目的杂志市场上,针对女性创办的杂志占据了大半边市场,其中女性时尚类杂志近年来迅速增长.女性时尚杂志在种类上纷繁众多,但却存在着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问题.美国波士顿顾问公司创始人布鲁斯·D·亨德森认为"在一个稳定的竞争性市场中,有影响力的竞争者不会超过三个!"在日益成熟的杂志市场环境中,激烈的竞争必然促使目前的女性时尚杂志进行新一轮洗牌.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时尚类杂志己经成为新闻出版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期刊市场化和产业化的今天,时尚类杂志应坚持种类多样与重点突出的经营方针,并坚持内容的国际化形象与本土化视角。在综合考虑受众需求与自身实力的的基础上细分市场,明确定位,以在直接与间接的市场推广中获得读者的青睐与实际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十年来,时尚类杂志异军突起,它们的销量之高,效益之好,令其他杂志难以望其项背,《时尚》、《新周刊》及《城市画报》等便是它们的代表。由于其目标受众主要是新兴的城市“白领”阶层,因此也有不少人称之为“小资刊物”。时尚类杂志的兴起,为我们研究受众细分理论提供了一个样本。这类刊物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它们从无到有,从只现身高档社区、高级写字楼到遍布于街头巷尾的大小书摊,呈现一派繁荣气象。那么,这些时尚类刊物得以产生与繁荣的土壤是什么?它们的传播实践有何独特之处呢? 一、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受众细分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期刊业中时尚类杂志可谓风光无限,2000年起中国期刊广告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2003年中国杂志广告经营额达到24.38亿元,相比2002年15.21亿元而言增长率达60.29%,远高于其他传统媒体的增速,而时尚类杂志在2004年1~10月共刊登广告16.81亿元,占杂志广告市场总量的比例也接近40%.以<时尚>系列和<瑞丽>系列为首的版权合作式女性时尚杂志则始终占据广告营业额排行的前列,根据<中国媒体广告市场研究(2001)>中的2001年中国期刊广告20强排名可以看到<时尚-伊人>(上半月)以1.206671亿元位居榜首,而<瑞丽服饰美容>以3618.499万元位居第14位,但以其与2000年同比增长219.65%的速度,堪称年度广告量涨幅最快的期刊,可见女性时尚类期刊市场空间和发掘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2.
与报纸、广播、电视相比,杂志是一种“小众”媒体,时尚类杂志更是如此。时尚类杂志目标受众和内容定位趋同,表现形式大同小异,甚至在广告和发行渠道、手段上都很类似。时尚类杂志背后是同质、同构竞争的不断加剧,这不但不会带来杂志真正的繁荣,反而会导致恶性竞争,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时尚类杂志面临着第二次选择。目前,我国时尚类杂志市场竞争激烈,期刊的种类增长很快。2005年8月15日,被全球时尚界称作“时尚圣经”的《V OGU E》以《VOG UE服饰与美容》为刊名正式登陆中国。中国是《V OGU E》在全球范围内的第十六个市场。在此…  相似文献   

13.
项国雄  李薇 《新闻界》2006,(1):86-88
时尚类杂志是一种“侧重于体现消费文化的传播。引导人们在吃住行游娱购这现代旅游‘六要素’中的种种文明消费呷的媒介。女性时尚类杂志大多定位于收入在3000或5000元以上_的“白领女性”,价格从十几至三十几元不等。如1988年创刊的《世界时装之苑——ELLE》、1993年创刊的《时尚》以及1995年的《瑞丽》等就是目前市场上占据较大优势的三种时尚杂志。随着市场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4.
出版人语     
有人认为中国的时尚杂志已处于饱和状态,因为中国几乎一个月出一本时尚杂志,欧美、日本也纷纷到中国办期刊。前几年,时尚杂志是一枝独秀,而近两年来,时尚类杂志竞争激烈。但是我认  相似文献   

15.
随着杂志的分众化趋势,针对不同读者群细分市场的杂志越来越多,男性杂志在中国大陆也开始占据自己的领地,但是由于大陆男性读者的阅读习惯、文化传统、时尚产业发展滞后等原因,在大陆发展男性杂志还存在许多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男性为主要目标人群的时尚杂志于2004年至2005年在中国纷纷推出,形成了中国期刊界新的增长极。本文通过对国际男性时尚刊物与中国男性时尚刊物的市场格局的分析与比较,阐明并归纳了中国男性时尚刊物的三大特征,意在分析作为新的增长极的男性时尚刊物的发展方向取向和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7.
国内男性杂志发展的动力因素和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景深 《编辑之友》2006,(4):47-50
提到男性杂志,大多数的国人想到的可能是Playboy等知名的国外品牌,而对于国内的男性杂志了解甚少,甚至不太明确男性杂志的具体范畴.这多半归因于国内的男性杂志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和影响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的时尚类杂志就已经开始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其中绝大部分杂志都是面向女性读者,而针对男性读者的时尚杂志却不多见.在多年的沉寂和蛰伏之后,近年来国内男性杂志市场开始蠢蠢欲动,国内媒体人士也将其视为期刊市场的一块"大馅饼".  相似文献   

18.
一、时尚杂志的受众构成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时尚类杂志作为一种承载文化的媒介形态,它的出现也是基于市场的需求,诞生初期就以敏锐的眼光觉察到在我国出现并逐渐扩大的白领阶层——中产阶层的雏形,并且深信这个阶层具有时尚消费的巨大潜力。以白领为代表的中产阶层构成了时尚杂志的核心受众。  相似文献   

19.
如同“时尚”这个词在当今社会的大肆流行一样,时尚类报刊也成了近年来报刊市场风头日益强劲的一支新军。《时尚》、《瑞丽》、《世界时装之苑》等时尚类杂志暂且不论,单说报纸,最早叫响的是北京的《精品购物指南》,随后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发行量很快飙升至40万份。于是,这一市场被多家媒体垂涎,纷纷跟进瓜分,仅上海,就很快冒出《上海星期三》、《上海壹周》等时尚类报纸与《申江服务导报》竞争,后来者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20.
王坤  杨国鹏 《传媒》2021,(16):40-41
时尚类杂志是传递时尚信息、引领时尚风潮的重要媒介.在新媒体时代,时尚类杂志与人们告别已不再是新鲜新闻,广告收入下滑、新媒体冲击让纸质时尚媒体举步维艰.如何挣脱传统生产格局的束缚,向新媒体平台转型,是当下时尚类杂志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对时尚类杂志发展困境的深入剖析,提出了当前时尚类杂志转型的有效路径,以期为时尚类杂志走进新媒体时代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