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郁达夫个性心理机制及其小说的感伤基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认为,作家的艺术风格并不完全等同于他的人格,作家的创作和人格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作家的创作和作家的个性心理间的联系。我们对作家的研究,既要研究作品本身,研究作品产生的时代社会背景,更要研究作家整个人,不仅研究作家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也应研究作家的个性心理与他创作的联系。郁达夫认为:“艺术本来就是表  相似文献   

2.
一、有的作家讲的“表现自我”,是指文学创作的艺术个性和艺术特点。是说作家的创作是个体的精神劳动,是创作激情与生活燧石的撞击所点燃的灵感火花,是作家“这一个”(黑格尔)对社会生活的观察认识,是属于形象思维的范畴,它不能不具有作家个人思维、观念、艺术的独特之点,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不能不带有作家“自我”的色彩和印记。  相似文献   

3.
小说创作,是作家心灵感应和生活体验的产物。通过作品和资料,了解作家“心灵感应——艺术创造”的全过程,可以全面了解作家与生活、与时代、与历史的关系,从中发现时代生活对作家心灵艺术感应发生的深远影响,洞悉作家心灵触发、感染、思索、升华的轨迹,从而正确认识小说创作的“秘密”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艺术人格”是呈现在艺术作品中的创作主体的性格、心理、气质、能力、行为方式等特征的总和,也就是创作主体(作家)的人格特征与艺术形象之间的契合与联系。在郁达夫早期小说中体现出的“艺术人格”,大都是非常态的,小说的主人公大多是一些“多余人”形象,多愁善感,意志薄弱,长于思想而短于行动,甚至不能与社会环境相协调。那么为什么郁达夫会在其创作的早期形成这种独特的“变态艺术人格”呢?  相似文献   

5.
作家生活在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中,为适应各自世界的需要,其人格由现实人格与艺术人格两部分构成,它们既相互制约,又相互独立,不仅有不同的规范和要求,而且两者的深层统一必须建立在表层分离的基础上,本文对此作了分析。同时,以两者的对立统一为线索,归纳分析了它们相互间的四种主要运动形式,为揭示作家的人格奥秘提供了一种新的审视角度。  相似文献   

6.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英国作家布莱克则说:“独特的细节是崇高艺术的基础。”可见细节之于作品的价值。所以,优秀的作家从来都注意细节的捕捉和细节价值的挖掘,像汪曾祺先生就以恬淡隽永的文笔描写了西南联大教授金岳霖先生的诸多细节,将一个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的形象鲜明地呈现在我们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7.
作为散文家的叶圣陶,评论界对其散文创作却缺乏足够的关注(也许因笔者孤陋寡闻),故本文仅就叶圣陶散文创作的美学追求略抒己见。在“文学研究会”诸作家中,叶圣陶属最忠诚地体现其文学宗旨的作家之列:奉行写实主义,为人生而艺术。叶圣陶有他独特的理解和认真的艺术实践。在《木炭习作跟短小文字》、《〈未厌居习作〉自序》中,他用“木炭习作”来譬比,形象生动而鲜明准  相似文献   

8.
“新体验小说”创作主张:文学不仅是作家艺术技巧的炫示,更是生活功底的较量。时代发展要求作家对生活的认识与把握必须不断补充和更新,要求作家深入社会的某个层面,躬行实践,逼真而迅速地展示纷繁的当代生活,同时注重作家个性的表达和主观的感受,要求小说具有现实性、亲历性和主观性。 “新体验小说”肯定了“体验”对作家创作的必要性,却摒弃了以往要求文学反映生活的功利态度,提倡作家对生活的自觉审美观照。在内容上,它更关注社会的层  相似文献   

