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张国松 《现代语文》2005,(11):95-97
近年来,香港语文教育界传播着"用普通话教中文"的声音.有人主张用普通话教中文,认为这是解决目前香港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法宝,有助于提升香港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有人认为这不仅无助于解决学生的语文问题,反而是人为地设置障碍,迫使师生运用一种双方都不熟练的语言,最终只会收到得不偿失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香港中学中文科课程发展概况香港教育学院何文胜在香港,中文科课程主要包括中国语文科、中国文学科和中国语文及文化科。除上述中文科的正规课程外,还配合一些课外活动,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科的兴趣和语文的能力,例如各学校都设立有关上述科目的兴趣小组或中文学会。学科...  相似文献   

3.
在强调“两文三语”的香港,中文教学具有和其他华语地区不同的含义。香港中文教学里的听说教学,指的是粤语的听说教学。我的粤语能力有限,不准备谈论粤语的听说教学。至于听说粤语和听说普通话的能力,从语言教学、全球化的语言应用环境与语言规划的角度来看,哪个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香港社会流通的中文书面语归类为:标准中文、粤式中文、港式中文、中英混合文等四类,文中比较了上述各类书面语的不同,特别分析了在香港广泛流通的港式中文的特点,包括受粤语影响的港式中文,受英语影响的港式中文,受文言影响的港式中文以及多种形式混合的港式中文。笔者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阐述了港式中文产生的背景,并介绍了香港学界对港式中文的截然不同的评论。文章指出港式中文是香港中文书面语的一种客观存在,也反映出香港社区中语言文化多元化的现象,但仍希望改善港式中文,提高香港的中文水平。  相似文献   

5.
香港教育局在2014年推出应用学习中文课程,通过对课程的内容设计、评估方法、教授方法的初步探讨,发现现行课程对高中非华语学生的中文教育支持和配套未臻完善,包括教程编排不当、评估时序过急、教师资历不足等。结合香港的教育现状以及非华语学生的背景资料提出有效可行的建议:加强课程宣传;增强师资培训;教育局调配生源;课程增加粤语拼音和发音内容;延迟评估时间和重新分配评估分数比例。  相似文献   

6.
香港的语文教学缺乏拼音元素:粤语语文教学从不教拼音,英语教学也不教国际音标.普通话教学虽然有拼音教学,但理念不清,目标不明.在中小学的普通话课程大纲中规定小学一年级开始教普通话,四年级才开始教声调,五、六年级教声母、韵母;中学再来循环教拼音,但都只作为"语音知识"来教学.虽然有几所用普通话教授语文的小学尝试把拼音提前在小一或小二集中一段时间进行教学,但却未能将拼音教学与语文的识字教学、读写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香港的中学分为四类:英文文法中学(简称英文中学)、中文中学、工业中学和职业先修学校。全部为五年制。香港的英文中学和中文中学都是普通中学。香港中学的教材的编写和出版不在政府职责范围,但中学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则由政府教育署负责编订。目前,香港各类中学统一设置的有关中文科目共有四门:中文语文科、中国文学科、中国历史科和普通话科。其中中国语文科和中国历史科为必修科,余二科为选修。四门中文  相似文献   

8.
高师中文专业普通话教学亟待改革,而搞好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因此,要提高高师中文专业普通话教学的效率,首先要搞好普通话课程的建设.本文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教材建设、课程设置这四个方面对高师中文专业的普通话课程建设做了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香港特别行政区推行"两文三语"政策,即以中文、英文为书面语,以广东话、普通话和英语为口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香港法定语文条例》,中文和英文都是香港的法定语文。因此,香港的中小学教育中有两门语文学科,即"中国语文"与"英国语文",相当于内地中小学的语文与英语。根据2000年香港教育统筹委员会发布的《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分别于2004年、2005年和  相似文献   

10.
中文是香港大多数学生的母语,学生已经从日常生活中积累一定的语汇和语言经验。课程以能力为主导,旨在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自学能力,增进他们的语文知识和其他生活常识,并使他们获得文学、文化、品  相似文献   

11.
梁金凤 《广西教育》2013,(39):111-112
目前,广西高职院校语文类课程教学发展受到制约,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站建设不能满足现有需求。为推进语文类课程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普通话辅导,把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语言能力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切实加强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职业认知和顶岗实习中强化学生职业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思考中文类师范学生求职必须具备的主要专业技能:一是扎实的语文教学基本功;二是到位的分析语文教材能力;三是优秀的中学语文教育实习;四是突出的中文专业和教学教改科研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归宿,从学校和学生两个主体,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四项能力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学科现状、教材现状、教师现状和学生现状存在的问题,为破解语文教学边缘化问题,主张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要将专业学习与应用文写作相结合,组编各专业实用应用文写作教材;在传统优势学科基础上,试行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运用团学工作平台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以构建大语文观的新思路整合现有教材;提升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开展"中文实习生进课堂教育计划";全面改善教师工作环境,丰富教师业余活动;以提高学生学习大学语文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练好自己的"笔力",提高普通话水平,拓宽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渠道和参与面,从而扭转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香港因殖民地统治,形成了与内地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港式中文"就是这种文化背景的的产物。与内地相比,香港语文教学的理念不同,重工具性,轻人文性,强调创造性;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教学文字不同,香港的课堂语言是粤语,使用繁体字;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不同,重在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聆听、说话和思维等语文能力,重在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文化的认识。香港所使用的教材、采用的教学方法、考试范围等也与内地不同。香港的教师和学生与内地相比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阅读能力又是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最基本的能力,它不仅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且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是培养能力的课程,所以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一定要注意训练,不断发展听说读写的能力。"本文主要阐述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观照普通话水平测试(PSC),说明香港地区PSC的成绩具有社会语言学的特殊意义,应试人的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方言母语对测试成绩起了制约作用。调查发现,女性应试人的测试成绩明显高于男性应试人;年龄差异而造成的测试成绩差异不那么突出;普通话教师在"考级"方面,表现优秀;应试人的学历与考获的成绩没有直接关系;以粤语为母语的香港人,他们参加PSC,基本上考获三级,说"合格的普通话"。提高粤语区人的普通话水平,成为香港社会推普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检定香港推普成效的一条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是培养能力的课程,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一定要注重训练,发展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培养学生独立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8.
香港中文教育政策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特区政府以“两文三语”为目标的中文教育政策,是香港总体语言政策的构成部分,文章从推广普通话、推行母语教学、以普通话教授中文及推行简化字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9.
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普通话属于素材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它是学生学习和收获的对象,比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普通话作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它作用于语文课程,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对象和获得语言能力的目标,与语文课程之间存在着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香港属粤语地区,一直以来,香港的普通话教学研究倾向中小学课堂教学问题的解决,甚少提及职业普通话培训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角色扮演对提高职业普通话教学成效的问题,并以餐饮服务业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