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际反恐与保障基本人权--兼评美国当前的反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恐怖主义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公害",国际反恐势在必行.国际反恐必须纳入国际法和国际反恐公约的框架内,应以促进和平与发展、保障基本人权为最终目的.美国当前进行的反恐战争,在某些方面违背了国际法和国际反恐公约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西班牙反恐怖主义犯罪中的国家安全和个人权利的平衡、立法反应、司法审查、情报搜集、审讯恐怖嫌疑人、审判及刑罚六个大的断片的介绍和分析,可以从横向和纵向解析西班牙反恐。西班牙反恐是在传统刑法框架内进行,把恐怖主义当做刑事犯罪看待,但又在某些方面区别对待,以显示其特殊性,其中,封闭性拘押是西班牙反恐斗争中一项饱受争议的措施。但和美国等国家所奉行的激进的反恐政策相比,西班牙反恐是柔性反恐。  相似文献   

3.
“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开始了反恐的进程。在美国国内,尤其各州,主要通过修改州的法律,进行政府机构改革或重组来配合联邦政府的反恐努力,为反恐提供法律保障和体制保障。在美国反恐进程中,也可以着到它所面临的矛盾,如何正确处理这些矛盾,成为美国各级政府反恐胜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在恐怖分子肆虐的今天,反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反恐的专业阵营——法学院,反恐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美国的大部分法学院都开设有反恐课程,反恐意识更是深入人心;反观我国,开设与反恐有关的课程的大学则很少,这和反恐全球化及我国日益严峻的反恐形势是不同步的。为此,我国大学法学院应借鉴美国法学院反恐教育的成功经验,开设反恐课程,完善我国的反恐教育体系,为我国的反恐斗争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5.
ISIS通过网络进行恐怖主义活动,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了潜在威胁。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反恐形势日益严峻,必须加快网络反恐机制的构建。文章通过对ISIS相关恐怖主义活动及其特点和对我国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得出我们需要合理界定"网络恐怖主义"这一概念,同时加强网络反恐的机制建设与网络反恐法律制度建设等,来实现对网络反恐活动的治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开发软件对反恐排爆机器人虚拟实验系统进行功能开发,该系统应用于反恐排爆机器人教学,建立D-H机械臂坐标系,实现反恐排爆机器人结构认知、装配操作、工作空间、关节运动控制,实现人机交互,利用D-H参数法建立反恐排爆机器人运动学模型,进行了正、逆运动学求解及轨迹规划。系统有着较好的沉浸性与交互性,能够完成反恐排爆机器人的虚拟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形势的日益复杂化,一些国家难以摆脱遭受恐怖袭击的梦魇。有时,恐怖分子甚至会利用动物携带炸弹来进行恐怖袭击。其实,反恐部队也在训练动物来进行反恐。与人相比,动物在某些方面的反恐能力更加优越,隐蔽性也更好。目前,一些国家已经训练出多种动物特种兵,它们正逐步参与到反恐战争之中。  相似文献   

8.
从反恐教育效果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入手,设计了军校本科生反恐教育效果的调查问卷,并开展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受访者的反恐教育效果处于较差或较好的水平,反恐教育效果较好的人数所占比例为56.34%,反恐教育效果好的人数所占比例为5.63%;随着年级的递进,反恐教育的效果稳步提升。针对问卷调查的情况,提出应从加强反恐宣传与提高反恐意识、优化反恐教育体制、升级物质条件与强化实践教学、丰富反恐教育资源四个方面入手来完善现有的反恐教育。  相似文献   

9.
当前反恐形势严峻,军队作为反恐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以反恐专业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反恐能力建设。立足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合训专业,以培养技战融合式反恐专业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处置能力为主线,构建了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优化了教学团队,革新了教学方法,整合了教学资源,全面提高了教学效果,提升了反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反恐刑事政策对于指导和促进反恐刑事法治至关重要。反恐刑事政策就是国家遏制恐怖活动犯罪的刑事对策。我国应当确立和贯彻四项反恐刑事政策:一是宽严相济、以严为主;二是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三是打早打小、预防为主;四是注重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全球战略经历了从超越遏制战略、参与和扩展战略到先发制人战略的嬗变,但其核心是确保美国的单极霸权不受动摇,并试图从意识形态的角度为这些战略寻求某种道义的或国际法意义上的合理性。考察美国发动的科索沃战争及以反恐防扩为目的的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仍能较清晰地看到美国全球战略中意识形态的烙印以及与冷战时一脉相承的政策特征。由此可见,意识形态仍将是美国未来较长时间内实施其全球战略重要的考量因素。  相似文献   

