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对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LPO)水平的影响。采用三级递增负荷跑台跑运动至力竭为运动模型,分别测定运动后即刻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丙二醛(MDA)含量。发现心肌线粒体LPO水平显著性增高(P<0.05);骨骼肌线粒体LPO水平增高,但无显著性(P>0.05)。同时测定心肌和骨骼肌组织MDA,也观察到相同的变化规律。提示,递增负荷力竭性运动对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膜LPO水平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能与运动中心肌和骨骼肌不同代谢应激有关;LPO水平增高,将影响线粒体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及ATP生成,可能是运动性疲劳的重要膜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螺旋藻复方对递增大负荷运动小鼠肝脏、心肌、骨骼肌的保护作用和HSP70表达的关系。方法: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递增大负荷运动和递增大负荷运动 螺旋藻复方对小鼠心肌、骨骼肌和肝组织的形态学影响。用免疫组化法(SP法)研究适量运动、递增大负荷运动、适量运动 螺旋藻复方和递增大负荷运动 螺旋藻复方对小鼠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肝细胞的HSP70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光镜下,递增大负荷运动组小鼠心肌、骨骼肌和肝细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肿、变性和坏死。在电镜下,可见肌原纤维断裂、细胞肿胀、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和细胞核核质溶解,可见凋亡小体。而递增大负荷运动 螺旋藻复方组小鼠心肌、骨骼肌和肝脏的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运动各组小鼠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肝细胞HSP70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适量运动 螺旋藻复方组小鼠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肝细胞HSP70表达均高于适量运动组(P<0.01或P<0.05)。递增大负荷运动 螺旋藻复方组小鼠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肝细胞HSP70表达均低于递增大负荷运动组(P<0.01或P<0.05),但与适量运动 螺旋藻复方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螺旋藻复方能抵抗递增大负荷运动导致的组织细胞损伤,其分子机理与该方提高运动诱导HSP70表达水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螺旋藻及其复方对运动能力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采用小鼠游泳训练模型,观察体重等一般健康状况,游泳耐力,血浆、肝脏及肌肉中SOD活力和MDA含量。结果表明,螺旋藻及其复方能改善训练小鼠整体健康状况,提高小鼠游泳耐力和血浆、肝脏、肌肉中SOD活力,降低MDA含量。螺旋藻复方在调节整体机能、提高运动能力、纠正自由基代谢失衡方面有超过单味螺旋藻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剧烈运动对人体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15名运动员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逐级递增负荷至力竭运动前、后的血浆过氧化脂质(LPO)、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RBC-SOD)、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维生素E,发现运动后5分钟LPO、RBC-OD含量显著增高,提示剧烈运动不仅引起机体自由基产生增加,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而且也动员了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但以更能体现机体抗氧化防御功能的SOD/LPO和GSH-PX/LPO为指标进行观察,发现运动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实际上是下降的。  相似文献   

5.
运动训练与自由基代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52名长期运动训练的运动员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血清中T-SOD、CuZn-SOD、Mn-SOD的活力和血清SOD含量进行测定,与同龄正常对照组比较,并探讨其活力和含量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两组间SOD活力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运动员组SOD的含量(254.36ng/ml)略低于同龄对照组(257.76ng/ml),说明不爱好运动的青年人存在着部分无活性的SOD,因此单以SOD活力或含量指标都不能反映人体血液中SOD的真正水平。真正有意义的是它们的相互结合,即单位体积血液中每ngSOD的活力单位数-SOD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长期运动训练对老年小鼠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小鼠跑转笼运动方式,研究了从5月龄开始为期8个月的运动训练对小鼠心肌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随年龄的增长心肌线粒体MnSOD和GSH-px活性有升高趋势,而运动训练组小鼠心肌线粒体MnSOD和GSH-px活性又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衰老过程中心肌线粒体自由基的产生增加,从而诱导抗氧化酶产生增加。而长期有规律的适量运动训练能适量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7.
