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以"十二五"期间受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支持并已晋升为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优秀青年人才为研究对象,比较其与"十二五"期间通过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并到岗且到岗时年龄不满35岁(含)的海外青年人才,在基金项目支持、主要青年人才计划资助以及顶级期刊科研论文产出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国内本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情况,探讨影响本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主要因素及加强本土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建议举措。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能源领域中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奖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教育背景特征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在高层次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人才流动的一般规律,以及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下,高层次科技人才在学术产出方面所表现的不同特征,以期为我国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针对国内关于青年科技人才群体成长影响因素研究的不足,选取2012-2020年我国4 048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青年人才(以下简称“优青”)为研究样本,从性别、年龄、教育出身、学科领域、职业流动等维度分析青年科技人才的群体特征及其与人才成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优青的男女比例失衡,年龄主要集中在36~38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以“985”大学居多,工程材料学部的人数高于其他科学部,职业流动规模不大;表明性别、教育出身和学科领域对青年科技人才早期成长阶段有显著影响,职业流动不会影响人才成长速度,而年龄与人才成才时长之间有较强的负相关性。进而从有关人才项目设置年龄门槛合理性、对人才不问出身可能性、人才职业流动逻辑性三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科协在"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增设"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子奖项。"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共同设立并组织实施,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名额不超过10名,从不超过40岁的"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者中优中选优评选产生。该奖项旨在从成绩突出的青年科技人员中着力培养、发现和造就  相似文献   

5.
《学会》2004,(5)
为了更好地搭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展现才华的平台。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队伍的成长,中国科协将于2 0 0 4年11月在上海召开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会议的主题是“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会议的口号是“科技增强国力,青年开创未来”。学术交流的主要内容是:科学发展前沿  相似文献   

6.
《学会》2017,(11)
青年科技人才是未来国际科技竞争战场上的核心资源,是决定国家未来科技竞争力的关键资源,扶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是各国科技竞争政策的着力点。本文以青年科技人才特征、青年科技人才培育的问题与影响因素以及我国青年人才培育对策研究和国外青年人才培育研究状况为主题,对研究现状进行深入梳理,为深化青年科技人才培育研究提供了基础,为学会等社会组织扶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提供了有益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2012—2015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资助情况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科技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力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既应大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又应注重培养和激励青年科技人才。基于此,各部委都推出了一系列的青年人才项目,用于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创新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于2012年设立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优青"),其目的是支持那些工作在科研第一战线,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并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23,(S1):78-79
<正>为鼓励陕西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投身创新型省份建设,为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步伐、推动陕西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陕西省科协组织实施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2024—2025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设立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是为了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聚集的优势,以创新争先为主旨,强化对青年人才苗子的举荐,及早发现、重点扶持、加快培养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为其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必要的科研条件,指导青年人才过好“起步期”,激发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夯实职业基础,扶持青年人才逐步成长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优秀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9.
为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奋发进取,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健康成长,特制定本条例。 第一条 本奖定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奖”。 第二条 评选范围:在科技工作与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年龄在35周岁(做出成果时年龄为35周岁,申报年龄可为37周岁)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公开信息源获取2004-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的个人履历信息,对这72位获奖者的特征进行分析,包括性别结构、国家分布、年龄结构,挖掘对获奖产生重要影响的科研社会关系。结果发现,获奖者以男性居多,女性获奖者多属于生理学或医学领域;获奖者多为美国人,高水平的机构对科技人才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获奖者整体年龄偏大,其中高龄化学奖得主人数最多;科研社会关系对于年轻学者的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文章最后为我国培养国际科技人才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才资源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毋庸置疑,青年科研人才作为人才资源的重要力量则决定了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所处地位。如何适应党和国家科技人才发展的战略需求,如何培养造就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已经成为有科技"国家队"之称的中科院所面临着的重大课题。为实现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的战略部署、发展目标,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文章着眼于青年科研人员的行为模式分析,提出符合青年人才成长规律的建议,为制定切实可行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政策做作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对提高我国科研院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进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例,分析其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成效,总结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思路和做法,为农业科研院所促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青年科学基金是为促进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长和优秀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于1987年设立的。实践证明,它是科技界最受欢迎的一类基金形式,对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来说是春风雨露,是雪中送炭。它使青年科技人员大面积迅速成长,优秀者脱颖而出,在解决科技人才断层中功不可没。现结合力学学科青年科学基金的情况来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分析青年科技人才政策环境与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的相关性。以2011—2020年我国国家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情况为例,运用K-means聚类算法、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广东省科技人才政策支持系统对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广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政策环境促进了青年人才发展,广东省推进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全面培养新兴重点领域青年人才,青年人才主要集中于头部高水平大学。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全链条人才培育政策为依托,为青年科技人才营造良好灵活的发展环境,储备培养新兴重点产业青年科技人才,建设高水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学会》2010,(2):F0002-F0002
<正>2010年1月27日下午,在京中青年科学家2010年新春联谊会在友谊宾馆召开,百位中国青年科技奖历届获奖者围绕"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与责任"进行了座谈交  相似文献   

16.
培养跨世纪青年科技人才,是摆在全党、全国、全民族面前的紧迫任务。要使青年科技工作者尽快成长,为他们创造宽松有利的成才环境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结合当前实际,讨论影响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以期引起青年科技者和社会各界的注意,努力改善青年成才的内外环境,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朱若曦  单艳华 《学会》2023,(10):50-52
<正>口腔医学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是同时进行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的优秀人才,是医学界的“多面手”,也是沟通基础和临床研究、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口腔医学科技人才,尤其是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成才之路比较复杂,需要深入研究其成长特点和发展需求,并给予全方位的系统支持。今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倡导社会各界为青年人才健康全面成长提供支撑,为他们脱颖而出搭建平台,进一步为口腔医学人才持续成长提供了方案指导。为了更好地履行科技社团的社会职责,自2012年起,中华口腔医学会持续优化口腔医学领域人才培育和激励措施,依托各类科研项目,不断探索和优化口腔医学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8.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自2012年起设立,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体系中人才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起到了关键的助推作用。近年来,随着申请量的不断增加,项目的资助率逐年下降,竞争愈发激烈,对于申请人综合竞争力的要求不断提升,也需要我们在理性看待人才项目的基础上加强组织与管理。本文以2012—2018年批准的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基础,并以医学科学部为研究重点对项目资助情况及项目负责人成长特征进行分析,探索加强人才项目组织管理、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助力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的方法,希望能为相关工作提供支撑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7月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和生态学一级学科为支撑,在2012年和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实验室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获奖者1人,骨干成员120人、研究人员108人、  相似文献   

20.
青年科研队伍是最具创新活力的生力军,是开展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的主力军,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坚力量。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迫切需要加强青年科研队伍建设,切实建立有效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创造能力、活力和动力的人才发展环境。文章在分析重大科技成果产出过程中青年科研队伍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科学院青年科技人才自主培养主干计划"青年创新促进会"的经验成效;从多措并举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支持、营造青年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制度环境,以及打造多样性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平台3个方面,提出科技自立自强时代背景下优化我国青年科研队伍发展的系统性思路,建议进一步优化推广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发展共同体建设,加快促进青年科技人才跨学科合作,实现交叉融合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