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吉波 《双语学习》2007,(6M):40-40
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高考取消地理科以后,地理课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我在地理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信心、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小学生年龄小,非智力因素在其认知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语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和实现教学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在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利用艺术语言,灌注情感;挖掘课内容,领悟情感;掀起教学波澜,体验情感;抓住关键词句,深化情感。  相似文献   

4.
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里克山大提出的,一开始就引起教育界的专家、学者的关注。随后心理学家、教育家们对此投入极大的经历致力于非智力因素的探讨。所谓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性格等各种心理品质。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下面就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重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培养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附属中医药学校●颜素容教学研究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学生的学习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的过程必须以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为基础,而人的心理活动可分为认知过程和意向过程,前者与人的智力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它与智力因素一起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深化,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力开发与成长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如动机、兴趣、意志等,这些非智力因素不仅能发动、调节、维持智力活动过程,还能弥补人智力上的某些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职校学生与重点中学的学生相比,智力上并没有明显的差距,但往往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他们在非智力因素上存在明显缺陷,比如不易激发兴趣、兴趣易转移、对非正当事物易产生兴趣、意志薄弱等等,从而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常俊海 《成才之路》2010,(4):I0021-I0021
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学生对地理课轻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我在地理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是师生能量场交流融汇的过程,师生交流场的动力因素中一块重要内容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动力、导向、调控、维护、激励等作用。在政治课教学中,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人的智力发展有赖于智力活动的水平,同时也依赖于非智力因素,针对非智力因素的特点和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对如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探索,总结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提高非智力因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力克山大提出来的,对于非智力因素具体内涵的理解上,目前心理学界尚无统一的说法。一般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参与认知活动,但对认识活动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指动机,情感、品质等心理成分。大发明家爱迪生曾以个人的经历说过,天才=1%的灵感+99%的汗水。这汗水就是属于非智力的,是人的坚强意志和品质。因此,每位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且也要重视开发非智力因素这片沃土。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开掘非智力因素,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3.
新颂布的《语课程标准》给语教学带来了“福音”——人性的复归。于漪老师认为:人精神的内涵应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又有人说:“人精神集中的特点就是对人心理的滋养作用。”还有人认为:“人精神是人类明成果的思想内核,也是对人类的现状、将来的关注与责任。”人性在语教学上强调的则是在掌握了基本语知识、技巧的基础上,侧重于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侧重于建立学科与社会、化、伦理的联系,侧重于学生个性和性格的发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基础上的,要实现德育课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必须依靠智力因素(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与非智力因素(如注意、情感、意志、情绪等)。智力因素提供学习、操作的程序,非智力因素提供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全部积极的参加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时,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然而,传统的教学片面地认为教学过程只与学生的认识智力有关,抹杀非认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非智力因素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和配置非智力因素,养成优良品质,克服不良习气至关重要。从兴趣、热情、意志力、胆识等方面阐述了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激情和兴趣.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通过有趣的物理科学知识,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具。富有逻辑的思维过程.丰富的教学语言、教学经验和高昂的教学热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和同步发展的过程。在当前教育形势下,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非智力因素?从广义上说,凡智力因素(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统称为非智力因素,它是相对于人的智力因素而言的。从狭义上来说,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五种基本因素。沈德立说:“成才的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非智力因素呢?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相互制约的。非智力因素发展了,智力因素才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在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已成为广大语界同仁面临的新课题。笔认为,应从抓发展兴趣顾及气质,锻炼性格,养成良好习惯人手,通过一系列的智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现从如下两个方面浅谈笔的教学过程和体会。  相似文献   

20.
教育只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用的作用。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语能力、传授语基础知识,而且要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开发、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应该注重挖掘语教学过程中充满创造力的因素,开创培养学生创造品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