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兴国山歌是赣南客家山歌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我国南方传统民歌中具有代表性的山歌歌种,也是我国民间艺苑中一束奇葩异卉。本文以兴国山歌为对象,从传承方式和审美价值两个角度作归纳和研究,提出了家族影响、师徒传承和竞赛刺激三种传承方式和审美愉悦、传播知识两种文化价值的认识,为兴国山歌的继承和发扬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古至今,一些技艺的传承,都依靠师徒制得以实现,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师徒制是一种有效的技能传授方式。一段时间内,师徒制也被应用于我国许多专业的教育教学,取得了不错的育人效果。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条件的变化,师徒制在职业教育中逐渐褪色,甚至  相似文献   

3.
毕摩是彝族民间主持宗教祭祀的祭司,是彝族民间传统知识和生产经验的集大成者,掌握彝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被称为是知识最丰富的人。毕摩技艺在师徒间的传承,实行心口相授、耳提面命的方式,遵循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毕摩教与学的因素越来越多,保护与传承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要摆脱传承过程中出现的困局,需在毕摩教学中引入开放和共享的传习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让毕摩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4.
毕摩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体系架构的核心部分,毕摩文化传承方式具有特定的机制,其传承条件和动机彰显了毕摩父系传承的合理性,学习毕摩文化过程则体现了毕摩文化传承制度的师徒式教育特点,毕摩文化传承制度促进了毕摩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彝族毕摩传承是师徒式、非制度化的精英教育。在历史的进程中,毕摩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毕摩人才,使毕摩在彝族社会中得以长期存在和延续。彝民族成员及其毕摩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传承方式,这与其毕摩文化传播语境、口传与书写的有机结合方式、口头"声教"的传统息息相关。毕摩独特的传承方式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教学来说是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作为康巴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藏族绘画艺术流派,德格八邦噶玛噶孜画派正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艺术价值。从建立画派至今,噶玛噶孜画派经过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并伴随各时代的文化变迁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在传统的寺庙、师徒传承基础上出现更多的传承方式和途径以便在适应时代的大文化环境下继续弘扬画派精髓。作为宝贵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八邦噶玛噶孜画派的传承情况依旧不容乐观,需要自身的更大发展和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一武术礼仪教育的表现形式1儒家"礼""仁"思想在武术礼仪教育中的体现"家"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基本模型,也是中国人内心最基本的情感倾向。以师徒传承习武方式结聚的这种社会群体,其内部呈现出鲜明的家族式结构特点。儒家"礼"思想所建构的等级差异,可以说在武术界中师徒关系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外在的礼法规矩不仅要求习武者要从行为...  相似文献   

8.
吴文化的生成与变迁,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形势、移民结构的规定和影响。吴文化有着独特的区域特征.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产生深刻的影响。吴地区先秦以来传承不息的迷信鬼神文化传统奠定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社会心理底蕴:吴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促使佛教、道教鬼神观念向民间鬼神信仰渗透,丰富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内容;吴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促使多种民间宗教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梅花拳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发生着变迁,也遭遇到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变化给它带来的巨大冲击。河北广宗县核桃园乡杨庄是梅花拳的一个重要传承地,杨庄村民长久以来一直习练梅花拳,形成了一种悠久的武术文化传统。本文以实地调查所获资料为基础,描述了杨庄梅花拳文化传统的形成、传承方式及其历史变迁,同时着重关注了梅花拳在当下所遭遇到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仪式音声在民间信仰活态传承与变迁中存在较多可变因素。包括语言、音声行为以及传习中重要的师承关系等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仪式音声在不同区域内自身的形态和发展,这些因素在信仰仪式中呈现的动态对于仪式音声的构成以及变化都以显性存在的方式影响有时甚至操纵着民间信仰的传承与变迁。  相似文献   

