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詹玉姝 《新闻世界》2010,(10):86-87
近年来,电视上出现了各种类型儿童产品广告,尽管多数婴幼儿产品的直接广告受众是家长,但是在儿童电视广告中出现的一个现象——儿童电视广告语言"成人化"却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儿童未来的成长。本文将对儿童电视广告中的广告语言"成人化"的表现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电视广告语言"成人化"对儿童未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电视广告叙事特点的分析,归纳了电视广告叙事的不同模式,并重点探讨了悬念和画面蒙太奇语言在电视广告叙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曹雁 《新闻世界》2010,(9):99-1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上针对儿童的消费产品越来越多,儿童产品的竞争也推动了其电视广告业的发展。目前,在儿童电视广告中出现的一个现象——儿童电视广告语言"成人化",这一现象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儿童未来的成长。本文将对儿童电视广告中的广告语言"成人化"的表现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电视广告语言"成人化"对儿童未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董艳彩 《大观周刊》2011,(17):118-119
“前景化”是文体学家从绘画艺术中引进的术语,主要用于文学作品。以达到“陌生化”效应。然而广告语言为达到标新立异,吸引消费者注意的效果,前景化现象俯拾皆是。本文以利奇的前景化理论为框架,从变异和平行两个角度来分析英文广告语言中前景化现象及文体效果。以期对英文广告的创作和欣赏,以及外语学习有一定的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周涛 《当代传播》2005,(3):66-67
悬念手法在电视广告中备受青睐。本文通过分析电视悬念广告的叙事语言符号以及电视悬念广告的叙事过程,对悬念手法在电视广告中的应用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6.
电视广告的社会文本解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电视广告是当代最活跃的消费文本之一。电视广告的符号特征和意义 ,它对以往广告模式的突破和反叛 ,它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的地位等 ,都显示出了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研究的理论视角———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内容和特点作了简要的回顾 ,指出了后现代主义理论对于大众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作为视像文化主体存在的电视广告以及电视广告的后现代符号系统 ,指出意识形态是一种混杂了电视广告不同表现形式的一种叙述模式 ,并且阐述了这种叙述模式在电视广告中的运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电视化妆品广告和减肥品广告语篇的语言形式,运用Fairclough的三维话语分析模式和Halliday元功能理论相结合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具体从电视广告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统一体进行分析来揭示语言与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则优美的广告,特别是电视广告,给人们传递的不仅是某种信息,同时也通过画面、音乐、语言等因素给人以艺术的享受。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孔府家酒”广告,可以说达到了语言、画面、音乐的和谐与统一,笔者在此结合这则广告,谈谈电视广告的创意与制作。画面朴实真切,以情感人电视广告是集表演、音乐、美术、语言文字等因素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用画面表达广告主题,把广告的内容视觉化,把商品信息形象化、艺术化是电视广告  相似文献   

9.
电视广告使用文化说服的现状 电视广告依靠视听化的影像语言渗入到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家庭中,以唤起受众的购买欲望和消费行为,使一件商品最终由生产者流通到消费者手中.快速地传递讯息、广泛的涵盖加上良好的文化承载能力,使电视广告具有了传输速度、传播范围以及文化说服内容三个方面的优势,这使电视广告具有良好的说服能力,也使电视成为商品广告一个极为重要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公交移动电视广告的接触频度、认知熟悉度、对公交广告的态度及行为为主对公交广告传播效果的进行分析,提出了公交移动电视广告传播效果的理论假设,通过问卷调查与相关、偏相关分析的方法,验证了假设,并揭示了各变量对公交移动电视广告传播效果的影响及各变量间的相互关系.公交移动电视广告的传播效果的实证结果也是RAY提出的传播效果模式的再次运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11.
电视广告的表现手段是画面和声音。电视广告的画面能够为观众展现特定商品的感性形象,但正因为如此,电视广告的画面有时要更多地受到具象限制。而电视广告的声音能打破具象束缚,扩大画面空间,给观众以更多的想象自由。电视广告的声音构成中。语言(这里就是它原本意义上的使用,主要是指电视广告中的说白)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是最具表现力的声音。虽然俗话有“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说法,但这并不是科学的论断。如果边听边看,那么“听”无论如何不是“虚”的来源,相反,借助于语言,“听”大大丰富、补充了看到的一切和尚未看到的一切。电视广告的语言就有如此特性,它不仅绘声绘色,而且对广告的具象进行再创造。电视广告的制作实际也表明,当语言和画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时,也就是电视广告获得最佳意境之际。  相似文献   

12.
孟志军  陈杲 《新闻界》2008,(4):22-24
在全国电视广告市场上,央视与省级卫视究竟处于何种竞争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竞争决策,本文引入经济学的市场结构理论对全国的电视广告市场进行了动态分析,根据省级卫视参与市场竞争的不同决策来建立不同的市场模型。  相似文献   

13.
电视广告的优势在于:视听结合、形声兼备,有较强的渗透力和感染力;但要想使一则电视广告在众多的广告中脱颖而出,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适宜的投放时机、合理的时段安排、充足的播出数量等因素外,新颖、独特、巧妙的广告创意是非常重要的。电视广告创意的策略与手法有很多,本文探讨的是如何对电视广告进行情节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陈筱雯 《新闻世界》2010,(12):96-98
本文以《奔腾电剃须刀》、《多乐士墙面漆》以及《脑白金送礼篇》这三则电视广告为研究样本,运用符号学方法,对电视广告中的儿童形象建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目前广告中的儿童成人化现象主要分为形象的成人化、语言的成人化以及动作的成人化。对于这些成人化的儿童形象,我们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儿童电视广告审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1世纪,广告审美成为世界性的潮流.本文从视觉画面、听觉语言、创意三大方面对中国儿童电视广告作了审美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电视广告信息通过画面、音乐和语言文字(有声语言和字幕)表现和传播。电视广告语是电视广告语言文字的重要部分。本文论述的是中国古代诗文追求韵、味、趣的审美崇尚对电视广告语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电视广告信息通过画面、音乐和语言文字(有声语言和字幕)表现和传播。电视广告语是电视广告语言文字的重要部分。本文论述的是中国古代诗文追求韵、味、趣的审美崇尚对电视广告语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陈长松 《新闻界》2007,(6):33-35
本文运用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电视广告符号“能指“的“无根““漂移“现象以及由此造成的符号“意指链“的脆弱性现象:并借助“陌生化“理论探讨了电视广告符号制作的“陌生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浅析公交移动电视广告的受众心理与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 《新闻界》2008,(4):177-178
本文对公交移动电视广告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受众心理角度提出了公交移动电视广告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刘芳 《传媒观察》2007,(7):48-50
画面在电视广告的视听语言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电视广告的画面蒙太奇是电视广告创作中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法,也是电视广告语言的构成方法,它在时空处理、叙事节奏以及艺术形象的建立上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