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闻界》2021,(4):62-72
随着数字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场域,并且成为了传播学和人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不过,传统以微观观察以及社区研究见长的田野调查是否适用于当前的互联网研究?虚拟民族志是否能够对互联网进行有效研究?这些问题亟待回答。本文通过梳理田野调查的历史演进,对比互联网发展现状,指出了传统田野调查以及虚拟民族志研究方法在互联网研究中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线索民族志",这种研究方法突破了静态的定点观察方式,转向围绕人或者物的行动轨迹及其生发的各类现象进行探究,从而超越了对点的理解,实现对线和面的整体把握。这就要求研究过程中必须将人或物放置在更为宏大的背景中考察,形成一种动态开放的研究新视角。本文结合互联网研究特点,指出了线索民族志在以问题为导向的互联网传播研究、以事件为中心的互联网传播研究、以过程为核心的互联网传播研究中的可能及其策略。  相似文献   

2.
刘涛 《采.写.编》2022,(3):114-115
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文献来源,对国内利用民族志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对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和主题分析.目前民族志方法在中国传播学研究中2010-2016年出现大量研究成果,除了民族志方法以外,研究者多运用综合性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此外,"网络民族志"也成为近年热点话题.但民族志方法在中国传播学研究中的运用也存在田野调查...  相似文献   

3.
石婷婷  尹舒悦  于超 《图书馆建设》2023,(3):134-142+164
通过WOS数据库检索获取国外相关文献,从研究主题、调查时长、田野点分布、数据收集方法等方面分析其具体使用情况可以发现,国外使用民族志方法对图书馆开展研究的主题主要涉及图书馆空间建设与评估、图书馆服务项目创新、信息系统设计与评估、图书馆特定用户群体、图书馆价值与作用等方面,并存在以下应用特征:研究主题内容丰富,关注实际问题;坚持站在用户立场,深度理解用户;遵循整体论的视角,系统把握全局;调查时长常有不足,地点多在城市;适应性改变民族志,研究综合多种方法。因此,为了推动民族志方法在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应用,我们应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倡导民族志方法的应用;提升研究者理论素养,开展培训与跨学科合作;扩展民族志方法应用领域,增添调查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4.
由互联网构建的虚拟空间中,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所建构起来的虚拟空间也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城市图书馆新馆建设浪潮而逐步成长,突出表现为虚拟馆藏空间和虚拟服务空间两方面的崛起。  相似文献   

5.
“长时期”的田野调查传统源自人类学家对异文化小型社区的研究。在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田野观察和研究的基本情境后,研究者长时间与研究对象共在物理空间的要求需重新思考,田野调查的时间轴应该与正在研究的事物及其活动的时间结构相适应。社交媒体田野作业应建立“常时间”的操作框架,即研究者需要进入研究对象的日常时间里,根据特定地方和人群社会生活的节奏管理和分配田野调查的时间,经常性地返回研究对象所处生命和文化中特殊的时间节点,继而达到一种数字时代开展田野作业的常态,即保持与研究对象网络共存的状态。对田野时间的反思,涉及了田野作业观念、模式以及具体研究方法的重要转向。  相似文献   

6.
齐美尔一直关注的社会交互行为对于空间构型的作用,在网络传播时代仍具理论张力。本研究从齐美尔的“陌生人”理论出发,以其意义本源“陌生性”为原点,探寻虚拟空间中人际关系从“陌生”至“熟悉”间生发增减的循环动态过程。研究发现,虚拟空间中存在两个维度的“陌生性”:纵向维度个体与虚拟空间之间的“陌生性”;横向维度活跃于同一虚拟空间中的个体之间的“陌生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纵向维度的陌生性由弱至强,横向维度的陌生性由强渐弱,且后者对于前者有消解作用,并最终使用户动态稳定于虚拟空间中。双层“陌生性”的生发机制为传播学界对虚拟空间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田野方向。  相似文献   

7.
关于全球化与互联网的若干理论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预示着一个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阶段 ,互联网则与跨国公司推动的全球化进程紧密相联。与传统媒介不同的是 ,互联网与跨国公司的关系已经远远超出了利用和被利用的互动关系 ,它们在更深一层结合在一起 ,并形成了新的“人种”。就全球化而言 ,这个新的“人种”的主宰就是跨国公司 ,而互联网则是这个新“人种”主宰者的中枢神经。这种新“人种”或虚拟人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构筑起各种虚拟关系 ,但这类关系不但和传统的本土社区毫无关系 ,而且是对后工业化时代的各种社会网的断然否定。也就是说 ,在虚拟空间内 ,国籍、种族、民族和性别等结构性因素已经逐渐的失去了任何有意义的影响。笔者认为 ,这正是全球化进程向纵深发展的社会标志。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跨国公司与互联网的结合过程中没有挑战。无论公司之间在虚拟空间的间谍活动 ,还是能够瞬间摧毁部分甚至整个虚拟空间的计算机病毒 ,都直接威胁到全球化的进程。不过这些挑战从反面证明了全球化与互联网之间的不可分割性  相似文献   

8.
蒋文玖 《大观周刊》2012,(14):189-189
网络是通过互联美系构成了一个社会,创设了一个虚拟空间的一种社会发展的产物。人的世界在互联网上发生了异化。网络的虚拟性表现在网民身份“隐形”、网络空间“虚拟”、网络实际运行“无序”。  相似文献   

