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国际化人才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基础,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参谋助手”、“政策推手”和“项目抓手”。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领域的重要合作,离不开全球领导型、高端技术型、创新创业型、金融领军型和人文交流型国际人才的保障。面对国际化人才需求,政府、高校、产业界等应互通有无、协同发展,科学制定人才战略;高校应该承担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责,特别是应加快跨学科培养“一带一路”方向人才,设立“一带一路”国家留学基金;政府应在充分利用已有国际化人才资源基础上,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和实践平台,形成“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后盾,朝着厚植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进程“软实力”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落实“三个面向”,实现科教兴国,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历史对高等学校提出的前所未有的紧迫任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校教改和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军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时期里,我军不仅要实现军委提出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而且要顺利完成作战和指挥管理体制和机制的重大转变。研究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军的继续教育,有助于对人才进行战略思考和整体筹划,确立人才战略高定位,抢占人才竞争制高点,为我军能够真正掌握21世纪军事斗争的主动权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4.
高层次人才已成为重要战略资源,对于国家发展和高校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当前高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融入学校事业发展中呈现出多方面的“悬浮”特征,成为阻碍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浙江大学通过强化高层次人才“主人翁”地位,建设和优化“四重机制”,有效解决了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所出现的制度、价值、能力等方面的“悬浮”问题,激发了高层次人才的主体能动性和行动积极性,实现了高层次人才个体与学校、国家三者价值的融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崭新的命题,高等教育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国际“人才战争”及国内“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层次人才成为国内高校之间竞相追逐的重要资源。在“急功近利”目标的驱动下,高层次人才引进虽在短期内增加了高校的“GDP”,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等,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也触发了高校引进人才(“外才”)与原有人才(“内才”)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两类人才的协调发展与合作共赢,切实提升高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一是要解放思想,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精准引才;二是要优化人才生态,加强人才引培的环境建设;三是要树立发展性人才评价理念,健全人才评价制度;四是要引育并举,鼓励人才种群建立良好的竞合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与“双一流”建设因其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理应成为西部高校发展战略的思维引领和路径依靠。在对“一带一路”倡议下西部高校“双一流”建设不同层面的发展情况及表现进行分析后,发现西部高校在师资人才、财政经费、产学合作、学科发展及实践平台等方面还存在多方面的需求;并且主要面临着五个方面的战略困境,分别是战略基础层面的人才引进与人才流动的矛盾、战略保障层面的全局建设与经费短缺的矛盾、战略环境层面的产学合作与对象有限的矛盾、战略方向层面的特色学科与综合发展的矛盾以及战略平台层面的专业实践与平台缺乏的矛盾。基于此,提出通过拓展经费来源渠道、构建特色人才体系、加强国际科研合作、推动高校联盟建设等策略实现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时代和国家的最强音。强大的人才竞争力无疑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和保障,“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人才评价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的前提。“十四五”时期,我国人才发展要从重规模、重素质、重数量向重水平、重能力、重贡献转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高校对于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卓越创新人才的争夺也日趋激烈,各高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培养多样化卓越创新人才,优化专业结构,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管理,树立引才引智机制创新的新思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中国高校是培养优秀国际组织人才的主阵地,肩负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的重任,应力争在培养和引进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卓越创新人才方面有所作为,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与发展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百年。  相似文献   

8.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生产力”的论断,已为世人所共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发现人才、吸引人才、更好地使用人才是谈何容易?几年来,吉林省柳河医院党委时刻注重打造“人才品牌”战略,加大投资引进人才、营造环境留住人才、搭建平台用好人才,靠人才推动医院迅速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崭露头角,一领风骚,正以雄壮整齐的步伐向“三级甲等”医院迈进。  相似文献   

9.
新观点     
《上海教育》2007,(6B):43-43
“三星”的“人才经营”新战略是:注重吸纳“天才”.善用“个性”人才。敢用奇才、怪才。吸纳“天才”是人才战略的首位。另外,要善用“个陆”人才。“三星”认为,在特定方面兴趣浓厚、能够在所在领域独树一帜的“个性”人才对事业极为执著,有望成为特定领域的专家,一旦扬长避短便可担当大任。此外,要敢用奇才、怪才。  相似文献   

10.
高校的“人才”价值是高校的自身价值,在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要有效地利用“人才”价值做好人才强校工作。做好高校的人才强校工作必须以科学的人才观识才容才,搭建事业平台培养人才,建立竞争机制激励人才,加大力度积极引进人才,以人为本稳定人才。  相似文献   

11.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是高等学校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文论述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中应当把握的几个关系,提出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并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七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人才是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站在发展战略的高度,开发人才资源,坚持数量与质量的有机统一,加强道德教育,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培养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厦门大学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全面深人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才强国、人才强校的思想,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才竞争的态势,把握国家当前大力引进高端人才的有利时机,以超常规的热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双一流”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同时也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良好机遇。在“双一流”背景下,师范院校为提升综合能力与教育水平,新师范课堂教学改革成为重点工作事项,同时有关新师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师范院校“双一流”背景下学术研究、重点探讨的热门话题。为了符合世界一流和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时代走向,满足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对师范类学生的人才需求,本文研究“双一流”新师范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策略,有助于推动师范院校各项专业实践教学方式、内容进行改革,培养出符合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上海教育》2009,(13):20-20
为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加快上海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2007年底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决定实施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岗位计划。经过2008年首次遴选工作,今天再次召开高校人才工作推进会,一方面通过交流和总结经验,进一步推动人才工作,更为重要的是要积极与国家、地方“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相衔接,进一步围绕“四个中心”建设,建立完善的上海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从理论依据、战略任务、市场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人才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论证“高薪聘任”高层次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聘前应把好高层次人才“质”“量”观、“两高”和聘的后应营造调动潜能和环境、引进激励机制、加强考核等方面进一步提出“高薪聘任”高层次人才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振兴朝阳老工业基地进程中,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人才队伍还很不适应,矛盾比较突出,形势非常严峻,问题亟待解决。做好人才工作,是我市应对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要求,是我市抓住机遇加速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紧迫课题,是我市实现“十一五”规划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我们必须在人才培养开发上下功夫,在引才借智上下功夫,必须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和市场功能,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潮州教育事业实现了质与量的同步提升。展望“十一五”规划,做大做强潮州教育,务必全面实施“教育强市”战略,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开拓创新.进一步推进全市教育朝规范化、优质化、现代化发展。为建设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潮州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中国职工教育》2006,(10):27-28
开展“创争”活动,建设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要求;是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陛,维护职工学习权、发展权的必然途径。“创争”活动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学习观和人才观,必将对新时期的中国工会工作,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企业文化、推动新时期职工教育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职工队伍建设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在全国总工会等中央9部委号召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的鼓舞下,自治区总工会、自治区文明办等8厅局联合正式启动了全区的“创争”活动,开展了内容丰富、富有特色、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职工群众中产生了巨大反响,“创争”活动在我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
程静  马斌 《职教通讯》2012,(16):60-63
高职院校党委必须高瞻远瞩,统筹安排,将人才工作置于党的直接领导之下。"人才强校"战略是党的建设的主战略,党委是制定"人才强校"战略的组织者,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推进者。必须发挥党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彰显党的活力、夯实党的基础。提出党在"人才强校"战略实施中的具体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