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A教师因某种原因违反“坐班制”被扣分,心怀不满,在办公室里大发牢骚:“学校实行‘坐班制’的目的,是限制教师上班时间必须坚守岗位,学校行政领导同样受‘坐班制’的约束吗?如果行政领导和教师同样执行‘坐班制’,为什么有时行政领导不能及时回到学校或提早离开学校呢?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不需要坐班一向被认为是在大学任教的一个“职业优势”。但部分大学也在近两年开始在全校范围实行了一项新制度——教授坐班制。在中学,特别是县区的高中,教师普遍实行坐班制。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县区的教育局都向各中学下达了升学指标,为了完成任务,学校领导相应地向各班下达了指标,于是,领导和老师都像加足马力的机器一样拼命地想方设法地工作着,教师也像工厂里的工人一样实行坐班制,除上课时间外,每天8∶00am—12∶00am;2∶50pm—4∶50pm一定要在办公室里办公,因这还不到八个小时,于是,有的学校就规定每天晚上…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不需要坐班一向被认为是在大学任教的一个“职业优势”。但部分大学也在近两年开始在全校范围实行丁一项新制度——教授坐班制。在中学,特别是县区的高中,教师普遍实行坐班制。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县区的教育局都向各中学下达了升学指标,为了完成任务,学校领导相应地向各班下达了指标,于是,领导和老师都像加足马力的机器一样拼命地想方设法地工作着,教师也像工厂里的工人一样实行坐班制,除上课时间外,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国各中小学大多实行"坐班制",即在上班期间,教师中有课就上课,没课便坐班于办公室里做备课或批改作业等常规性的工作,学校定时或不定时地对照课表进行点到考勤,并做好详细记载,对缺席者给予通报、批评、扣款或扣分等惩罚的一种教师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坐班制”、“弹性坐班制”和“非坐班制”是我国中学教师工作管理的三种模式。坐班制是一种刚性管理模式,学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我国大部分中学实行这种管理。“弹性坐班制”是近期出现的一种相对宽松的管理模式,介于坐班制和非坐班制之间,每周规定一定的坐班时间,其它时间可以自由支配。非坐班制是一种松散的管理模式,中学教师在上完课以后,  相似文献   

6.
“坐班制”、“弹性坐班制”和“非坐班制”是我国中学教师工作管理的三种模式。坐班制是一种刚性管理模式,学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我国大部分中学实行这种管理。“弹性坐班制”是近期出现的一种相对宽松的管理模式,介于坐班制和非坐班制之间,每周规定一定的坐班时间,其它时间可以自由支配。非坐班制是一种松散的管理模式,中学教师在上完课以后,同大学教师一样可以不在学校办公,但每周有固定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时间,学校或学年组有事临时通知,教师要随叫随到。关于何种管理模式是中等学校争持已久的问题,近年来取消坐班制的呼声越来越高,而…  相似文献   

7.
学校里最近出现了一个让许多教师都感到意外的“管理事件”:学校领导外出考察时看到一些学校在教学楼的宽阔处设立了小小的“书吧”,个性独具的书橱造型,色彩鲜明的固定座椅,摆放整齐的各类图书,不仅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阅读,更渲染了校园里的文化氛围。羡慕之余,也在学校各个楼道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宝鸡某中学推出了一些新的管理规定:教职工每天上午和下午上班后必须到教导处办公室的签到器上按指纹;学校领导还不定期对各办公室进行巡查,如果发现没课的教师不在办公室,就会留下一张“销假单”,如果当事人不能在15分钟内去销假,就会受到相应责罚。就当前学校管理工作情况来看,我们一些学校像上述学佼一样对教师管理普遍存在着重管事轻管人,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甘肃X县八所小学的调查,分析得出了坐班制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在具体实施坐班制的时候,需要从校长的领导理念、教师工作环境等方面做出改进,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马志响 《广东教育》2009,(11):63-63
学校实施全天候在校跟班、坐班制,实行教师课间与课堂的无缝连接(即每个课间每班都有下一节课的科任教师全天候监管、督导学生),生怕学生脱离了教师的控制,脱离了教师的临管。中国的教师似乎有管人的“通病”,管学生管出瘾来了。在学校里教师都练就一双“千里眼”、一对“顺风耳”,学生有任何风吹草动、蛛丝马迹、“异常状况”,马上“兴师问罪”“升堂问案”,严肃处理。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  相似文献   

