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于清娇  岳伟 《文教资料》2012,(13):156-157
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缺失将对孩子成长产生难以弥补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农民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农村留守儿童成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并引发的诸多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章主要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缺失将对孩子成长产生难以弥补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会因为父、母或父母的缺位而带来诸多的问题.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在此基础上,揭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针对家庭教育缺失所导致的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各种问题,学校必须采取各项措施来进行缓解甚至解决,并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4.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农村潜在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对于推动农村人口向农村人力资源的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陕西省的西乡县为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现状是:留守儿童基数大且长时间与父母分离,性格孤僻内向,农村学校资源严重不足,农村留守儿童升学率较低。西乡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心理成长受阻,城乡教育差距拉大,农村潜在人力资源流失等。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应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改善本土经济和劳动力资源的状况,创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管理模式,加大对农村学校教学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环境,积极推进普及高中教育,力争实现"十二年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缺位”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作为影响这一过程的心理社会因素,亲子关系失谐、父母榜样作用缺失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健康人格的养成。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问题的现实路径是学校教育“补位”,即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扩展农村学校人格教育与心理辅导的功能。可尝试使用在班主任工作中增设留守儿童人格教育的内容,在学校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学校中成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互助小组”等方式。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导致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主要原因,作为影响这一过程的心理社会因素,亲子关系的失调,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和父母监控机制的弱化影响了留守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道德情感的发展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解决留守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的现实途径在于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扩展农村学校的道德教育与心理辅导功能。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他们的生存和成长现状令人担忧.如影响留守儿童生活生存技能的养成,妨碍留守儿童社会规范的内化进程,导致留守儿童价值体系的扭曲,等等.为此,要引导留守儿童家长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加强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的合作,但关键的是要结束农村留守儿童的留守生活.  相似文献   

8.
正如今的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农村留守儿童增多,父母教育的缺失给孩子的成长教育及社会建设带来了极大影响,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外出务工而交由其他亲人照顾的一些孩子。在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大体上这些孩子都有着共同的特点:缺少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不够、孩子的心理有一定的问题、学业成绩差等。语文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和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限性导致心理问题突出,情绪障碍就是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之一。辅导老师通过合理情绪疗法改变孩子的认知,重建合理信念,使孩子走出了情绪的困惑并得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景鲜丽 《学周刊C版》2020,(18):191-19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家庭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阐述了新时期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并客观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存在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改善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这一现状,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目前农村留守学生越来越受社会、学校的关注和关爱,由于"留守学生"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缺少亲人的呵护和家庭的温暖,他们的成长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使"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为使"留守学生"健康成长,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结合的工作机制,弥补了"留守学生"家庭教育和亲情缺失,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留守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得到关心照顾,使他们的家长放心在外打工。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心理社会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家庭教育的缺席是导致留守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的主要原因,作为影响这一过程的心理社会因素,亲子关系的失谐、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和父母监控机制的弱化影响了留守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道德情感的发展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解决留守儿童道德发展问题的现实途径在于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扩展农村学校的道德教育与心理辅导功能。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金玲 《教育探索》2007,(9):121-122
我国农村地区,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不仅给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新的问题,而且由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其社会化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分析家庭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探索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赵建秀 《教师》2019,(12):12-1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学校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亲情教育缺失,心理问题突出,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个难题,也是亟须我们教育工作者解决的一个问题。文章从留守儿童的现状、问题行为、形成原因和矫正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给教师们提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办法,让留守儿童在学校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对于当代儿童的影响更大。随着越来愈多农民工进城,农村留守儿童的群体规模逐年变大,由于传统家庭模式的改变,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面临着诸多严重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全面把握和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应对措施,努力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就导致了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许多农村孩子的父母为了生活选择外出务工,留下自己的孩子。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缺失了家庭教育,这就进一步导致他们性格的缺陷,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因此关注留守儿童的内心状态以及心理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17.
一些农村留守学生出现道德行为失范、情感冷漠和家庭教育缺失等情况,会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文章分析农村留守学生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农村留守学生道德素质问题的策略: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强化情感教育渗透,唤醒父母责任意识,多组织主题座谈会.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体育干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随着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加.农村留守学生越来越多,留守学生的特殊成长环境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并导致这些学生由于情感缺失引发了诸多心理问题.因此,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在教学过程中有针时性地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9.
在留守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笔者认为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功能、组织功能和协调功能”,积极帮助留守孩子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切实解决留守孩子因家庭教育缺失带来的一些问题,促进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国由于外出务工的工人越来越多,导致农村的劳动力逐渐的转移到了经济发达地区,这也就间接的促成了留守儿童出现的局面,因此,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也出现了新的问题。这个留守儿童群体由于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因此就会产生心理异常等诸多问题,有的甚至会染上不良的习气并因此误入歧途,因此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缺失及其引导方法的研究就很有必要。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成因以及相关的引导方案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