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7 毫秒
1.
面向未来的美国新闻教育改革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5年5月美国卡耐基基金会、奈特基金会联合5所美国著名大学推出"卡耐基-奈特未来新闻教育计划",至今已4个年头.这一项目以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世纪新闻人才为宗旨,其具体内容及举措包括开展新闻研究、拓展新闻课程和强化新闻实践3个方面.本论文拟通过对"卡耐基-奈特未来新闻教育计划"的梳理与分析,弄清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以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之借鉴.  相似文献   

2.
当信息传播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时,整个社会对新闻传播教育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建设国家软实力,需要新闻教育为政府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二是电信部门抢滩新媒体市场,需要新闻教育为电信行业输送大量的内容制作人才;三是在公民新闻快速崛起的时代,传统媒体需要新闻教育培养更多的能做深度报道的记者。社会的需要既是新闻教育面临的挑战,也是新闻教育未来发展的三个主要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在最近举办的一个全省性新闻传播学教师培训班上,一家全国性大型门户网站的高管对于高校如何培养新媒体人才的“寄语”是“少上课”,潜台词是上课已没用,就不要浪费时间了. 当前的新闻传播教育,就高校老师来说,虽然已经感受到媒体用人市场需求的变化,有了变革的意识,但由于长期以来教育、教学经历的惯性使然,改变的动力不足.可对于媒体用人单位来说,新媒体发展的日新月异,发展机遇稍纵即逝,已经等不及高校教学改革的“从容”和“矜持”了.  相似文献   

4.
周根红 《青年记者》2012,(18):103-104
随着近年来财经新闻的迅速发展,财经新闻专业教育也成为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兴增长点.不过,美国开办财经新闻教育的高校相对来说还比较少,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几所学校在传统新闻教育之外开设有专门的财经新闻项目(研究方向),旨在为美国一流的财经媒体与大型综合媒体培养优秀财经新闻人才.虽然当前美国财经新闻教育并非我们国内通常意义上的本科教育,而是类似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但是,美国财经新闻教育的模式和特点,能够为国内开办财经新闻专业的高校提供一些借鉴,以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财经新闻专业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维璐  胡艳 《新闻传播》2005,(12):48-51
新闻教育在美国的存在和发展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不仅为美国新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较为全面和规范的教育,而且其教育模式也一直为世界各国所借鉴。对传统的美国的新闻教育,台湾学者郑贞铭教授曾经概括为三个特点:(1)以实务训练为本位,重视实际业务技能的培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基础业务课程非常充实。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8,(8):68-77
我国新闻史学界有一种共识,中国的新闻教育是从美国横向移植过来的。这其中,"密苏里帮"之中国成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他们是美国新闻教育移植到我国的实际操盘手。本文通过考察汪英宾、黄宪昭、梁士纯和马星野的教学实践和新闻实践,发现这种移植是有限的,他们只是将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具体的、也是最容易模仿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引入中国,但美国式的新闻理念、新闻专业主义并未随着"密苏里模式"一同进入中国的新闻教育场域。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教育在民国时期发生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邵飘萍、谢六逸、成舍我、顾执中等一批杰出的新闻教育家,他们从理论、实践两方面对中国新闻教育做出贡献:一方面他们强调新闻教育的重要性,提出理论与实践并举、强调通才教育、记者素养教育的新闻教育观念;另一方面创办新闻教育机构、进行教学方案设计、编撰教学讲义教材、开展新闻学研究。这些教育贡献背后是教育家们对中国报业的忧虑,也源于他们自身的新闻从业经验和留学西方的教育经历。也正是由于这些新闻教育家的贡献,培养了一批新闻人才,使得我国的新闻教育得以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明宇 《新闻知识》2005,(12):53-55,44
当今世界局势的纷繁芜杂和各国发展的瞬息万变,将新闻事业的重要地位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此同时,新闻教育的规范化、合理化、针对性、综合性及人文性也日益引起各国重视。信息时代的新闻掺合了高科技的因素,如何培养出高效率、多技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新闻人才无疑是新闻教育的重头戏。美国是世界近代新闻教育的发源地而中国是后起之秀。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时代,新闻已经变得无所不在.美国人通过无数终端上的多媒体平台,以各种形式接触到新闻.那个人们忠诚于某种媒体形式或某个新闻组织的时代一去不返了.绝大多数的美国人使用多媒体平台获得新闻,包括全国性的电视台、地方电视台、互联网、地方报纸、广播和全国性报纸.46%的美国人认为在具备代表性的一天中,他们会通过4~6种媒体平台获取新闻.仅有7%的人在具备代表性的一天中,只通过单一的媒体形式获取新闻.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新闻教育的职业化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鹂  吴廷俊 《现代传播》2005,(4):98-101
美国的新闻教育最为明显的特征即“职业化”特征。“职业化”是指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新闻实务工作的需要,但是“职业化”的思想却是深刻的。美国新闻教育的职业化思想中包含三个因素:技能训练、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和学术性。本文详细探讨了三种要素的定义和它们各自的发展背景,并进一步研究了三要素在形成职业化思想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新闻教育是为了向学生讲述各种新闻知识以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从而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新闻人才的专业教育.新闻教育主要以正规的、系统的学院教育形式出现,自1918年新闻教育始发以来,距今已经有九十网年的历史.从新闻教育近百年的历史可以看出,我国新闻教育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新闻人才.但是,为了发展就要不断地革新,传统的中国新闻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弊端.本文结合新闻教育实践对新闻发展趋势进行一系列剖析,并给予一定的有效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黄瑚 《新闻前哨》2014,(9):11-12
新闻教育如何顺应时代作出新的改革.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新闻传播环境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剧变,传统的新闻传播手段和数字化、网络化的传播手段趋于融合.社会化媒体出现以及心理发展已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传受关系,传播和受众的关系,使得新闻传播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每一个人都是记者、每一个人都是传者,传统的新闻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于新闻业界的现实状况,传统的模式培养出来的新闻人才在今天已经不能满足媒介融合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段勃 《当代传播》2011,(4):99-101
中国新闻教育在初创时期深受美国影响,1949年后,又开始全面借鉴苏联模式.目前中国的新闻教育和美国差异明显,这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学分要求、课程设置、教师背景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等等方面,中国新闻教育需要对自身的新闻教育体系进行客观地审视和分析,弃劣纳优,培养适合未来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14.
正受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委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于2013年11月启动了对国内若干家具有代表性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主题是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调研小组选取18家国内新闻传播院系为样本,通过数据整理、深度访谈等形式对18家院校分别撰写了分报告。调研的18家国内新闻传播院系包括(按音序排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传  相似文献   