小白鼠运动及恢复过程中血浆SOD活力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小白鼠运动及恢复期间血浆SOD活力的测定,得出其动态变化曲线,并观察到在游泳运动期间。血浆SOD活力暂时呈下降趋势,而恢复期间则明显升高。这可能是由于运动期间,为了消除增多的氧自由基,SOD的消耗增多,血浆SOD活力暂时下降;而恢复期间,一方面SOD仍在代偿性增高,另一方面氧自由基生成减少,SOD消耗降低,使得血浆SOD活力上升。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通过对SV和A-VO_2的同时测定,进一步探讨了VO_2的限定因素。结果显示:用快增及慢增负荷运动形式达40%VO_(2max)时,快增负荷运动的A-VO_2较大而慢增负荷运动的SV较大。因此,随运动方式不同VO_2的限定因素则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9.
为探寻何种中等强度负荷的游泳运动对防治骨质疏松和骨骼肌萎缩更为适宜,运用骨矿含量和骨骼肌细胞凋亡等生理指标,对4组小鼠(2个不同年龄对照组,2个不同负荷运动组)采用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进行过程监测与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等偏上的游泳负荷强度有利于减缓老龄小鼠骨矿含量的下降速度;中等偏下的游泳负荷强度则能有效地减少骨骼肌细胞凋亡。建议老年人在进行游泳锻炼时,应采取适合自身的运动强度增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丹参对大鼠力竭运动时肌肉中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安静组、运动组和给药运动组,给药运动组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结果发现,运动组和给药运动组均比安静组红肌中MDA的含量显著升高;同时,给药运动组比安静组白肌中MDA的含量显著升高。给药运动组大鼠红肌中SOD活性比安静组显著升高;同时,白肌中SOD活性比安静组和运动组均有显著升高。还发现给药运动组比运动组大鼠运动速度快,且运动时间显著增加。这些结果提示,丹参注射液能够清除机体氧自由基,对机体内源性SOD有保护作用,并能提高大鼠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聚丙稀酰胺凝胶平板电泳,测定SD雄性大鼠在安静和负重间歇游泳运动至力竭时,骨骼肌(腓肠肌)、心肌组织中LDH同工酶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生物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内关注射VE加丹参液延缓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只新西兰纯种家兔进行自身对照实验,分别检测家兔在安静状态、疲劳状态和内关穴位注射VE加丹参液后疲劳状态时血中SOD、LPO、HCO3浓度和PH值的变化.并探讨了这些变化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以及内关穴位用药后对延缓疲劳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家兔运动至疲劳状态时血中LPO显著升高,HCO3和PH值明显降低.内关穴位注射VE加丹参液后血中SOD、HCO3和PH值升高,LPO浓度显著下降,家兔运动至疲劳的时间延长,运动能力明显提高,疲劳的出现被延缓。  相似文献   

13.
用蛋白质电泳技术对运动所致骨骼肌和心肌蛋白改变的情况进行测定分析;在国外运动医学界已广泛采用,而我国就此的报道极少见。笔者从分子电荷力学、蛋白迁移因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过程、缓冲液选择、凝胶孔径选择以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运动后大白鼠骨骼肌和心肌蛋白分子量测定等几方面进行较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14.