11.
蒙古族萨满教从远古社会跨越了不同的历史时代,命运几经沉浮而能够延续至今,与它的巫医身份直接相关。在16世纪中叶藏医学随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之前,是民间经验医疗与萨满巫医的医疗实践共生、共存的阶段。可以说蒙古族古代医学是由以萨满医术为代表的原生性宗教医疗与民间医疗共同组成。萨满医术对蒙古族传统医学的影响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传统疗术上。萨满巫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医疗方法和经验,丰富、发展了民间医疗的内容,为蒙古族传统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剖析蒙古族传统体育现状的基础上,对蒙古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出五条对策加强蒙古族传统体育教育;加强蒙古族传统体育科学理论研究;大力加强师资力量培养;全面推广和普及蒙古族传统体育;进一步深化蒙古族传统体育改革。  相似文献   

13.
利用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分析蒙古舞的原生态风格,会对它的起源、精神底蕴及其审美特征等有一个概括的认识。蒙古族的历史化造就了蒙古舞的传统风格。发展到现代社会,规范化了的原生态风格保存于蒙古舞的基本造型和各种步法中。传统的形象(写实)图谱记录法。无法将舞蹈的立体空间、几何结构、运动规律和情感因素等表现出来。而利用拉班舞谱记录法和头川昭子图谱记录法等现代西方舞蹈记录法绘制蒙古舞图表。很多疑难问题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当代社会经济的巨大转变,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普遍遭遇了困境。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传承文化的作用,需要完整的法律保护。因此应当通过各效力层次的法律文件,规定可行的保护措施。运用政府规章把少数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规定为法定假日,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法律保护方式。  相似文献   

15.
护理学是从作为临床医学的分支演变为医学体系中相对独立的一门学科,现代社会的护士不仅是医生的助手,也和医生、药师等其他技术人更一样共同承担医疗保健任务,是医疗保健队伍中地位平等的一员.我们要构建和谐的现代中国护理医学教育体系.必须找出症结,统筹兼顾.尤其要创新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各层次护理学课程的整合和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杨凯 《培训与研究》2006,23(3):98-100
从科学技术发展看,21世纪将是高科技群体飞速发展和新的科技革命、社会革命相继到来的世纪,也是又一次伟大的文艺复兴和大智大德的新人辈出的世纪。人类的未来,国家的命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有智慧又敢于创新的人。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在21世纪具有客观必然性和至关重要的现实需要。大学承担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历史使命,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大科学研究领域已经摆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17.
A marke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on medications for depression,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and other conditions may have intimidated us into believing that we all need to be medical expert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what educators need to do is accept our limitations and recognize that our traditional strengths may be just what the doctor ordered.  相似文献   

18.
道德是文化中的一种,道德随着文化的进化而进化。中国社会正以市场经济的建构为中介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中国民众正从传统深处走出来,与新的生存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会面,从而由传统的自在自发的活动主体向现代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转型。同样德育模式也面临着重要的转型。文章通过引入一个文化的立场,使道德研究回归到本真状态,可以说是一种道德教育元研究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现代服饰是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提炼的基础上,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结合,以现代人的审美眼光打造富有传统风格的服饰,使得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以传承和体现。现代蒙古族舞蹈服饰在设计上继承了蒙古族各部落服饰的设计风格,将经典元素加以提炼和丰富,同时减去了繁琐的装饰,以最具表现舞蹈精神内涵的服饰出现在舞台上。  相似文献   

20.
严复不仅比较全面地接受了西方自然科学的进化论和生存竞争的社会进化论,而且用逻辑方法解释了科学的发展并提出了科学方法论。严复翻译《天演论》时,根据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需要,对原著的思想有取舍、有发挥,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在译著中附加了大量按语,把传统的"势"、"理"、"天"与天演进化规律结合起来,赋予新的内涵,从而构成了他进化史观的重要内容。这样做一方面便于国人接受,另一方面也是严复用进化论论证自强保种、民族竞争、人类进步的需要。严复的天演进化思想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