12.
日本新世纪文学与二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但是其主题既不是反对侵略战争,也不是反对战败,而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对整个世界大战进行反思,描写战争的残酷,战时经济困乏以及给普通民众造成的感情扭曲等的心理创伤。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反战、厌战的思想意识,其中既有深层次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也与作家的个人体验密切相关。日本反战文学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战争的揭露,二是对核战争的反对。纵观日本二战后的文坛,无论从数量上或质量上说,这一意义上的反战文学一直占主导地位。日本新世纪文学是从反战文学起步的。但是也毋庸讳言,由于战前的错误教育和舆论导向,日本人和日本作家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的认识和态度不尽一致,所以日本当代反战文学并不是清一色的反对侵略战争的文学,也存在打着反战的旗号为军国主义分子招魂和美化侵略战争的所谓反战文学。二者针锋相对、壁垒分明。,我们期待着日本作家能从加害者的角度,从整体上,从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探讨和剖析这场浩劫的内在原因;如能对这场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给予必要的批判,将具有更加发人深省的影响和巨大推动力量。倘若如此。这必将是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福音。  相似文献   

13.
《孙子兵法》作为兵学经典,包含了丰富的军事思想。其中,"兵者,国之大事"、"不战而屈人之兵"、"兵无选锋,曰北"、"预交诸侯"等对于从战略层次上做好防恐工作、加强反恐斗争、应对我国日趋严重的恐怖活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期间 ,在日本著名反战作家鹿地亘的领导下 ,部分被俘的日本士兵在中国国民党统治区积极开展反战活动 ,反对日本侵略中国 ,取得较大成效  相似文献   

15.
二战以来,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日益泛滥,恐怖组织和个人使用暴力或其他毁灭性手段,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社会的极度恐慌,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自美国"9.11"事件以来,恐怖活动非但没有收敛的迹象,反而愈加猖獗,至其发动伊拉克战争又触发了新一轮的恐怖袭击高潮.全球各国谈"恐"色变,恐怖主义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与世界和平进程的头号公敌.本文试从国际恐怖主义的含义与起源入手,来深入剖析恐怖主义产生与泛滥的真正根源,并通过对国际恐怖主义发展的新特点的分析和对比各国针对反恐所采取的措施而得出的经验,提出合理构建加强全球合作的国际化防治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以来,恐怖主义活动变得越来越猖獗,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恐怖主义内涵的分析,结合当代恐怖主义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反恐怖主义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东北救亡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思想的影响和推动下,由东北爱国民主人士、流亡民众、东北军爱国官兵共同发起的抗日爱国运动。这场运动不仅以宣传抗日爱国、支援东北抗日、收复东北失地为宗旨,而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统战性质的救亡团体,直接参与和协助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促进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这场运动汇入全国抗战的洪流,为推动全面抗战,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东北救亡运动谱写了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史、中国抗战史的光辉一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学术界对抗日战争史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宽,课题研究更加深入.学者们围绕着抗日战争的起点及阶段的划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关系、抗战时期的经济、教育、文化和日军侵华罪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府在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工作,向根据地妇女宣传中共政策,而妇救会的宣传动员工作在组织发动妇女积极参加抗战、服务抗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西方电影,特别是美国的战争题材电影都表达了他们对于战争特殊的思考。在短短百年历程中,西方出产了大量战争题材的电影,历史上几乎每次重要战争都成为了他们创作的源泉。我们从电影《战马》的解读入手,透析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反战情绪,并通过战争电影的演变和它们出现的意义分析,试图揭示这些影片中的和平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