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涛 《学前教育》2008,(5):25-2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一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让他们分享创造的快乐。根据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与年龄特征,我们设计了《我和快乐交朋友》这一单元主题,  相似文献   

2.
孩子们,路老师要和你们比一比,看看谁读书认真.谁读的书多哦! 放暑假以后.我读了“我在这儿”成长阅读丛书的9本绘本,分别是《狗仔》《妞妞和爸爸同岁》《晚上浩浩荡荡的童话》《我喜欢你》《会跳舞的摇摇》《力力不喜欢女孩》《鱼灯》《甜橙树》《睡蟒边的雪兔》。这9个故事里我最喜欢《狗仔》,因为小女孩狗仔和她的妈妈、爸爸实在是太可爱了,他们一家三口甜蜜而不乏“斗争”的日子真是令我感动,现在我多了个口头禅“啊——呦——”(一定要拖长“啊”的音,然后把“呦”拐好几个弯才逗呢),就是里面的狗仔妈常说的话。  相似文献   

3.
“情境真是有趣!学生一定会喜欢的。”这是我与香港老师一起分享新世纪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4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小猫钓鱼(0的认识)”一课时,他们最直接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完苏教版教材第五单元关于“爱”的主题后,我链接教学了五年级下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下册(7)“静听花开”之“真爱无言”单元,这一组文章包括:《麻雀》《可爱的小鸟》《小狮子爱尔莎》《冬眠》《鹿心血》。  相似文献   

5.
我喜欢读散文,但未必喜欢读《榆林的城墙》(以下简称《榆》文)这类的散文,然而,周佩红的《砖石·信号·流动的风》,却让我品出了《榆》文的韵味。读多了《教学参考书》上的文章,会觉得周文不合规矩,不合“一主题、二分段、三写作特点”之类的模式。读多了“教参”,会让人陷入思维的误区:总以线形思维去理解、剖析文学作品,导致语文教师的职业病——会“掰洋葱”,不会“含话梅”,品不得真谛不算,还使我们的学生思维变得迟钝起来,周文则不然。  相似文献   

6.
井柏然给人的第一印象绝对富有杀伤力。站在舞台上,他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可爱的邻家弟弟,让人喜欢,让人疼惜。所有看过他表演的人们都会觉得,这样一个阳光男孩一定会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中,被宠着、爱着。事实是,出生28天,他便成了孤儿,从小到大由奶奶抚养。  相似文献   

7.
尘衣 《初中生》2007,(4):4-8
我惊讶于他的山水画。我看到他的第一幅山水画是《黄山图》。当时,我讶异半天,想,山居然可以这样画——几笔疯狂的粗墨,山的旷达悠远就尽显其中,而那细致入微的迎客松,又为此画增添了如许逼真的细节——真是让人叹服。后来印象深的还有《千里江陵》《上善若水》等,《离骚》更是极致。这是我对他画作简单的理解。再后来,他的散文让我对他的好感又增加许多。正如他自己愿意听到的:他的散文比他的画更好。我就这么喜欢上了他,这个多么可爱的老人——黄永玉。[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和《北京市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的推行,《纲要》及《实施细则》已经成为教师确定教育目标的基本依据,这为规范教育行为、更新教育观念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因为理解上的偏差,  相似文献   

9.
真星话     
Ting  周博文 《音乐世界》2008,(12):52-53
王心凌不想为了改变而改变熟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个性向来很直接,从不勉强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有些人总爱批评我装可爱,其实让我很不以为然。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可爱的一面,当初公司只是因为喜欢我某个可爱的特质,所以特别强化它,他们也知道,如果真要我"装"可爱,恐怕我也做不来。唱歌对我来说,是件快乐的事,我很享受那种带给大家快乐的感觉,所以在我的歌里,轻快的曲风占了很大比例,但这也导致有些人觉得缺乏  相似文献   

