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居室环境中化学污染日趋严重,本文从居室化学污染的来源、评价、调控三方面分析了居室化学污染的原因,论述了居室化学污染的危害.并提出了改善居室环境污染的一些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们发现,居室内小环境的污染比大环境的污染有时更加严重。有的居室光线暗淡,通风欠佳,尤其到了冬天门窗紧闭,如有吸烟的人则造成更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居室空气污染,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装修后居室中甲醛的污染进行检测,讨论甲醛污染的来源,提出了一系列降低室内空气中甲醛污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调查目的及意义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居室装修夺标》探究式课外活动搜集材料时,我们发现,虽然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渡过,可是,居室装修带来的污染常被人们忽视。由此,我们想到以室内污染为题进行一次调查活动。居室污染主要包括化学污染、微生物污染和放射性污染三方面,而人们对其中的放射性污染尤其缺乏正确的认识。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室装修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装饰材料琳琅满目,自然地板装饰石材也品种繁多。大致可把它们分为两类:人工石材与天然石材。其中,某些劣质品所含的U、Th、40K等放射性元素…  相似文献   

5.
何哲 《教育艺术》2006,(5):65-66
随着现代化家居的推进,居室污染的问题已逐步被人们认识并予以高度重视。人的一生中约有60-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而居室中人们除了受到来自窗外大气、食品、水体的污染外,还受到自己制造的污染物的污染。因此,室内的污染程度往往比室外更高,室内污染也就越来越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了。  相似文献   

6.
居室是我们生活固定的住处,每天在其中至少八小时以上。居室中的空气是否清新与我们身体健康关系极大。因为一个成人每天的呼吸量很大,达15米3-20米3,约为每天所需食物和饮水量的10倍。如果居室中的空气受到污染,对我们身体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室内装修的普及,大量含有甲醛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纷纷进入室内,这使得室内空气产生了十分严重的甲醛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本文对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来源及甲醛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室内甲醛含量的检测方法.选取50户装修时间为1年的居室为研究对象,利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调查装修后居室空气中甲醛污染现状及其污染因素,着重从3个不同的角度对本市部分居民住宅进行了抽样检测研究.  相似文献   

8.
高琳益 《现代教学》2006,(7):116-118
教学设计思路 在家庭装潢的发展过程中,居室污染已越来越受到关注。室内污染究竟是由哪些物质引起的?它们是怎样影响我们的健康的?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消除居室污染?这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浅析室内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析现代居室空气污染物质的来源、品种及对人体的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室装修成了一个热点。装修越来越普及,越来越豪华。可人们在欣赏舒心悦目的华美居室之时,忽视了一些隐性杀手——装修中引入的一些有机化学污染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对佛山市选择有代表性的各类型建筑,进行室内氡水平测量以及对该市大气空间氡水平测量,取得了十分有意义的数据,得出了该市楼房室内和室外氡水平较低,氡环境质量是较好的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2.
采用RAD-7型电子连续测氡仪,对某大学新校区室内氡浓度进行检测与研究.结果显示:室内空气中氡浓度与温度、相对湿度成正比;底层建筑室内氡浓度的峰值出现在14-17h时段,与土壤中氡浓度变化规律一致,说明室内空气中氡与房屋地基下的岩石、土壤类型及相关的建筑材料有关;3楼、6楼的氡浓度变化波峰出现在6~11h时段,波谷出现在14~17h时段;由检测数据可知,大部分室内氡浓度值低于200Bq/m3,部分超过200Bq/m3.建议常开门窗,加大通风量以稀释室内氡及其子体的浓度,将其排放到室外.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监测数据可靠的RAD7测氡仪,选择深圳市某平房为研究对象,检测到平房周围为土壤氡低背景区,且土壤表面氡析出率较大,约为房间内水泥地板的2倍,说明土壤是室内氡的最大来源;而水泥地板表面氡析出率较瓷砖地板大,约为瓷砖地板的4倍。铺有水泥地板的房间室内氡浓度大于铺有瓷砖地板的房间,这是由于水泥地板表面氡析出率较大。因此,为了减少室内氡浓度,应该尽可能选择表面氡析出率低的材料铺设地板,并保持开窗通风。  相似文献   

14.
氡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天然放射性气体,是人居环境中最直接的污染物,其危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氡及其子体是铀、钍等放射性元素产物,是引发肺癌的重要致病因子,氡对人体的辐射伤害占人体所受到的全部环境辐射的55%以上,长期受到氡辐射,会导致肺癌、白血病、皮肤癌及其它呼吸道病变的产生。因此国内外科技界也越来越关注氡的辐射问题,为提高空气品质,保护人体免受辐射危害,本文重点介绍了氡的物理化学性质、环境中氡的来源及浓度水平、各种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讨论了通风对室内氡水平的影响,认为依靠住宅建筑和装修完成后的补救措施来防治室内氡危害的效能是有限的,防治室内氡危害的关键措施是从源头上减少氡的来源。  相似文献   

15.
利用Jacobi模型和ICRP推荐的剂量当量的计算模式,研究因吸烟造成的空气污染对空气中氡子体行为的影响及对因吸入氡子体所造成的肺部剂量当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吸烟会增大因氡子体的吸入所导致的肺部剂量当量.  相似文献   

16.
用RAD7测氡仪,在深圳某高校校园内进行了土壤氡浓度的测量,选择了7个检测点,得出该高校位于龙岗区的校园内的土壤氡浓度平均值为15981Bq/m3,高于全国土壤氡浓度的平均值7300Bq/m3。还分析了该校园内土壤氡浓度与当地地质结构的相互关系。深圳为土壤氡高背景区,在住房设计过程中应采用有效的防氡手段,以保证新建住房满足室内氡气实测浓度行动水平指标。  相似文献   

17.
室内环境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物甲醛、苯、氡、TVOC的危害与防治的分析,阐述了提高全民室内环保意识的必要性和加强室内空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种防治有害污染物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活性炭吸附法测定了香港地区各类建筑物160个测量点的室内氡浓度。在上述筛选监测基础上,又在香港主要商业区选取居民住宅和工作场所数目相近的测量点,放置CR-39核径迹探测器和两种LiF热释光剂量计约3个月,测得71个测量点的室内平均氛浓度和v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各组测量结果均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9.
The use of Bluetooth Low Energy (BLE) beacons is becoming widespread for context-aware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is technology can be used in indoor and outdoor settings such as museums, shops, home and schools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location of learners and their contexts. Specifically, in the constructivist view of learning, learners can use such sensing technology for constructing knowledge and experiencing learning at any time, anywhere. However, exploration of such technology has been limited in the constructivist context-aware ubiquitous learning (U-learning) literature. For this purpose, the authors evaluated two android-based U-learning applications: one was an outdoor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a garden, the other was about locating books in a library. The applications were implemented and tested with school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The qualitative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and show how such sensing technology is promising for both pedagogical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20.
室内材料包括建筑、装饰和装修材料,这些材料在整个生命周期都能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室内VOCs的主要释放源.VOCs存于室内环境中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从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来源、危害等方面对室内环境污染进行阐述,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降低和减少VOCs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