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 ,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遗传现象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是 ,近几年来科学家发现 ,朊病毒是一种可遗传的蛋白质粒子 ;DNA甲基化也导致一些遗传现象的发生 ;性状间的相互制约也可引起不受基因控制的表型出现……这些现象说明DNA并非遗传的全部。  相似文献   

2.
<正>遗传和变异是高考的重点、难点,其中可遗传的变异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及染色体变异内容中有不少是用图例来考查的,中学生对于概念的拓展延伸掌握不到位,图形的差异辨认不清晰,解题起来则更是难上加难。一、可遗传变异问题分析(1)"互换"问题。(1)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互换——基因重组;(2)非同源染色体间互换(或单方移接)——染色体结构变异(即"易位"),注:若同一条染色体的两姐  相似文献   

3.
遗传平衡定律又称哈代——温伯格定律,它的使用条件必须满足五个条件:(1)种群足够大;(2)种群间个体要能自由交配;(3)没有突变;(4)没有迁入迁出;(5)没有自由选择.  相似文献   

4.
樟树几种生化类型及近缘种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基因组DNA为材料,应用RAPD分子标记手段分析了樟树3种化学类型及3个近缘种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所选材料在GS=0.19处可划分为4大类群,其中樟树与近缘种之间差异较大,近缘种种内的遗传差异不大,而几种化学类型间有明显的遗传变异,但差异程度明显小于近缘种之间的遗传差异。樟树几种化学类型及近缘种间遗传多样性明显,樟树的遗传变异丰富。  相似文献   

5.
根据染色体、DNA、基因间的关系,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人类性别决定类型,可知遗传病有五种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X染色体显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  相似文献   

6.
新语录     
1.幸福是灵魂的一种香味。——罗曼·罗兰2.我觉得竞争对手就像磨刀石一样,是他们把我们磨得非常锋利。——3721公司总裁周鸿炜谈竞争对手3.早生华发是一种遗传,不过通常由子女遗传给父母。——据杰奎琳·肯尼迪的女儿回忆,这句话是她母亲的口头禅。4.做普通人,干正经事,可以爱小零钱,但必须有大胸怀。——贾平凹在女儿婚礼上赠新婚夫妇的话。5.我们不怕牺牲,我们怕被遗忘。——一些“二战”老兵接受采访时说:“二战”胜利纪念日前后,有关战争的影品、展览等都热了起来,他们希望这“不仅是一次为了纪念的盛会,而希望所有人由此真正记住历史…  相似文献   

7.
根据染色体、DNA、基因间的关系,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人类性别决定类型,可知遗传病种类有五种类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S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物教学》2017,(10):68-69
传统的遗传系谱的解题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解题的需要。为此,介绍一种判断遗传系谱的新方法——"两口诀三符合法"。  相似文献   

9.
有关研究指出:影响身高发育的主要因素是遗传因素和后天的营养、运动及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对身高的影响比例为:遗传——占33%);营养——占31%;运动——占20%:环境——占16%。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影响身高的先天遗传因素仅占33%,而后天的作用和努力则占了67%。遗传因素来自父母的遗传基因。是出生之前就已经发生的,因此是无法改变的。后天的运动、营养、环境三因素可以改善,以促进身高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李生清 《生物学教学》2004,29(12):48-49
系谱图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一般为单基因遗传,可分五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X显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及伴Y遗传。究竟如何简捷判定其所属遗传方式,常使师生感到棘手,抓不住核心本质特征。现特介绍一种更为简捷的判断方法——病男病女法。  相似文献   

11.
共显性遗传是基因分离规律中的较典型的遗传方式。其内容是 :在杂合体内 ,一对等位基因的作用都得以表现。为了说明这一遗传方式 ,大多数教材中选用人的ABO血型系统的遗传作为典型的实例来说明 ,并附有“双亲和子女间血型遗传关系”表或“ABO血型特点表”。这两种表都不能直接体现出基因的遗传特点及规律 ,学生无法根据表中的内容判断出双亲的血型如何决定子女的血型。但如果把双亲及子女的基因型补加到图表中 ,就更直观、明了 ,启发性强。双  亲血型基因型A×A IAi×IAiA×B IAi×IBiA×AB IAi×IAIBA…  相似文献   