9.
如今,虚拟空间正成为各种文化的空间载体和再生产场域,虚拟文化空间包括了视频、网页、游戏甚至广播等,本研究选取其中具备容量、高自由度和人机交互等特点的游戏虚拟空间和传统节日文化两者相结合的虚拟节日作为研究方向,选择的具体案例为游戏《原神》中的虚拟节日“海灯节”,通过传播仪式观的文化研究视角对其进行仪式场域的建构研究,由表及里地对仪式场域进行完整解析,旨在探索其文化传播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0.
虚拟世界是一个由互联网计算机模拟虚拟空间,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虚拟形象栖息其中,并可以与其他虚拟对象展开互动,在这种虚拟环境中图书馆的服务又有了新的发展。现在众多图书馆在虚拟世界中建立了自己的虚拟图书馆,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特色服务。通过对各个大学图书馆在Second Life中的应用,文章探讨了WEB 3D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内的应用潜能,进而探索该研究对当前大学图书馆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线上田野和流动民族志的方法,对G318川藏线背包客的流动实践进行考察,探讨背包客在现实与虚拟空间中生成的社会关系和联结方式,由此提出“结伴”的概念。本文认为,结伴是流动性社会和数字时代背景下,人的连接和群体组建的一种形式,它强调的是在特定的空间、时间内,参与者主动和自愿生成的短暂、临时的伙伴关系。结伴作为一种新社会性的表现,展现出人们游走于熟悉与疏离、个体与群体、线上与线下等多重复杂场景之间的变化样态,为观察处于媒介技术和流动性变革下的群体关系和联结方式提供深度的个案剖析和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2.
民族志(ethnography),又被译为“人种志”、“人种学”或“方志学”,发源于20世纪初人类学学者考察异民族文化时的实践,就狭义而言是指通过田野采集工作,对于一种特殊文化的记录与分析研究;就广义而言则是利用各种文献资料与文化实践的融合来梳理出民族文化的整体内涵。它需要研究者深入群体内部与研究对象进行“交互作用”的质化研究,是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介入研究群体的日常生活,在达到一种近乎“自然”的状态下观察发生的事情,倾听人们所说的一切,询问各种间题,借助观察、访问、记录的过程,针对所选择的场所、针对自然发生的对象而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海外民族志是一个极具中国人类学特色的概念,其创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特殊的学科与现实语境。概念最初指涉的是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地理空间的具体社区中,使用符合人类学田野作业规范的实地调查方法而形成的研究报告。[1]因此,早期的海外民族志多是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围绕研究对象与所在地理空间的普同性特征而进行的实地研究。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研究取向受到地理尺度的约束,但这一时期的民族志书写已逐渐彰显出中国人类学凝视世界的知识追求。  相似文献   

14.
"虚拟自我"(virtual self)是自我利用技术手段在虚拟空间中的存在方式、状态及体验.现阶段,虚拟自我更多的是指人们以互联网为技术手段建构的自我.虚拟自我产生的根本原因与人的本质欲望和内心的深刻需求息息相关.人们在虚拟空间中的探求其实就是对自我的一种探求,是一种对生命本质意义上的追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近几年兴起的网络陪伴学习为切入点,运用具身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分析陪伴学习在图书馆空间服务中的作用,提出陪伴学习是图书馆实体空间服务的拓展、虚拟空间服务的起始。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究了未来图书馆实体空间虚拟服务的发展路径,即挖掘有图书馆特色和价值的空间元素,创设图书馆陪伴学习场景并开发虚拟书房App,以提供集资源、服务、空间于一体的图书馆虚拟空间服务。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数字化浪潮的袭来,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的界限愈加模糊,中国互联网空间上涌现了大量的虚拟社群。在众多虚拟社群中,粉丝社群是声势最大且最为引人注目的。网络粉丝社群的凝聚力从何而来?为何网络粉丝社群具有高度的行动同质性?新媒体技术在其中扮演着何种角色?本文从互动仪式理论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参与式观察与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的粉丝社群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互联网直播是维系电视剧粉丝社群的重要仪式,实时讨论是相互情感连接产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关于数字媒介与网红地点的塑造有诸多研究,但深入现场探究技术与人的互动,会发现这一议题仍有丰富的研究拓展空间。在对云南斗南花卉市场的田野观察中发现,短视频多元实践主体通过将花从实体物转变为虚拟物的打造过程,实现人、物和地点的多重连接与互动,最终达成斗南的网红化与意义的建构。透过物的视角理解网红地点生产的新意和重要价值在于:实体空间中的实存之物向虚拟空间中象征物的转化过程,是技术实践者将自身文化框架和情感表达注入人地关系的过程。这为我们理解人、物、技术与信息流动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虚拟阅读空间从根本上改变和再造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和互动方式,互动空间也由社会实践空间转向网络化的虚拟空间。虚拟空间所呈现的流动性、再生产性以及关联性等空间社会特性成为人们互动交往的重要场域。在这个新场域中,虚拟阅读空间重塑了社交互动,主要表现为:在媒介逻辑下构建了虚拟互动的新秩序,借助符号互动形成阅读社交的共同在场,个体通过自我呈现进行个体表达,并以虚拟共同体的形式重组了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过去媒介仅被视作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最早建构起媒介文本的空间观念。直到英尼斯和麦克卢汉的媒介环境论,才把作为内容的媒介和作为环境的媒介区分开来。而媒介地理学的出现,使空间分析成为媒介研究的一种工具。如今,互联网用虚拟空间勾勒出清晰的媒介空间边界,媒介空间的持续生产已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虚拟社区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促使豆瓣小组这一虚拟社群开始进入研究视野,豆瓣小组虚拟社群在使用媒介时的身份认同建构过程也值得人们关注。基于此,本文从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视角出发,对豆瓣小组虚拟社群的研究缘起和文献综述、豆瓣小组的民族志以及豆瓣小组虚拟社群的文化景观和媒介实践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个体通过文化资本输出满足自我认同,在不断切换前后台的角色表演中建构自我观展,实现情感投射,在互动仪式链中形成高度的群体认同感,旨在剖析虚拟社群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的建构过程,为了解豆瓣小组虚拟社群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