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习者参与数学活动的经历以及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认识、情绪体验和观念意识。经验是教育和学习的基本构件和必要前提,它是获得直觉的源泉(活的知识),其根本价值是涵育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获得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关键是设计、组织好每一个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以获得条理化、多样化的经验内容。具体地,应该促进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在充分的交流中内化数学活动经验,在深刻的反思中升华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2.
廖淑珍 《广西教育》2013,(41):66-6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并向学生提供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经历“学数学”的过程,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正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虽然隐性的数学活动经验是抽象的,操作性不强,但我们可以根据其特征,从设计、组织好每一个教学活动入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做"数学和"思考"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以获得不同活动阶段的经验内容,促进学生从"经历"走向"经验"。"综合与实践"正是为学生提供了一种通过综合、实践的过程去"做"  相似文献   

4.
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课堂教学中关注数学体验的策略有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强烈体验的内驱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获得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数学体验;让学生经历"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获得科学发现的体验;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数学体验.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让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经历数学活动是积累活动经验的前提和关键,但是不是经历了数学活动,活动经验就自然积累了呢?"经历活动≠经验积累",观察有些课堂可以发现,有时学生好像在探究解决问题,但仔细分析,学生其实只是一个操作工。所以,只有扎实、睿智地开展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论数学活动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数学活动经验及其条理化的内涵,讨论了它们的教育与教学意义,提出将"丰富与条理化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为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行为、认知和情感的参与,获得对数学事实与经验的理性认知和情感态度。课堂教学中关注数学体验的策略有: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强烈体验的内驱力;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学生获得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数学体验;让学生经历“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获得科学发现的体验;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数学体验。  相似文献   

8.
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需要与观察、操作、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过程联系在一起,并产生于这些活动过程之中.也就是说,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活动中产生,是数学活动的产物,是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设计、组织好每一个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经历"做""听""说""想"和"反思"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以获得不同的知识,积累相关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对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与数学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一、对小学生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与数学素养的认识学生的数学素养不只包括对数  相似文献   

10.
数学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及时把所学知识内化,真正让学生由"经历"走向"经验",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学习效果与外在的学习情境密切相关。而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应该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并且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12.
贺春华 《考试周刊》2012,(54):71-71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人经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它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随着数学新课程对“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也日益成为数学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呢?  相似文献   

13.
吕燕兵 《基础教育研究》2011,(18):42+44-42,44
新课程数学教学倡导的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活动,绝不能依赖教师的权威去强迫学生学习数学,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进行教学,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夏金 《辽宁教育》2018,(1):53-5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而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与"思"的过程中积淀。因此,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5.
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从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探究活动得到了高度的关注,也已被广大师生所接受[1]。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阵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数学探究活动成为义务教育教材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目前,各种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都有探究活动设计,各有特色。数学课堂探究的氛围也很浓,老师总是尝试着将每一个概念、公式、定理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获得,甚至有“逢课必探究”的味道。这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带来的积极变化,但其中不乏探究活动设计不合理的现象存在。  相似文献   

16.
杜威认为:"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基于"动态的数学观",把数学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富有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索活动。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更关注过程的教学,"经历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知识的呈现方式,而且更是指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儿童学习概念有一个准备过程,这个过程就称为"概念的引入"。良好的概念引入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和掌握概念。现将数学教学中关于概念的引入列举数例,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8.
陈志丽 《中学生电脑》2014,(3):47-48,50
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必须在有效的目标指引下,经过学生亲历、内化、迁移的过程,要有生活中的亲历,活动中的亲历.但只有这些经历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调动数学思维,将这些经历提炼、内化、概括,最后迁移到其他的数学活动和学习中去,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有创造性的过程,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立勇 《广西教育》2014,(41):30-30
正数学经验的积累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数学教学应抓实数学活动,以丰富学生的感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积累必要的活动经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数学活动经验就是学生在经历必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对于数学的体验和认知的模式,是学生个体在具体的数学活动基础上获得的经验。下面谈三点促进学生经验积累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由"双基"变成"四基",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是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性需求,也是对学生数学活动操作性的一次飞跃。学生要更好地获得基本活动经验,必须以有效的数学活动为基础,从而经历活动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