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根据我国的灾害特点,以及防灾减灾管理的现状,除尽快建设完善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外,还应:1)在搞好经济建设工作的同时,必须注重减灾;2)重视城市灾害防御;3)要提高灾害应急能力;4)加强防灾减灾立法工作,提高综合抗灾减灾能力;5)加强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从高密度中心城区防灾绿地的作用和特点出发,结合国内外高密度城市防灾绿地建设现状,对成都市武侯区防灾绿地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武侯区具有人口密度高(达到了14,451人,km2),人均绿地面积指标高(达到10.88m2)、绿化覆盖率高(41.04%)等特点,已建成防灾公园、临时避险绿地公园及紧急避险绿地公园等各类防灾绿地公园172个,对城区的防灾避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防灾绿地分布不均、相关配套不足、防灾避险绿地的设施不够完善、防灾绿地体系不健全、绿地植物配置不尽合理等问题,对该区防灾绿地建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149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30人,副教授62人。设有土木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结构工程等7个硕士点,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博士点,土木与建筑领域工程硕士点。在校本科生1600多人,研究生200多人。现有防灾城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等4个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地震工程及应用技术等4个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等3个国家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  相似文献   

4.
临沂武河湿地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境内,东临沂河,北起江风口,向南流入江苏省邳州市.武河湿地公园承担着湿地生态调节、改善水质、涵养水源、湿地保护、科普教育、湿地水处理和生态风景观赏的职能.临沂大学附中和临沂一中的四位同学利用国庆假期及周末时间进行实地考察和访问调查,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探寻临沂武河湿地现状与改善措施,同时也可以向广大公众宣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一、调查区域实地考察位于临沂市罗庄区册山、黄山等乡镇境内武河湿地公园的一期、二期工程,是临沂市委、市政府投资建设的重大惠民工程,全长20千米,总面积25 000余亩,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人工生态湿地(见图1).  相似文献   

5.
防灾减灾教育是我国新时期综合防灾减灾系统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国新时期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长期而有效的防灾减灾教育是防灾减灾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而当前防灾减灾教育长效机制的缺失是制约我国防灾减灾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本文结合防灾减灾教育的现状和实践,从防灾减灾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效果评估、志愿者队伍建设、科普基地运行、科研机构参与和城乡统筹发展等七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新时期防灾减灾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对内江市大干园、塔山公园、大洲广场、人民公园0-20cm土层中的Cu、有机质和pH值进行研究,以农耕地为对照,结果表明:(1)土壤中Cu含量塔山公园显著低于人民公园,各公园绿地与农耕地差异不显著,各公园绿地土壤Cu为国家一级标准;(2)不同坡位Cu含量总体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3)各绿地土壤pH值为7.4~8.33,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著;(4)公园绿地土壤中Cu含量与有机质、pH值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处于大陆西北灾害带及青藏高原灾害带中 ,主要灾害类型为“旱、涝、震、沙、病、生”。要有效地在“西部开发”中加强生态安全建设 ,应尽快开展以公众为对象的安全防灾教育。普及西部公众安全防灾教育 ,迫切需要媒体的舆论作用 ,需要创立安全防灾类“名牌”报刊 ,需要建立西部科技减灾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搜热词:防灾减灾寓教于乐危险自救在北京西城区柳荫街小学举办的防灾减灾运动会上,学生们集体展示了第一套防灾减灾广播体操。目前,这套广播体操仍在初创阶段,待修改完善之后,有望在全区的中小学进行推广,这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前不久,北京柳荫街小学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防灾减灾运动会,此次运动会展示了一套令公众耳目一新的防灾减灾广播体操,每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少数国家之一,具有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分布广、地域差异明显等特征.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损失巨大,造成了人员的身心创伤,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破坏了自然资源与环境.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我们要提高防灾减灾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借鉴国外先进的防灾减灾教育经验,从政府重视开始,推动防灾减灾教育普及化、经常化和法制化;从基础教育着手,把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公众的防灾减灾宣传;加强防灾减灾专业人员的培训,为落实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防灾减灾对于人类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生命意识和维护生命的能力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须形成和具备的.基于幼儿园防灾减灾能力的内涵,从规划与管理、结构性建设、非结构性因素、政府政策、防灾减灾意识这五方面着手,本课题组对江苏省100所幼儿园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江苏省幼儿园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现状的相关情况.结果表明,幼儿园在这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需要通过完善应急预案,丰富灾害演练形式,保证建筑抗灾能力,多层次全方面统筹资金,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宣传教育等方式来提升幼儿园的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时期中小学防灾减灾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为了减轻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有必要对公民进行系统的防灾减灾教育,以提高其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而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防灾减灾教育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最根本的是未形成防灾减灾教育的长效机制。因此,在新时期,必须构建起系统完善的灾害教育体系,形成以政府、社会、学校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总体原则。在该原则的指导下:加强政府的教育立法和管理,使防灾减灾教育制度化和规范化;完善我国中长期教育规划;以新课改为契机,推进学校的教育改革,使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适应防灾减灾教育的要求;加强灾害教育的师资力量建设。  相似文献   