12.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子一代,在生长发育、繁殖力、抗逆性和产量等诸方面均优于双亲的现象。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既可见于种间杂种(马与驴的杂种一代——骡,与其双亲相比,其耐力性强,性温驯,适于役用),又可见于品种间的杂种(猪的品种间杂种一代往往比双亲个体大,生活力强)。玉米的杂种一代可增产20%~30%;  相似文献   

13.
景宁 《生活教育》2013,(2):74-75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学生间的横向互动,学生个体与学习环境互相影响,从而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本文主要围绕“平等尊重——互动式教学的心理氛围;回归生活——互动式教学的情境支撑;激励引导——互动式教学的教师责任”这三个方面阐述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紫菜(Porphyra)叶状体rbcL基因分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江苏海安的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浙江南麂的长紫菜(P.dentata)、圆紫菜(P.suborbiculata)和广东汕头的皱紫菜(P.crispata)4种紫菜叶状体rbcL基因进行扩增及序列测定,并用NJ法构建系统树.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种紫菜rbcL扩增序列长度均约为1400bp,其中皱紫菜与坛紫菜仅6个碱基差异位点.距离矩阵结果显示,各紫菜种内遗传距离在0.000~0.010之间,遗传距离最小的是坛紫菜,遗传距离最大的是圆紫菜.各紫菜种间的遗传距离在0.001~0.094之间,其中遗传距离最小的是皱紫菜与坛紫菜,遗传距离最大的是圆紫菜与皱紫菜、条斑紫菜与圆紫菜.系统树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坛紫菜与皱紫菜亲缘关系最近,与长紫菜形成姊妹分支,条斑紫菜和圆紫菜依次与之相聚.本研究利用紫菜rbcL序列差异可区分紫菜种间关系,结果表明系统发育地位在紫菜种间关系中有更重要的影响,结果并不支持根据边缘进行的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15.
拥抱陌生     
说起陌生,其实我们并不陌生。 另一种环境的不适应;新同学间的沉默;喧嚣的马路上行人间的擦肩而过……陌生其实就是两个字——距离。  相似文献   

16.
公平厌恶是对差距的向往,是对能力和位势完全均质的一种反感;获得性遗传是公平厌恶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实现公平厌恶的一种手段和公平厌恶行为在代际间的一个延伸,贫富差距是一种集体性的公平厌恶,同时在地理和智力遗传逐渐弱化、父辈遗传和获得性遗传逐渐凸显的时代,社会群体集体采取自闭加以响应,使得社会结构日趋模块化,最终贫富差距也得到反馈式的加强,因此,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平台,打破财富分配和遗传的僵化格局,避免仅靠生物本性自发选择生成的阶层固化现象,使得良好的致富信息真正在各阶层群体之间发生共享,从而真正实现身份元贵贱、职业元贵贱的社会和谐状态,是破解贫富差距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梨杂种叶片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梨杂种叶片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梨种群体叶片性状(除叶厚外)亲子代间呈显著正相关(γ>0.74* *df=12)回归系数也很大(bop>0.865);梨种间杂交时西洋梨传递小叶能力很强,而白梨、砂梨传递大叶的能力强;梨正反交无显著差异;果柄长与叶柄长呈显著正相关(γ= 0.80* *,df=10),其它叶果性状间不相关.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遗传现象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是,近几年来科学家发现,朊病毒是一种可遗传的蛋白质粒子;DNA甲基化也导致一些遗传现象的发生;性状间的相互制约也可引起不受基因控制的表型出现……这些现象说明DNA并非遗传的全部。  相似文献   

19.
作者利用PCR技术进行了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和鲇(Silurus asotus)五个地理种群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研究。这五个地理种群是长江上游支流(四川境内的雅砻江、岷江、宜宾、贵州遵义的乌江)和长江中游支流沅江上游的渎阳河。选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水解,只有HaeⅢ产生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结果发现:南方鲇在野生种群和养殖品种间有分子遗传标记;鲇在长江上游支流各野生种群和长江中游支流溴阳河种群间有分子遗传标记;但在该基因片段上没有鉴别南方鲇和鲇的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很多时候需要用图表来表示生物的分类、生理、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特点和规律。因此运用图表考查生物学知识成为一种重要的题型。 例1 下面①-④为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图(纵轴为个体数,横轴为时间):A是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是大小草履虫;C是兔与狐;D是细菌和噬菌体的种间关系图。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