15.
蔡雯 《今传媒》2005,(10X):10-11
在传媒产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美国,对新闻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最近一年我借美国富布莱特项目提供的机会在美国多所新闻传播学院和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新闻机构对新闻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与以往相比有两方面要求更高,那就是:更加强调专业报道领域中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更加重视对各类型媒介的传播技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从1989年至今,举世闻名的“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已经十多年未出现 中国评委的身影了。 去年夏天,荷兰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秘书长文森特·门泽尔先生应邀参加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和世界华人摄影学会联合举办的《世界摄影家眼中的上海》大型摄影活动,我有幸地被他邀请担任2000年“荷赛”评委会的评委。虽说我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已经整整40个年头了,也曾在国内的各类摄影展中担任过近50次评委,但作为国际评委参加国际性摄影展的评选,却还是头一回。 “荷赛”评选分为两个阶段 2000年 2月 4日至 2月11日,第 4…  相似文献   

17.
我所了解的美国新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所了解的美国新闻教育□陈文炳美国的新闻业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产业,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运作和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因而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新闻教育的发展。据统计,全美各地现有新闻院校几百家,其中仅研究生院就有171家。美国新闻院校大致可分为两大...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只有十来所大学有新闻专业,现在已经发展到全国500多所大学设置了新闻专业。到2005年,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由1994年以前的66个发展到661个,其中2004年一年间就增加了202个专业点,在校生也超过13万人。①然而由于高校人才的泛式培养,在新闻教育中缺乏人才的专业细分,在实际求职中,缺乏竞争优势,与中文类专业毕业生区分度不大,这是长期困扰高校新闻传播教育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美国新闻传播教育专刊《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者》(Journalism & MassCommunication Educator)近10年的148篇研究性论文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对不同媒介类型和不同学科方向的关注、作者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内容分析,以期管窥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的现状,从而为世界尤其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研究发现,美国新闻传播研究所涉主题丰富,理念争论减少,教育制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问题的研究增多;研究方法倾向于使用调查法、内容分析法等定量研究方法;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目标不在于为某个类型的媒体培养合格的人才,而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其所在专业要求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作者呈国际化、多学科化、多层次化的特点,但仍存在一定的学术垄断现象。  相似文献   

20.
张智华 《新闻世界》2013,(6):232-234
本文选取了七所有代表性的开设有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院校,从建系历史、所属学院、本科教育、硕士教育和博士教育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新闻传播学地位得到提升,基础理论内容得到了充实,相关的研究方向得到了扩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新闻传播学与广播电视学、公共关系学、编辑出版学和大众传播学等各自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研究方向等没有界定清楚;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对新闻传播学人才的培养和媒体对新闻传播学人才的需求存在矛盾,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