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观察与发现 我在做作业时,突然看到纸上有灯丝的“影”在晃来晃去,有时又没有,我一愣,这是什么现象?怎么也想不明白,第二天去问同学们。经过同学们反复讨论,我与刘洋、刘维二位同学组成三人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探究提纲和调查问卷,并利用课余时间,找了许多学生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
【问题的提出】某天,数学课堂。我们进行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这一节课,在概念引入的环节让同学们互相讨论,在他们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不少同学没有很好的参与。有的小组8个人,就两位同学在热烈的讨论,其他同学各忙各的,有的同学坐着埋头看课本,没有参与其中;有几个同学还无所事事,甚至还在搞小动作之后我又留心的观察了几节课,并跟其他学科老师交流,发现这种情况在所有学科几乎是普遍存在的,都说在讨论的时候会有同学们的参与度不够,成绩好的同学讨论的不亦乐乎,成绩差的  相似文献   

3.
二、活动总结、评价及社会效应在“千村万塘”大型专题调查活动中,同学们参加人数多,调查面几乎覆盖了全县所有乡镇。我们经过调查访问,实地测量,查找资料,咨询统计,对我县水塘的近况有了感性的认识。我们动了手、动了口、动了脑,利用了  相似文献   

4.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首先要做一个小小的心理调查:你最愿意和怎样的人交往?请你用四个形容词来概括.每个小组以最快的速度统计本组的情况.然后各组汇报统计情况.(媒体显示相应画面)  相似文献   

5.
期末考试过后,我们几个小伙伴高兴极了,心情就像那阳光明媚的天气一样好。我们几个同学骑着自行车,边骑车边聊。不知谁说了一句:"前面快车道上有辆拖拉机。我看……"立刻又有人接上话了:"不如扶着拖拉机走,又快又省力。"同学们都说这个主意好,便一齐向快车道上骑了过去。唯独我自个儿胆儿小,没有向拖拉机方向骑过去,只在后面跟着。  相似文献   

6.
小记者圆桌     
本刊特约小记者、南京外国语学校的刘逸涵、陶令恒、陈丹懿(以下简称:刘、陶、陈)就本期话题"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书籍的世界"展开了一番讨论。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们这一次聊的话题是"无法想象一个没有书籍的世界"。陶令恒同学,你最喜欢在什么时候读书?陶我最喜欢在午睡之前看书,这样当我午睡时,就会经常不知不觉地在梦境中进入书中描绘的世界了。  相似文献   

7.
心理老师走进教室,教室里立即安静下来.随着班长的一声"起立",同学们齐刷刷站起来.梁老师请同学们坐下.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你有"私人心理医生"吗? 梁老师转回身,看着同学们;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愣在那里. "老师,我们谁能请得起私人心理医生啊!"  相似文献   

8.
[教学片段一]创设情境,引入"相交"与"不相交"师:我手巾有两枝铅笔,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把手松开,这两枝铅笔掉在地上后会形成哪些图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用小棒摆一摆.(生摆小棒) 生1:我们小组摆出了这样几种图形:(展示板展示)  相似文献   

9.
在上午的考察中,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环节,那就是我同以色列GET学校的高年级同学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上学吗?有没有人逃过学?"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为什么要逃学呢?"然后我又问:"孩子们,你们都喜欢你们的父母吗?你们的父母打过你们吗?"齐刷刷,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举了手,大部分同学都说非常喜欢自己的父母,而且没有一个父母打过他们。我又问:"同学们,你们都怕你们的老师吗?"结果同学们再次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非常喜欢我们的老师。"在近一个小时的对话中,我发现几乎每个  相似文献   

10.
在上午的考察中,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环节,那就是我同以色列GET学校的高年级同学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上学吗?有没有人逃过学?"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为什么要逃学呢?"然后我又问:"孩子们,你们都喜欢你们的父母吗?你们的父母打过你们吗?"齐刷刷,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举了手,大部分同学都说非常喜欢自己的父母,而且没有一个父母打过他们。我又问:"同学们,你们都怕你们的老师吗?"结果同学们再次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非常喜欢我们的老师。"在近一个小时的对话中,我发现几乎每个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1从"碳化"与"炭化"的混沌说起高中化学历来有蔗糖与浓H2SO4反应的教学演示试验。教学中很难讲清楚两个问题:①反应是生成黑色的炭,还是生成黑色的碳?②反应过程是称"炭化",还是"碳化"?读者不要以为这是一个不值一议的钻牛角尖的问题。事实上这是广大化学教师彼此都心照不宣而  相似文献   

15.
16.
17.
"错"与"读"     
有些汉字意味极长:"错"与"读"即是. 先说"错",错明明是一种糟糕,但"错"字里头却偏偏带个了"金"字! 邪了!难道"错"真的有金子般的价格? 细细地想想,还真的是这么回事.  相似文献   

18.
依愚见,没有丰厚的学养而花大力气研究“教法”,好比习武之人内功不行便练花拳绣腿。古代青楼女子愈是搔首弄姿、忸怩作态愈显浅薄恶心;而才女既出,娴淑端庄,气质逼人,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庄子.天地第十二》批评奇技淫巧:“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沉迷于“教法”者,当作何感想?  相似文献   

19.
20.
张国清 《初中生》2003,(21):56-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