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国内外教育专家已开始把数值模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实践证明,数值模拟仿真是进行试验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基于高职土建类《建筑结构》课程的试验教学存在的受试验条件和招生规模的限制、制约学生动手和思维创造能力等问题,将数值模拟仿真试验技术引入到《建筑结构》课程中的试验教学改革的方法,通过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和斜截面破坏的仿真案例实践分析,验证了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对高校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合大连理工大学实际教学工作,给出了基于数值仿真的土木工程实验教学改进的整体思路,并结合混凝土简支梁的FRP加固实验和砌体墙剪切破坏实验做了初步的实践教学尝试与应用效果分析。实践表明,数值仿真技术可与真实的实验环境和实验操作相互补充,提升高校土木工程实验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以虚拟教育为切入点,以土木工程专业拟静力试验为例,设计并实现了虚拟实验室系统。该系统采用3Ds Max、Photo Shop对实验室及实验材料、设备等进行建模和贴图,同时利用ADINA数值仿真分析软件对实验进行模拟,提取所需实验数据并保存到SQL数据库中,在Unity 3D平台使用.Net脚本语言实现对模型的控制操作。该系统解决了大型试验准备周期长、资源消耗大、不易操作等问题,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参与整个实验过程,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和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4.
胡桂娟 《广西教育》2014,(19):141-142
针对高职建筑结构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研究数值模拟仿真试验教学手段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应用的优势和实现途径,并通过仿真技术在建筑结构课程和大学生结构竞赛中的应用实例,验证数值模拟仿真试验教学手段的先进行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传统石油行业中土木工程实验课程教学手段的局限性,利用数值计算进行了地面原油储罐、盐岩地下储气库和水封地下石油洞库的仿真模拟教学,实现了复杂实验的可视化、可重复性。该内容已在石油大学"土木工程软件分析与应用"课程中进行了2年的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完善实验辅助教学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地下工程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数值建模平台,作为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重要载体,其本身建设至关重要。在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结合上海理工大学国家级装备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既有资源,分析了地下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意义和目前土木工程系地下工程实验教学资源的现状,指出了实验教学存在的短板和问题,说明了地下工程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数值建模平台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从平台搭建紧密结合地下工程数值模拟软件,紧密依托地下工程三维可视化软件,紧密融合校企合作基地和实践资源,以及紧密贴合师资资源和实验室队伍建设等四大方面阐述了地下工程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数值建模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便推进地下工程专业方向的特色建设,为国家和上海市战略性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地下水动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改革地下水动力学课程教学内容与训练内容,建设互动式授课模式与平台,开展预设问题的辅助教学模式和计算机数值模拟与仿真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建设野外试验与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教学改革,深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创新培养,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基础教学探索一条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国际化课程建设是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能力考核点应面向全球经济发展与国际人才市场的需求进行确定。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急需培养大量熟悉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的外向型土木工程人才。土木工程专业主干课《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内容中应体现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采用设计规范的分析比较,并将"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作为此课程的能力考核点。文章以"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与配筋计算""内容为例,从受弯构件受剪机理与破坏形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截面设计方法等几个方面,分析比较了中国、欧洲各国、美国等国家混凝土设计规范的异同,建议了对应的学时分配和能力考核点。  相似文献   

9.
网络攻防对抗仿真试验平台作为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综合实验平台,需要从实验环境、支撑的教学内容、扩展服务等多方面来进行建设.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作为网络攻防课程的教学、综合设计和科学及创新研究的开放式的对抗仿真试验平台,并以远程溢出攻击的实现为例给出仿真实例.实践表明,该试验平台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对推进网络攻防课程教学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岩石力学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地质工程等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分析传统岩石力学实验教学手段的局限性,将PFC数值模拟技术融入到岩石力学实验教学中。采用PFC软件模拟了岩石三轴压缩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和内部裂纹的扩展情况,表明PFC数值模拟技术在岩石力学实验教学中观察岩石破裂机理及其破坏演化过程等方面具有优越性,可弥补传统实验教学手段的不足,提高学生对岩石变形破坏过程的理解,加深学生对岩石破坏机理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岩石力学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1.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利用现代虚拟仿真最新技术,采取多种模式建立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以土木工程中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土木工程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案。依托真实系统和仿真实训中心,构建了土木工程应用领域广泛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短柱实验、振动台实验等九个实训项目,同时构建了工程结构实验中心三维仿真系统,功能包括实验中心室内、外场景的整体3D展示以及大型实验设备和特色实验系统的3D模型、功能展示和试验仿真。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在建筑行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混凝土内部流场复杂,数值模拟是研究混凝土器流场的一种非常有效手段.用RSM湍流模型,对不同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与文献数据和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CFD预测值和试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本文采用的计算模型适合模拟混凝土的流场和压降.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总是处于钢筋和相连构件的约束状态下,因而易于发生早期开裂.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晶须的掺入可提高UHTCC的抗压强度、延性及抗拉强度,物料的密度、粘度、入口速度相同的条件下,切向速度和轴向速度的整体分布规律不随混凝土直径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优势入手,研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中的引入及实施。分析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中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定位、教学内容及实施方案,重点从教学基础资料建设、教学推进方式及教学效果三方面,介绍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本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中的实践情况。教学实践表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手段的应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建筑工程CAD》是土木工程及管理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操作技能课和数值实验课程。基于课时少、任务重的现状,本文从教学内容、作业设置、课程考核,课堂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通过模拟设计院工作环境,精心设计了课堂绘图实战训练环节,锻炼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通过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的绘图设计兴趣,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Vis5D是美国威士康星-麦迪逊大学研发的数值模拟可视化系统,通过数据的导入实现数据的可视化,文章以Vis5D为平台,以热带气旋生消演变为虚拟仿真对象,通过模式数据的导入,实现热带气旋的生消演变的模拟,通过B/S模式的立体资源展示,以解决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热带气旋生消演变不直观等问题。本文以热带气旋生消演变过程模拟为例,旨在提出气象虚拟仿真切实有效的方法,以提高气象虚拟仿真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结合台州学院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践行先进教学理念、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多样化和综合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入手,对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展开探索。给出了水泥、混凝土、砂浆等土木工程材料具体教学建议,可为国内同类院校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胡建明 《考试周刊》2011,(61):144-145
本文介绍了仿真软件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环节中的一些做法.通过仿真虚拟实验平台与理论有机结合的教学手段,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改善了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使大家认识到仿真软件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针对泥石流实验教学需求,该文设计了泥石流室内模拟实验装置用于模拟泥石流的启动、运移和堆积,基于数值模拟软件对实验数值建模和模拟分析,构建泥石流虚拟仿真平台。使用该实验平台对实际泥石流问题进行分析,验证了其实用性。该实验平台可用于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开放性创新实验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完成实验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是学生将来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从一定程度上讲,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该专业毕业生水平的高低。同时,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为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对课程进行剖析和定位,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20.
网络实验的计算机仿真是利用计算机对所研究的系统结构、系统功能和系统行为进行动态实时模仿,即通过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来模拟网络内部数据传送过程,一些网络层原理的实验一般只能通过设计仿真系统进行试验验证。本文分析了网络数据包截获的实现原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网络数据包截获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可供计算机网络学习者进行仿真实验,同时也可给基于数据流异常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