11.
邹青 《教书育人》2006,(1):47-49
一位面目消瘦但充满睿智的学校领导者在退休后的一个傍晚,跟我们谈了他多年的经验:“一个好的学校必须学会围绕领导者的能力和弱点来变化。”这种观点肯定了长久以来传统的领导智慧:成为优秀的学校领导需要实力,动力和能力。然而一个学校应该了解领导者的弱点并且从中发现潜在的可以学习的东西的观点看上去还远不能被人们接受。  相似文献   

12.
坐班制作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管理的一种模式,历来颇受争议。本文根据对城区高中这一具体地域、类型学校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了城区高中实行教师坐班制是必要的,以及在具体实施坐班制的时候,学校管理者要从改善教师办公环境、实行小额化办公、增加教师坐班制的弹性等方面做出改进,来更好的完善城区高中实施好教师坐班制。  相似文献   

13.
笔者参与学校管理二十余年,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讲,坐班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学校虽然与工厂不同,时间就是效益。但也不可否认,离开了时间的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益肯定也无从谈起。只有保证教师"一定数量"的必要办公时间,才能保证教育教学有实效。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坐班制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与保障。更何况,不容回避的是,一所学校,人员众  相似文献   

14.
学校管理中的“人本”是在借鉴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本”理念的基础上建立的。教师人本管理,就是学校领导在管理过程中把教师的作用放在主体的地位上,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唤醒教师的自我意识和管理的主体意识,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从而为学校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和管理效率的真正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但长期来,学校管理“以物为本”,“见物不见人”,在这种管理的束缚下,往往出现学校无精神、教师少追求、办事缺效率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校长,下学期能帮我调换一下年级吗,我实在不想待在这个办公室里了。”“主任,下学期能不打散我们这个办公室的人吗,我们大家都喜欢在这个集体里。”学期开始或者结束,学校管理者常常听到类似这样的声音。这些表述看起来好像是一种近乎自私自利的需求,似乎有点不顾及学校大局的意味,但这一吁求的背后其实是教师对于办公室团队是否认同的反应。教师是个体的,但同时也是群体的。一个人离开了团队群体的认同,他便形单影只,成了孤家寡人。一个群体如果不能充分团结和关心每一个成员,这个组织也常常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而个体成员与群体组织之间能否有效融入,其核心便在于这个群体组织是否有健康和谐的组织文化。那么,作为学校的基层管理者,办公室团队文化如何建设呢?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我国大学教师废除“坐班制”,即除了上课及参加学校规定的少量活动外,教师不必每天准时上班、准时下班。这一办法受到许多教师的欢迎。教师不坐班,确实有许多好处,因为教师备课、改作业需要比较安静的环境以利于集中思想看书学习和思考问题。许多人坐在一个办公室里,很容易相互干扰,分散注意力,降低工作效率。教师不坐班,还可省去上、下班  相似文献   

17.
[案例] 学校想为教师创造一个教学问题研讨促进专业成长的平台,规定每周必须要以学科为单位召开一次教研会.为督促教师适应集体办公环境,学校还特意制定了教师坐班制,要求无课的教师每天都来集体办公室坐班.  相似文献   

18.
对教师管理模式——“坐班制”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对教师管理实行的是"坐班制"。"坐班制"是一种刚性管理模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弊端:忽视了教师职业的自身特点,使教师失去了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教师管理应"以人为本",通过管理促进教师自主管理,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领导者率先垂范。领导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教师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只有领导带了头,教师工作才有劲头,才会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很难设想一个言行不一、心口相悖的领导能带好一所学校。领导应率先垂范,树自身形象,做到“勤”、“廉”、“公”。所谓“勤”,就是勤奋工作,勤奋学习,勤进课堂;所谓“廉”,就是清正廉洁,不多吃多占,不行贿受贿,不贪污挪用;所谓“公”,就是公平、公正、公开,办事处公心,人人讲平等。运用激励机制。学校管理应采取一定措施,不断激励广大教师的…  相似文献   

20.
很多学校领导喜欢听“推门课”(“随堂课”),认为这样的课比较自然,能真实反映出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这种听课方式还能敦促教师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应当承认,这些想法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这只是学校领导的想法而已,据笔者调查,这种听课方式并不被教师认同,其效果也远没有学校领导所预想的那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