10.
韦七玲 《广西教育》2012,(22):65-65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以下简称中职生)的语文水平低、文化底子薄,并且不喜欢学习语文、数学之类的文化课。要吸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听课就不易,要让他们听得懂就更有难度。为了吸引学生听课,让他们听得懂、学得透,我在备课、上课、课后各个环节都特别用心,并根据中职生爱动、好唱和喜跳的特点,尽量把古典诗词讲解得通俗易懂。现以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诗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我爱我家     
大家都看过《家有儿女》吧?其实,我很喜欢看《家有儿女》。有时一个人看,也能笑得畅快淋漓。该剧讲述了一家子的生活琐事,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欢乐与温馨的可爱家庭。家是什么?在此我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南非的种族分裂内战时期,许许多多的家庭备受战乱之苦,支离破碎,房屋被摧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版新课标”)颁布之后,关于如何理解和把握2022版新课标的新变化的讨论比较热烈。围绕这方面问题,我刊执行主编邢佳立(以下简称“邢”)再次对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孙晓天(以下简称“孙”)教授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13.
《头文字D》     
《当代学生》2013,(Z1):111
喜欢赛车的漫迷一定会对《头文字D》记忆犹新,剧中拓海驾驶着他的赛车"86"在赛道上漂移的画面让人热血沸腾。如今,《头文字D》时隔六年后再次制作新动画《头文字D Fifth Stage》,一定会让喜欢该作的漫迷尖叫不已。  相似文献   

14.
杨老师: 您好。结合您的话题,我想谈以下几点。 一、以《纲要》精神理解幼儿园课程建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本文中《纲要》内容个别词语的粗体为作者所加,  相似文献   

15.
针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物理实验教科书》(粤教沪科版)(以下简称《实验教科书》),如何开展课堂教学,既能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精神,又能体现《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新理念,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纲要》中,对《课标》内涵,可以理解为①:隐含着教师不是课本的执行,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课堂教学,必须抛弃以知识教学生学课本的传统做法,  相似文献   

16.
孩子们经常模仿我的穿着打扮。在他们眼里,相貌平平的我也成了“最漂亮”的。每当他们把我团团围住,我总能充分体会到“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这句话的含义。为了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我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清纯一点,随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初一学生,比较喜欢看一些像《女友》、《少男少女》之类的书刊,而我的父母却不允许我这样做,他们说看课外书会影响学习,只有学好功课才是根本。我知道他们这是为我好,但他们这样做限制了我的思维,缩小了我的视野,使我觉得生活变得枯燥无味。我已经是大孩子了,我也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他们无权干涉我的生活。老师,您说面对这样的父母我该怎么办?难道看课外书一定会影响学习吗?———曹娟娟5月话题:看课外书一定会影响学习吗?  相似文献   

18.
沿用了多年的人教版初中语教材终于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新教材从编排方式到选,都令人耳目一新。但笔注意到,《谁是最可爱的人》(以下简称《谁》)和《驿路梨花》(以下简称《驿》)两篇章仍然保留在第三册课本里,不免让人好生奇怪。  相似文献   

19.
教学创意: 中学生富于幻想和激情,渴望表现自我,诗歌应该成为他们传达心声的扩音器。但目前诗歌教学无非就是学生诵读,教师串讲,师生评议这么几个环节,总有给人隔靴搔痒的感觉,而学生对诗歌的韵律、意象、语言等精华似乎并未真正理解把握,这也使得他们喜欢诗歌,却对其敬而远之。我希望找到一个更好形式,真正激发学生阅读鉴赏的兴趣,让他们亲身体验诗歌创作的灵动、美好与艰辛,感受诗歌经典中的意境美,让学生过一把诗人的“瘾”。为此,我对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中“词别是一家”这一板块设计拟采用一种新的形式——改写古诗。  相似文献   

20.
2001年9月,当我第一次看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时,感觉像老友重逢一般,有很多共同语言。《纲要》贯穿“以幼儿为本”的观念,提倡还幼儿应有的地位,还幼儿有意义的愉快童年。多年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片面强调“教”的单向性,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纲要》的思想让我对以下的实录有了更深的体会。实录一我教小朋友画房子。我先拿出一幅范画,让小朋友观察,总结出房子的特征:尖顶、长方形墙面、长方形门窗。然而,还是有一部分小朋友画出了歪歪的房子、散架的房子和不对称的房子,我只能让他们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