9.
所谓道德人格,就是指做人的资格和为人的品格。道德人格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到人生的评价,决定着一个人的价值。在知识经济时代。单凭着某种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要“闯荡天下”是行不通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之所以事业失败,并非是他们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是因为“为人太差”,做人不行,也就是不具备当代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人格。比如,不讲信义,不关心集体,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的文化人格中贯透着浓重的"贵我"意识,它跨越张爱玲的生活界与艺术界,在作家的成长创伤、自恋的日常心性、艺术的"造梦"方式等领域多重交融,最终生成了作家"生活与艺术"的个性化景观。进言之,这种人格力量对张爱玲的文学想象具有如下展拓:深化文本的悲剧意蕴,生成美学形象的实用主义内涵,推进其对人性的多重思考,形成文本特有的主题话语。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的文学巨人以他们的文化精神促进了俄罗斯民族的社会进步 ,俄罗斯作家的作品能够产生巨大影响 ,与作家自身的人格因素是分不开的。文章认为 :19世纪俄罗斯作家人格魅力主要有三种因素 :一是公民气质 ,民主意识和民族意识并存 ,对社会政治的关心 ,对现实的积极干预 ,形成一种奇特的现象 ,俄国作家既是文学上的巨人 ,也是政治上的难民 ;二是平民意识 ,俄罗斯大多数作家是贵族 ,但他们的许多作品创作是以一种“陌生化”的视角 ,平民的视角去透视生活 ,特别是关注俄国小人物的生活 ,形成表现小人物的现实主义传统 ;三是“意图谬误”所造成的二重人格。许多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违背原始的创作意图 ,或者是超越了自己的创作意图 ,现实主义作家的良心和与宗教立场、阶级立场相互矛盾 ,在二重人格中见出作家的人格。文章还就俄罗斯作家人格因素的形成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意境是独具我国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也是艺术创作的重要目标.刘熙载“品居极上之文,只是本色” 的理论命题,是其艺术创作的核心.他推崇艺术境界中的人格美,认为本色美的创作境界应当是完美的人格与优美的物境两者的辩证统一;他强调作家的真情实感,认为创作应当是生活真实的艺术升华.刘氏的创作境界论既是对前人平淡诗风及其理论的弘扬阐发.又是清代朴实学风濡染下自己的心智结晶.他和王夫之、叶燮等人一样,对中国艺术意境理论有着重要建树,直接为王国维创立“境界”说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文摘     
关怀普及:淡化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精英化取向关怀普及的教育教学,必须坚持面向全体未来公民的全面素质目标,培养他们“人中人”和“知天下”的人格素质,而且这种目标必须定位于普适性。对于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基础教育中的教学,更重要的是素质基础,注重人格、生活、生存和劳动的选择,这样才有望在普遍意义上成为为人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打好素质基础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完善时期,作家的主体意识普遍地得到强化。许多作家开始自觉地进行理想人格的探索。从总体上说,明清小说作家对理想人格的探索还是因袭传统儒家理想人格,即使有些作家如吴敬梓等虽创造了“儒道合一”、“儒侠合一”型的理想人格,也仅仅是传统理想人格的修正,没有从根本上超载传统理想人格的范围。明清时期作家还有一些作家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创造了新型的理想人格。但是因为没有得到先进理论的指导,其结果依然是不完善的。  相似文献   

15.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也是一个作家思想、人格的写照。因此理解诗歌不能忽略时代和诗人本身的特征。“在理解与感受的同时,还不能不对诗词的思想和艺术作出评价,而这就又需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文艺理论,还要了解作家、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发展背景等等,把这些知识同赏析对象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才能得出一定的结论”(金开诚《漫谈“想诗”》)。这说明鉴赏古诗词必须同作者本人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联系起来。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欣赏,古诗文的欣赏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人格形象是指大学生个性、能力和性格的心理特征,是大学生做人资格和为人品格的综合反映,在今天,具体表现为大学生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个方面,简称为“四有”人格形象。它是大学生完善自身人格形象的具体构成,是大学生人格理想化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17.
宋江是《水浒传》中最主要的人物。施耐庵在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用力最勤。他寓含着作家对理想人物的理解和再现的努力。作家是按照儒家经典中关于“君子”人格的規范来描写他的理想人物的。宋江集忠、义、恭、宽、信、敏、惠于一身,是作家的理想“完人”。但由于儒学自身的悖论和作家过份强调对观念的体现,所以宋江形象存在着许多艺术漏洞和自相矛盾之处,不是一个完全成功的人物典型。  相似文献   

18.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超越日常生活经验,通过对小说中看似违背“生活的真实”的情节设置的分析和还原,关注作家独运匠心去营造的“艺术的真实”,从而发现小说虚构内容背后的真实创作意图,即作家对更深广、更深刻和更普遍的“生活的真实”的认识与反映.本文以教材中具有代表意义和突出个性的古今中外若干篇小说为例,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自我”、“本我”和“超我”,并提出作品是作家白日梦的观点。《安娜·卡列宁娜》作为托尔斯泰的一个白日梦,三个主人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恰好暗合了作家自己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的关系:安娜代表“自我”、渥伦斯基代表“本我”,而卡列宁代表“超我”,是作家自己人格三个层面的关系的人格化。  相似文献   

20.
作家童年生活中的一些经历与体验,如父亲不在、母爱缺失,或父母一方的恶劣的典范作用,或从小受到冷落等等,会给作家人格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借用精神分析学的术语,我们把这些经历与体验称之为“创伤性情境”。从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创伤性情境会给成年后的心理生活造成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又是通过人格的中介实现的。临床精神分析学,把异常人格的某些特质与患者童年期的经历联系起来,并有针对地设计心理治疗方案,取得了一些效果。这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