12.
防灾减灾课程是应急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但在目前国内应急管理专业教材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如何建设好应急管理专业的防灾减灾课程,成为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分析了防灾减灾课程在应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以及建设防灾减灾课程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构建该课程体系的主要思路,明确了课程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防灾减灾课程是应急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但在目前国内应急管理专业教材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如何建设好应急管理专业的防灾减灾课程,成为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分析了防灾减灾课程在应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以及建设防灾减灾课程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构建该课程体系的主要思路,明确了课程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文章指出当前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1)师资队伍结构失调;(2)师资队伍素质不容乐观;(3)管理体制存在弊端;(4)职称评聘机制不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的对策:(1)优化师资队伍结构;(2)强化教师教学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3)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加强师资管理;(4)完善教师职务评聘和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5.
黄山风景区地理环境特殊,时有暴雨与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发生,加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风景区的灾害脆弱性增加.未来对于自然灾害的风险防范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日趋严峻。在概述风景区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提升其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工作效能的对策建议.强调黄山风景区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工作要从注重灾时的应急救灾逐渐扩展到防灾减灾的不同阶段的工作(减灾、防灾、应急、恢复与重建),以期为风景区建立更科学可行的风险防范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趣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C1:(x+3)^2+(y-1)^3=4和圆C2:(x-4)^2+(y-5)^2=4.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安全减灾已倍受关注 ,但 2 1世纪的减灾之路如何走已成为特别迫切的命题。它不仅要求国家的政府战略中包含防灾减灾内容 ,更要求处理好建设、开发、减灾的关系。从建立创新机制的视角来看 ,结合国情及全球灾情 ,可从十大方面提出科学减灾的命题 ,科技、文化、管理是综合减灾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1、成果主要内容 ①师资队伍建设 教研组共6位教师,原有1位副教授,近4年内有4位教师晋升副教授职称,全部教师都提升了一级以上学历层次(都达到硕士以上学历)。除张进忠博士(调离)以外,现有5位教师,其中副教授4人(占80%),博士研究生3人(占60%)。:~2004年上学期教学评比中张明晓等三位教师被评为优秀,受到学院和学校的奖励。  相似文献   

19.
以防灾科技学院图书馆为例,在分析其建设防灾减灾救灾特色馆藏资源必要性基础上,构建了防灾减灾救灾特色馆藏文献资源体系,着重研究了其特色馆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依托地学教育推动我国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防灾减灾高等教育的薄弱突出表现在所培养的高等专业人才与科学研究和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上。地学教育是防灾减灾高等教育的基础性支撑,通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促进我国防灾减灾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防灾减灾事业的不断进步。防灾科技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以防灾减灾教育为主的本科高校,依托地学教育逐渐形成了多个稳定和富有成果的防灾减灾学术研究团队,为促进我国防灾减灾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