1,6—二磷酸果糖对大负荷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了1,6-二磷酸果糖(FDP)对一次性大负荷游泳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磷 酸果糖激酶(PFK)、丙酮酸激酶(pk)、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Na+- K+- ATP酶的 活性、MDA的含量及血浆中谷草转氨酶(GOT)、肌酸激酶(CK)活性的影响,以探讨 FI3P对大强度运动大鼠心肌组织的代谢和细胞膜稳定性的作用.结果显示:FDP能促 进心肌组织糖酵解代谢的进程,对运动大鼠心肌细胞膜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慢性力竭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金其贯 《体育与科学》1999,20(5):23-28,56
为了研究力竭性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对大鼠进行为期8周的力 竭性游泳训练,用DNA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骨骼肌细胞的凋亡,并用免疫组化的方 法检测骨骼肌细胞中bcl—2和Fa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①力竭性训练后,大 鼠骨骼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骨骼肌细胞凋亡可能是力竭性训练导致肌肉酸痛和运动 能力降低的病理生理机制。②力竭性训练后,大鼠骨骼肌细胞中bcl—2蛋白的表达显 著下降,Fas蛋白的表达轻度增加。因此,力竭性训练可抑制骨骼肌细胞bcl─2蛋白 的表达而促进Fas蛋白的表达,这可能是力竭性训练导致大鼠骨骼肌细胞细胞凋亡发 生的基因调控机制。③力竭性训练后,大鼠骨骼肌组织和血清中SOD活性显著下降, MDA含量显著增加。因此,力竭性训练使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导致氧自由基生成 增多,这可能也是骨骼肌细胞凋亡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运动性延迟性肌肉酸痛的评定和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严重影响运动员成绩和运动寿命,已引起了各国运动员及教练员的广泛关注。本文就DOMS的评定方法作了介绍。并介绍了针刺与静力性牵张疗法、灸疗法、音乐电疗法、抗炎药物疗法及钙离子拮抗剂等多种防治DOMS的疗法。  相似文献   

17.
在长期大负荷游泳的大鼠实验中,服用“大雄调理液”的实验组显示出调节垂 体──性腺轴和垂体──肾上腺轴的作用,并且增加SOD的活性,加强游泳运动能 力、这种作用证实该药物对调节运动导致的内环境紊乱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红芪多糖、力竭运动对大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饲以红芪多糖的大鼠及对照大鼠分别在安静、力竭游泳后即刻及恢复期氧自由基(LPO)和抗氧化酶(SOD、GSH—Px)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红芪多糖(HPS)有明显地消除自由基和增加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在安静状态下各组织中的LPO、SOD和GSH—Px的含量分布不同。力竭运动后该三种指标值均明显增加,且恢复时程较长  相似文献   

19.
运动能力的差异是生物个体间客观存在的。本研究以细胞自噬与线粒体有关基因为例,探讨不同年龄不同运动能力小鼠在运动适应中骨骼肌进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转录调控机制,以及骨骼肌基因响应的个性化特征。将清洁级ICR小鼠分为青年对照组(YC)、青年运动组(YR)、成年对照组(AC)、成年运动组(AR),每组10只。采用递增负荷的运动能力测试确定青年、成年小鼠可以承受的最大跑速,YR、AR组小鼠按各自最大跑速的65%~75%进行耐力训练,每天训练1 h,持续4周。取腓肠肌测试mtDNA、ATP含量以及Caspases酶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用染色质免疫沉淀+PCR(ChIP-PCR)检测p53、ERRα与靶基因启动子结合的DNA片段。结果表明:(1)骨骼肌mtDNA含量在成年小鼠运动后显著提高,ATP含量在成年、青年小鼠运动后均显著提高。(2) 运动显著提高成年小鼠Caspase 3,8,9的酶活性,但是对青年小鼠无显著影响。(3)成年、青年小鼠自噬基因对运动响应显著,但线粒体生物发生、COX复合物、代谢调控有关基因只在成年小鼠对运动响应显著。(4) 运动促进p53、ERRα与靶基因Tfam、SCO2、PUMA、Bax启动子的结合,但在成年、青年小鼠中靶基因转录水平不一致。结论:即使保持相对一致的运动负荷,青年小鼠骨骼肌自噬与线粒体有关基因对运动的响应也比成年小鼠低。尽管运动促进p53、ERRα与靶基因启动子的结合,但靶基因在mRNA水平并不一定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20.
奥运盛会:人类的光荣与梦想——论竞技运动的精神及影响THEOLYMPICGRANDMEETING:GLORYANDDREAMOFHUMANKIND——DISCUSSIONONTHESOULANDINFLUENCEOFATHLETICS王章明Wa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