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化学中不少实验如氢氧化钠与盐酸,二氧化碳与水、氢氧化钠反应等无明显现象,从而导致了学生的认知困难.为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设置对比实验,使现象从"无"到"有",具体包括:用指示剂检验酸碱性、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检测反应物减少和生成物产生等,让学生利用间接的实验现象或手段感知反应的发生及其微观过程,深刻理解"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朱月芳 《时代教育》2009,(7):131-131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的现象,针对这个近年中考的热点问题,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实验设计.一是证明生成了新物质碳酸钠;二是证明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被吸收;三是通过压强变化来设计不同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教材中的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三个实验进行了创新设计,以求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4.
金怡 《化学教学》2016,(5):65-67
围绕二氧化碳制备及性质设计了三组实验.“二氧化碳的产生”实验,利用一定高度的油层,延长了碳酸盐与酸反应时气泡存在的时间,使现象更明显、有趣.“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整合出在较短时间内、用较简单的操作验证二氧化碳多种性质的方法,可用于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二氧化碳的消失与再现”实验,从多角度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用于酸、碱、盐的复习教学.  相似文献   

5.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物的验证郑州铁四中(450053)赵明志初中化学第五章《常见的碱、碱的通性》讲到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但是,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是无色的,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于水,溶液也是无色的,从实验现象上难以确认。此节内容我们已...  相似文献   

6.
1实验目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教材中只是叙述性的介绍: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发生变质。学生对此只能是强记,没有感观上的认识,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实验变说教为现象感受,能更好地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由感性过渡到理性,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本实验是在改进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实验设计,使现象更明显,能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时没有特殊明显现象发生。我在课堂上曾设计过下列实验进行验证。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夏琴  杨砚宁  毛明 《化学教学》2016,(10):39-41
针对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材中“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实验作了改进设计.利用紫甘蓝汁稀释液作指示剂、干冰代替二氧化碳气体,由手持pH计的“断点式”检测,继而改用pH数字传感器“连续式”检测干冰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通过观察混合液酸碱度和紫甘蓝汁的色差变化,从定性、定量和时间延续三个维度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变化过程.实验方法严谨,实验现象明显,突破了传统实验只用试管间断性检验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但是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却没有明显现象,本文分别从反应前后装置内压强的变化、反应后气体是否存在、反应后生成物的性质等角度,使“无”现象的反应转化成“有”现象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在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中,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既是二氧化碳性质这一课题的教学重点,又是该课题的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探究实验在该课题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材上把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碳酸不稳定的实验设计成5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以初中化学"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为例,分析对该实验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从四个不同视角设计数字技术用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在此基础上,从证据意识、学科本质、技术运用、信息素养四个维度作思考,旨在树立探究无明显现象反应发生的证据意识,加深对学科本质的理解,促进数字技术运用,提升化学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2.
在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中,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既是二氧化碳性质这一课题的教学重点,又是该课题的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探究实验在该课题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材上把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碳酸不稳定的实验设计成5步进行探究,笔者认为按照教材进行探究有一些不足:实验探究所需要的二氧化碳量大,药品消耗多,步骤繁琐,操作不方便,学生需要制取几瓶的二氧化碳,如再利用收集的二氧化碳来探究它的性质,则完成整个实验探究消耗的时间长.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设计了新的装置.  相似文献   

13.
在新编高一教材人教版必修课本(P32)页中,介绍了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但没有设置实验内容.而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又是历次考试的重点、难点.为了使同学们更直观地看到实验现象,加深对过氧化钠性质的理解,笔者增设了演示实验,现象明显,效果很好.一、实验装置(如右图)  相似文献   

14.
教学中验证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本身无明显反应现象,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要努力将现象可视化。将压强变化和反应产物验证结合起来,可以观察到倒吸入塑料瓶中的溶液量存在明显差别,并且第一次无沉淀产生,第二次产生了沉淀,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5.
通用化学教材初中全一册,叙述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写道:“向一个盛有水的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投入烧杯里。”“钠跟水起反应后,使滴有酚酞的水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这个现象说明有别的物质生成,这种生成物就是氢氧化钠(NaOH),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是氩氧化钠的一种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我按上述实验步骤演示,结果学生误认为;氢氧化钠能使水变为红色。在另一堂课上我将酚酞改为在氢氧化钠生成后再滴入,结果学生没有上述误解。因此,我认为在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后滴入酚酞好。  相似文献   

16.
过氧化钠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物质.为了说明过氧化钠的性质,教材中给出了它与水的反应,然而教学中却出现这样情况:为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生成产物,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变红,证明有氢氧化钠生成,可在一段时间过后,发现溶液颜色褪去.而教材给出的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产物是氢氧化钠和水,如果反应只生成氢氧化钠和水,实验过程中是不会出现溶液颜色褪去这一现象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初中化学各种版本教科书中关于二氧化碳的制取与系列性质实验存在的反应不可控、药品用量大、耗时长、成功率低等问题,从演示实验的科学性与可视化出发,通过将自制实验装置与常规实验仪器相组合,设计了一套集二氧化碳制取、理化性质于一体的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现象明显,耗时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8.
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实验是重要的途径.设计了两个改进实验:一是用热的无水乙醇溶解氢氧化钠以加大碱的浓度,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采用排液的方式收集纯净氢气,通过加水前后反应现象的对比,掌握反应的实质;二是使用注射器实现铝的去膜、与水反应、气体检验一体化,体现反应实质.两个实验都能产生明显的实验教学效果,较好地体现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初中阶段比较重要的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典型代表,在人教版教材56页的探究实验中,并没有给出相应的实验装置和具体的探究方法,而该实验用观察的方法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这给教学和探究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使这些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可视化,我们选择此实验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构建“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可视化”的思维模型,能够让学生快速地理解实验的本质,从而实现构建思维型课堂,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化学实验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反应,帮助学生建立证明无明显现象反应发生的思维模型。以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活动,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