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840年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內受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有识之士在复兴中华的道路上苦苦摸索,但都无法改变当时中国悲惨的历史命运,直到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和人民。但如果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而不注重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革命也不会取得巨大成就。只有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强有力领导下,用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实践,才使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而让马克思主义有了中国气派和作风,丰富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英语的语言特征的分析,论证中国英语对跨文化交际的作用。文章分析了中国英语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篇四个层面的语言特征。通过论证中国英语的客观存在性和可接受性,文章指出了中国英语对跨文化交际的意义,它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文化还保护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它和各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丰富发展,才能发挥它的指导作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和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及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出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了飞跃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度,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基本内容,重点阐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创造了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特点,并分析了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意义,对于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当代世界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本质区别和共同特征,具有创新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呈现出两种形态,即实践探索的成果和理论探索的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两次飞跃,其产生的重大成果从实践层面看,就是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条正确道路;从理论层面看,就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科学理论.无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和党的文献的概括看,还是从"十七大"的理论创新看,都说明只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与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的统一中,才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做出科学的理解和完整的把握.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关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完整理论体系以及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化事业的组织者、领导者,广大党员在中国现代化事业中发挥了模范作用。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胜利发展,促进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更加成熟。事实说明,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是中国现代化的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中国现代化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中国体育法制的发展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国历史发展和世界体育法制影响的背景分析,对中国近代以来体育法制逐步建立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整体性考察,介绍了在近代文明发展中西式体育渐进促成的中国早期体育立法,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不断加强体育发展中日益重视体育法制建设的发展线索,从提高体育法制地位、推进体育立法、加强体育执法、开展体育法制宣传和研究等方面,总结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分析了中国体育法制建设的经验和问题,并结合北京奥运会后中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形势与挑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体育法制建设的任务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与文化现代化关系密切。探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前提,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二者结合的途径与方式、规律和特点。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在理论内容、心理特征、语言形式上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对麦克乐在中国近代体育早期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所做的贡献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归纳总结:麦克乐在华期间大力倡导自然体育思想,加速了中国近代体育传播的进程;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体育专业人才,奠定了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基础;创设全国体育研究会,加强体育学术研究工作;创建民间体育组织,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众体育和体育竞赛的开展;麦克乐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对中国近代体育早期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麦克乐先生逝世五十周年之际,认真回顾和总结麦氏的体育思想和实践,对于进一步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对于进一步激发进取和奉献精神,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美外交关系,本文结合美国主要领导人访华期间外交背景和结果,通过分析用典的字面和深层含义,研究其映射出的外交策略。外国领导人在访华中用典,既是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赞同和认可,表达了自己的外交意愿,拉近与中国的关系,也让中国在外交中彰显了中国的优秀文化,影响了中国对外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1.
师承于中国的日本岩彩画在近现代无论是在内容、形式、颜料、技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开拓创新,并取得了许多的成就。然而中国的工笔重彩画却没有取得大的突破和创新,和日本相比,我们已处于落后地位。因此学习、借鉴日本岩彩画的发展经验,对于促进中国工笔重彩画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笔墨,作为写意画的核心语言系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优异的品质特征.书写性笔墨具有鲜明的现代感.虽然传统积淀丰厚,但仍有很大开发空间.发展中国画一定要坚守并努力强化笔墨语系,力除传统文人画审美观念僵化,趣味陈旧,境界颓糜之弊.  相似文献   

13.
美术教学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学科教学之一,美术教学长期形成了一种习惯的教法,而这种传统的习惯教法往往会阻碍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故美术教学应不断摆脱习惯的教学方法,大胆改革,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色彩是绘画基础课程之一,是一切绘画的基础,要使学生在较短时间之内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就应该提高认识,明确正确的学习方法与途径。而色彩风景写生教学,教师可从了解意义和色彩变化的规律入手,熟知技法,认识色彩中常出现的问题等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提高色彩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美与漂亮是有区别的;创作与习作是不应有明确界限的;个人感受是宝贵的,风格有的时候也会害人;古代东方和现代西方并不遥远,还可以结合:油画必须民族化,中国画必须现代化;画什么不是问题,怎么画才是该探讨的,因此,形式美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描画对象的能力居于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的变革究竞有没有底线?这条底线是什么?注重在绘画中经营诗的意象,笔墨技法营造意蕴相因相成不可分割,这是决定着中国画与西洋画的本质区别。中国画的审美价值体系以及技法体系也在极大程度上与其诗意化特征相关联。这应当是中国画的底线。因此,在美术专业的国画教学中,应该重视古典诗词和古代文论的教学,牢牢把握中国画的底线,设置相关的课程,彰显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6.
黄宾虹的山水画是我国传统山水画的集大成者,表面上看,画面蓬头垢面,但在纷乱复杂的画面后面,更多的是他向我们陈述了他的人生,传达他对绘画的观点,讲解老庄哲学的精髓。他的绘画向后来者传递了他的山水世界的众多的绘画符号。黄宾虹绘画的面貌是“黑团团中墨团团”,黑、密、厚、重,厚到透不过气来,密到透不进风去;其次,他用笔的千变万化,乱草一堆,但笔笔分明,每一笔都严格遵循着绘画的法度。  相似文献   

17.
中国花鸟画的发展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诗歌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花鸟画虚实关系即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8.
音乐与绘画的色彩问题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话题 ,两种艺术形式的色彩运用方式有差异亦有共性。绘画的色彩作用于视觉 ,音乐的色彩作用于听觉 ,但又皆为情感表现的重要形式。音乐与绘画的色彩表现彼此不是互不关涉 ,彼此的借鉴能促进艺术表现能力的并肩发展 ,邻近艺术的特色融汇在自我专业中 ,艺术表现将会日臻完美  相似文献   

19.
写意画作为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完整地传达中国美术的精神实质和内涵,再现中国人的美术发展观。吴昌硕先生的写意花鸟画,深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响,加之他书法、篆刻功底深厚,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及章法、体势融入绘画,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在中国绘画史上,开创了文人画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20.
张巧 《美育学刊》2021,(2):78-83
在中西方绘画史上,肖像画发展的程度截然不同,作为西方绘画主要类型的肖像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却没有独立的位置。可以说,“肖像画的诞生”是一个现代性事件,只有足够成熟的现代化社会才能为其提供存在的普遍性条件——自主性精神。通过比较中西肖像画所植根的文化系统,可以展现肖像画作为现代性的文化表征所包含的双重性,它既显示了其所植根的那种普遍性的条件——文化现代性,同时也展示了现代性的自主化精神在艺术中的内在化——审美现代性。可以说,肖像画作为一个特殊的艺术门类,表征了普遍的现代性精神在文化和艺术中的同源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