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开展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颁布,使得研究性学习课程成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课程.但由于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形态、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仍在探索阶段,在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过程中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若不及时纠偏,很可能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全面深入的开展.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研究性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热点,人们对它的重要性也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目前,很多学校开设了研究性课程,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目前的现状看,大多数学校仍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单独的课程,没有和学科教学结合.研究性学习不是"研究性课程"的专利,它是一种学习方法,只有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学科教学中去,融入课堂教学中以真正的改善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才会更有生机.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程形态,它有开放性、问题性、实践性、过程性、应用性、差异性等特点. 体育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组织实施方法. 体育教学研究性学习中应注意研究性学习课程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区别与联系,解决好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指导作用的关系,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研究性学习具有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内容丰富性、评价方法多样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课程实施手段,还是优化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加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是培养符合社会期望的人才的重要措施.实施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教学,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观念,开发大学研究性学习课程(校本课程),撰写研究性学习方案,真正落实研究性学习策略,从而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产生和研究性学习方法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和推广,无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亮丽的最具魅力的风景线.而研究性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既是研究性学习中重要目标之一,又是能否有效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关键之所在,动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是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实施的新型学习方式.课程整合是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本文在论述研究性学习和课程整合概念基础上,从课程整合的角度,分析了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策略以及由此产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刘旭莹 《文教资料》2008,(6):183-184
教育部规定把"研究性学习"课程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究性学习"课程对师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师教育只有转变观念,合理安排课程,加强研究性和实践性学习,强化考核,才能为基础教育培养出合格师资.  相似文献   

8.
研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被列入高中必修课程.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实践中,从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素养提升、选题指导、全过程服务三方面“给力”指导,有效地促进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学习"作为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纳入课程计划,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对高中教师,特别是对担任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中学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随着研究性课程的不断深入,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开放意识,构建、探索开放题是开展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同时,数学研究性学习是面向全体中学生的必修课.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我国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措施。然而 ,这一课程又同时被理解为一种学习方式 ,从而使人们对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产生了种种模糊认识。一些人认为 ,这两种学习方式是完全一样的 ,只是名称不同 ;而另一些人认为 ,研究性学习是比探究学习更加“高级”的学习方式 ,它应该包含探究学习。本文提出 ,应该将研究性学习看成是探究学习的特殊形式 ,主要用于面向跨学科的现实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中 ;除了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促进学生探究学习以外 ,还应该在学科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12.
Currently the challenges in e-Learning are converging the learning content from various sources and managing them within e-learning practices. Data mining learning algorithms can be used and the contents can be converged based on the Metadata of the objects. Ensemble methods use multiple learning algorithms and it can be used to converge the Learning Objects from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s (LMS) and Knowledge Objects from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KMS). This can increas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earning system, especially when there is different content available from a variety of models. In this research, Data mining ensemble techniques are used so that an appropriate learning content is delivered to the learner. By converging, the learning content from various sources the Learning system pedagogies can also be revolutionized and a right learning path can be provided to the learners. This research work uses various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for converging and are evaluated using statistical measures.  相似文献   

13.
晋学是以山西古代文化为研究客体的地域文化学科,应在过去晋文化研究的基础之上,按照学科建设的要求,拓宽研究领域,提升研究水平,力争全面而深刻地反映晋文化的特色,以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推动先进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Although there is abundant experimental metamemory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students’ monitoring, regulation of learning, and learning outcomes, relatively little of this work has influenced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Metamemory research, traditionally based on experimental paradigms from cognitive psychology, can potentially contribute to designing and improving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that foster self-monitoring and self-regulation in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 learners. We describe the metamemory paradigm, and provide a short overview of the insights it has generated with regard to improving metacognitive skills in these groups of learners. Moreover, we summarize the contributions to this special issue on translating insights from cognitive psychology research on metamemory to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and describe possible theme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that could further bridge the gap between fundamental and more applied research on metacognition, so as to design effective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15.
成人片段学习不仅是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基于成人学习特点的学习形式。近年来,成人片段学习逐渐被我国研究者关注,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梳理和归纳了我国成人片段学习研究的成果,反思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我国成人片段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Mblog的非正式学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式学习指在正规学校教育或继续教育之外,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的学习方式,它占个体所学知识的80%以上。由于非正式学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更好的进行非正式学习一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移动博客(Mblog)是作为一种新兴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有即时、移动、个人、方便等特征,非常适合于非正式学习。详细介绍了Mblog的内涵特点,分析了Mblog在非正式学习上的优势,提出了基于Moblog的非正式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17.
陈莉 《复旦教育论坛》2022,20(2):96-104
近年来公众科学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的开放式研究和学习模式已在一些发达国家快速发展。通过对“萤火虫守望”这一公众科学项目发展历程的整理分析,可以看到公众科学项目是通过大规模志愿者的参与形成持续不断的知识生成来维持和发展的,其发展的实质是学习网络的不断扩大与复杂化。个案研究发现:公众科学项目本质上是扩大了的组织化学习系统,在项目运行中具有分布式认知责任与认知过程模式化相统一、技术支持下共同探究和共享知识库在交互中共同发展、线上线下无缝衔接等特点;项目管理的基本经验是通过技术支持落实“学习者中心”理念,培养、激发志愿者创新学习行为以推动项目发展。总之,学习和科研相互促进并在互动中推动公众科学发展,发展公众科学可以在推动科学发展同时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因此,我国有必要大力发展公众科学,并推动知识管理体制创新和创建更加开放的新型教育生态。  相似文献   

18.
试论学习型组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1世纪是新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学习型组织能够适应其剧烈变化的环境,因此是未来组织的主要模式之一.学习型组织理论涉及到学习型组织的定义、特征、组织学习以及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等内容,已经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系统地回顾学习型组织理论,有助于明确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学习成绩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的就应该是对英语阅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任何事物的原动力,缺少了它,整个学习的机器就会失去燃料,最后只能以失败告终。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英语阅读水平,教师不仅需要更新教学观念,认真钻研教法、学法,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英语阅读的基础上提高成绩。该文将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Learning in and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requires motivational competence and effective learning strategies in individual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ettings. Being able to strategically regulate one’s own learning and that of others is a vital and increasingly important skill. Most learners are not equipped to regulate and direct their own learning or might lack the motivation to do so. Additionally, if self-regulation of learning is difficult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it becomes even more difficult when interacting with peers and in teams, known as co-regulation and shared regulation. Fortunately, recent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regulation can be both learned and also often supported with self-regulation tools and/or environ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recent trends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research, focusing especially on regulating learning in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It is concluded that today’s education should help learners become aware of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 a learning situation, so as to help them develop skills and strategies to continue to learn throughout their l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